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夏饮食文化看女娲神话的影响※

2019-03-07 01:00李祥林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淮阳女娲

李祥林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女娲是中国神话史上的大神。女娲神话传说对中国民间社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饮食文化是其一。结合文献阅读和田野考察,就女娲神话及信仰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进行考察,是具有饮食民俗学意义的课题。笔者试从食品、食俗、食话等切入,就与女娲神话及信仰相关联的本土饮食文化事象进行梳理和析说,文中照片为笔者田野调查、实地走访中所拍摄。

1 地方化叙事中的“白龟求馍”

河南淮阳太昊陵人祖庙会上的“担经挑”,是跟民间祭祀人祖有关的仪式性舞蹈。“担经挑”表演,通常是四人一组,打经板者一,边舞边唱者三,均系老年妇女,她们头裹长至脚踝的黑纱,着黑衣、黑裤、黑鞋,肩挑花篮,一脸虔诚地唱着经歌,迈着舞步。1991年,舞蹈界人士到淮阳考察,听见打经板的老太太唱道[1]:“老盘古安天下人烟稀少,没有天没有地哪有人伦?……有了天有了地没有人烟,上天神只留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他兄妹下凡来万古流传,眼看着一场大灾祸就要来临。多亏着白龟神苦难相救……”距淮阳县不远,有西华县。老太太唱词中的“白龟救人祖”,是河南周口一带的民间传说,并且在淮阳、西华等县有地方化的版本。该故事的基本情节是幼年时女娲和伏羲每天给一只求食的白龟喂食,连续喂了百日,后来灾难发生时,白龟救了姐弟俩。

2013年10月,笔者去了河南,先到西华,再往淮阳。在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走访了有名的女娲城。西华在淮阳之西约50公里,如今复建的女娲城占地60余亩,建筑从南向北依次有牌坊、女娲陵、补天殿、娲皇殿、人祖殿、三皇殿和老母殿等。在补天殿女娲补天立像基座笔墨朴拙的绘画上,我看见有女娲、伏羲坐在白龟背上,后者浮于波涛滚滚的水面;在娲皇殿展示女娲神迹的精美壁画中(图1),又看见开篇是一大一小两垂髫孩童正手持白面馍馍喂入白龟口里,画面写着“白龟求馍”。关于图1所示,我请教殿里上香拜女娲的年长妇女,她告诉我此画讲的是“奶奶”(女娲)幼年时与弟弟以馍喂龟而后得拯救的故事。“馍”指面食,是产小麦的北方地区人们生活中的主食,如中原豫地,民国《孟县志》载“食料以蒸馍(古称炊饼)、面条(古称汤饼)、小米(古称黄粱)粥为大宗”。民国《西华县续志》载“食料以麦、黍、绿豆、高粱为主”[2],等等。

图1 娲皇殿中讲述人祖故事的壁画(河南西华女娲城)

对于生长在川西平原的笔者来说,家乡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尽管从小就听大人讲述女娲补天、造人之类的神话,但从未耳闻有“求馍”或“喂馍”的传说。当然,在女娲神话密集分布的中原地区,“白龟求馍”的故事也不是今人编造的,20世纪60年代初从一位七十多岁的妇女口中采录的《白龟救伏羲女娲姐弟》便讲:“从前,人祖小时,有一天路过一个河边,碰见个白龟,白龟对他说:‘一百天以后有大灾大难,你以后每天给我送个馍来,我就能搭救你。’人祖听了,就每天给它送个馍,时间长了,拿馍的事被人祖姐姐知道了,就问人祖每天早上为啥拿一个馍,人祖把白龟的话一一告诉了姐姐,姐姐每天也拿一个馍送给白龟。到一百天上,果然天塌地陷。白龟一口把他姐弟吞到肚里,一看他们拿的馍,白龟都给他们放着呢。从此以后,他们俩就以这些馍来过活。因为他姐姐拿的馍不到一百个,因此,没等到一百天,白龟就把姐弟吐出来了。”

这个故事在《羲皇故都文化:淮阳神话传说故事》[1]中亦见,是作为“异文”收入的。在淮阳,“白龟救祖”故事的当地版亦见于该书,题作《人祖伏羲女娲》,是1982年元月从王店乡棠棣村一位年逾花甲的李姓农民(上过私塾,是当地有名的故事篓子)口头搜集的。与西华版比较可知,二者的故事脉络大致相同但细节有区别,其曰:“很古很古的时候,淮阳称宛丘。宛丘有座宛丘山,宛丘山下有个宛丘洞,宛丘洞里住着兄妹俩,兄长叫伏羲,妹子叫女娲。有一天傍晚,伏羲在宛丘湖里逮鱼,听到有人叫他。他左看右看,没见一个人。又一声叫,伏羲扭头一瞅,见身后有个大龟,周身雪白,方圆百丈,昂着头,伸长脖子,正盯着他……这时,白龟说:‘伏羲,你别跑,我不害你,是来搭救你哩!我要对你说:十万八千年一个混沌,今年儿是个混沌年头,一百天头上,天要塌,地要陷,人要死个净光。’伏羲听了,吓得瞪大了眼,追问白龟说的真假。白龟哈哈大笑,说:‘伏羲,我不骗你。’伏羲慌了,起身要走,去叫人躲灾防难。白龟明白伏羲心里想的啥,说:‘伏羲,你是天底下最守诚信的人。我的话不准对外人讲,要不,老天爷会把你也灭了。’伏羲点点头,仰望着白龟,吓得不敢吱声。这时候,白龟又说:‘记住,从今儿起,每天早晨给我送一条鱼,还得是你逮的。记住,我在这儿准时等你。’”

