朱 飞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消费水平的稳步提升,花卉作为美化形象的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品。花卉产业也由此得以快速发展,并成为了很多城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江苏各市陆续建设各类花卉基地,花卉产业也初具规模,与花卉相关的旅游业、休闲服务业、种植业、加工业、特色工业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推动本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花卉产业”等相关的研究较多,但关于花卉产业结构的研究甚少。封紫等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在对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影响花卉产业健康发展的因子予以总结和归纳,并提出促进产业升级的具体对策与措施[1];崔玥晗等以辽宁省为例,基于SWOT矩阵对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以分析,以期推动该省的花卉行业健康而快速发展[2];马平在对浙江省花卉产业发展历程介绍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花卉产业结构优化方案规划和发展对策[3];孙伟等以青州市为例,在对其花卉产业调研的基础之上,对该市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4]。
综上所述,现阶段鲜有学者从定量角度专门对花卉产业结构效率做出相应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运用PCA模型对花卉产业结构的效率予以评价,以期为江苏各市花卉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
根据区域花卉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选取以下9项指标对区域花卉产业结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力求真实、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区域花卉产业结构合理性,具体包括:花卉旅游业、花木种植业、花卉批零贸易业、花卉食品药品业、花卉精深加工业、花卉物流业、花卉生产资料工业、花卉相关产业与花卉教科研管理服务业。
PCA模型最早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提出,现常用于经济学研究中,然而各个指标值在数量级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运用PCA模型之前应消除量纲可能造成的一些不合理的影响[5],本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各个变量其平均值为0,方差为1,公式为:
依据《江苏统计年鉴》[6],本文运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KMO为0.779,Bartlett球形检验P值为0.001,表明可以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原始变量其公因子方差大于90%,表明提取的因子已涵盖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即因子提取的效果较为理想,由此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因子分析各阶段的特征根和方差贡献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解释的总方差
通过相关计算,笔者依据方差贡献率的大小提取并自上而下分别列出了5个因子。从表2中可以看出,前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2.142%,即可解释原始变量92.142%的方差;换言之,这5个因子已经包含了大部分信息。在旋转5个因子之后,方差贡献已经发生了变化,然而5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尚未发生变化,依然为92.142%。
依据旋转成分矩阵,可进一步得到2017年江苏花卉经济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即:F=0.25368y1+0.21527y2+0.19041y3+0.14814y4+0.11392y5。
表2 旋转成份矩阵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7年中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出各个市的得分,并按照得分从高到低加以排列,具体如表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江苏花卉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首先,各市之间花卉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明显。苏州的花卉经济发展水平居首,其绩效得分为0.753,最弱的是宿迁,得分只有0.289,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次,花卉产业发展水平与各市的整体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水平成正比。花卉产业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二、三产业,并与经济发展之间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花卉产业竞争力较强,可吸引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花卉产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以此带动花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由评价结果可看出,花卉产业效率排名顺序大体与当地的发展情况相一致,由此可以说明,区域花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地整体经济环境及其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的制约。而依据表3的结果,江苏13个市基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苏州、南京与无锡;第二层次包括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与镇江;其余则属于第三层次。
表3 江苏各市花卉产业结构评价
针对现阶段花卉产业的形势,江苏应积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迅速调整花卉产业结构,将重点放在产业的两端,前端注重加快发展种苗研发组培,末端鼓励发展花卉精深加工产业和花卉旅游等衍生产业,同时推动产学研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推进花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有效的宏观引导是花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因此,江苏各市政府部门应首先加强行业的宏观引导,对花卉生产设施建设等方面应给予资金扶持,对花卉企业通过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实现提质增效予以政策支持,并建设完备的花卉物流配送体系,提高配送渠道便捷性和组织性,使花卉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综合利用花卉资源,专业化发展第一产业。
江苏的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优越,且拥有较为丰富的花卉资源、悠久的花卉栽培历史以及深厚的花卉文化底蕴,为花卉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
首先,江苏应发挥并保持自身的传统优势,大力引进花卉苗木种植大户和经纪人,以此实现花卉种植产业标准化种植、精品化培育和专业化生产的模式,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有较大知名度的花卉苗木品种规模化生产基地;其次,江苏各市花卉在保持产业发展势头旺盛、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之上,可确定各自的主打花卉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从而使花卉产业功能更加完备、布局更趋合理、体系更为健全。
3)发展花卉精深加工业,加大调整第二产业。
在规模化发展花卉木苗业的同时,充分利用花卉食药同源的保健养生文化传统,加快发展工业用途的花卉基地,积极发展精深加工业,并瞄准健康养生、美容养颜等新兴潜力市场,开发以花卉产品为原料的工艺、食品、化妆、医疗、保健品等,以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例如,各市可发展以牡丹、菊花、荷花、百合等为主的本土食药用花卉精深加工,研发花卉系列食品、香精、药品与保健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花卉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健康、食品、药品第二产业等领域的拓展[8]。
4)以花卉服务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花卉产业相关联的第三产业的内涵和业态也逐步升级。因此,江苏应首先加强对花卉第三产业的规划引导与政策支持,凭借自身优越的花卉生产基础和市场先发优势,加快发展花卉批零贸易、配套物流、花卉资材、花卉租摆、花艺服务等配套服务产业;积极发展以花卉为依托的休闲旅游、婚庆礼仪、家庭园艺等现代服务业,协同带动花卉资材、物流、餐饮、电商等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花卉文化创意园建设,实现花卉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无缝嫁接。
值得注意的是,花卉旅游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应予以大力开发,然而江苏花卉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仍然以观赏游憩为主。因此可加强纵深发展,加强花卉文化旅游、花卉生产参与体验旅游、花卉工艺制作旅游、花卉科普教育旅游、花卉饮食购物旅游、花卉保健疗养旅游等项目的开发,从而形成“花卉种植+观光+花卉提炼与深加工+芳香养生+花卉文化”的产业链。
5)实施“科教兴花”工程,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江苏应积极应对花卉产业的新形势,深入实施“科教兴花”工程,充分意识到人才在花卉产业专业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广泛招才引智,并持续加大对花卉产业的科技投入,全面提升花卉产业自主研发能力,从而促进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9]。
首先,借力科研机构研发花卉新品种。江苏可依托并联合花卉相关院校、科研院所,与其保持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之间的深度融合,同时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的整合,鼓励科研联盟,构建花卉新品种选育科技研发中心,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其次,建立花卉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在做好科技引进的基础之上,积极建设相关培训基地,完善花卉教育培训体系,做好花卉组培、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训,以培育出能够适应当地市场需要的花卉专业人才,从而促进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