接下来的故事路子,亦讲妹妹女娲知情后也加入给白龟送鱼云云。值得注意的是,西华与淮阳同属周口地区,彼此相邻,女娲城庙会与太昊陵庙会也在信仰层面多有关联(庙会时信众两边都去,在女娲城,我看见有载人的机动三轮车,能坐七八人,标价每人10元)。但是,同一故事在二地发生了有趣的变异:就人物言,从“姐弟”转变为“兄妹”;就食材言,从“喂馍”置换成“喂鱼”。从性别研究看,“姐弟”与“兄妹”的转换很有意思:淮阳的太昊陵以人祖爷为主,故其为“兄”,女娲处在陪祀地位;西华的女娲城以人祖奶为主,伏羲处于配角位置,故其是“弟”。从地理环境看,淮阳版神话讲的是喂“鱼”,盖在太昊陵前有水面宽阔的龙湖,以致初到这里时我们几疑身处江南水乡。让人不能不惊奇的是,整个淮阳县城都处在四面环水的地形中,当地旅游交通地图上标示着“水城淮阳,羲皇故都”八个字。因此,跟水环境密切相关的“喂鱼”传说发生在“水城”淮阳,绝非偶然。尽管二地相距不算远,但由于彼此具体环境有别,这“喂鱼”传说就不大可能出现在西华。在思都岗村女娲城走访期间,我的总体感觉是这里很干燥,风一刮,地面尘土四扬(在龙湖畔的太昊陵,无此感觉),跟我在北方较干旱的其他城乡所见状况差不多。10月27日下午,雇车从女娲城前往太昊陵,司机50多岁,是思都岗村人,我向他打听七八月间当地下雨的情况(在我的家乡四川,这正是雨季),他说今年下了一场雨,现在村里人吃的是自来水,地下打井抽的水用来浇地。如其所言,该地的气候及地貌明显是呈干旱状态的,而在湖水环绕的淮阳城,则迥然不同。总之,西华的“白龟求馍”和淮阳的“白龟求鱼”,从饮食文化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女娲神话地方化的生动个案。

2 女娲信仰与华夏民间食俗

“人的生存主要表现为饮食,所以从一开始,祭祀就表现为神的饮食。《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献饮食。”[3]在以农立国的华夏神州,饮食维系着人的生存,也关涉人与神的联系,以食祭神是“礼”的古老源头。“祭”的释义是“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说文》),汉语言中表示祭祀的字多跟饮食有关。唯其如此,在食“馍”为主的北方民间(从前,对普通人家来说,这白面馍馍不是天天都能吃到的,其通常作为年节食物出现,是人们生活中的好东西,故百姓以之敬神),人们祭拜女娲娘娘,向其敬献白花花的“馍”是自然的。北方民间向神灵敬献的“馍”,除了日常的白面馒头,也有做工讲究且花样繁多的“面花”或“礼馍”,见于节庆、礼仪之中。在西华女娲城庙会上,祭祀女娲的祭品之一“花供”就是八个特大的馍头,上饰面制象征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动植物崇拜的瓜果和动植物,涂上红、黄、黑、青、白五彩。在河南民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有制作面花的习俗。譬如,《东京梦华录》卷八载宋代汴京七夕风俗:“又以油面糖蜜造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据明代《宛署杂记》,为了祈求来年丰收,南阳一带农村过年用面粉做成各种面食,相互馈赠之外,还把花馍挂在田间地头以犒劳天地神灵。清乾隆时刻本《偃师县志》载元宵习俗,“设脯,备果醴,蒸面栆作山形‘栆山’,粉米作饭曰‘面茶’,供灶神、祖考。”[2]所谓“栆山”,即枣山年馍,过年民谣称“二十八,蒸枣花”,说的便是春节期间的蒸年馍习俗。栆花馍制作,是将发酵的麦面擀成圆片,用刀从中切开,把切开的两瓣相对,再用筷子从中间一夹,一朵四瓣面花便出现。然后,在每个瓣插上红枣,栆花馍就做成了。把枣花馍层层叠拼成山形,这就是“枣山”,小的直径半尺左右有五斤多重,大的直径一尺有余而重达十余斤。做工复杂者,会加上各种活灵活现的动植物造型,施以可食用的五颜六色,就更是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蒸花馍,做栆山,是家庭主妇的拿手好戏。以精心制作的花馍敬献给女娲娘娘,表达着她们祈福求吉的心愿。

有趣的是,北地民间关于以“馍”敬献女娲还有此说法:“女娲爷是‘圣人’,因而不吃荤腥,给她的供品往往只是馍、素油馓子、果品之类。”[4]这“吃素”之说,不知由来如何,颇为有趣。在女娲信仰民俗中,除了向神灵敬献人世间的食物,也有借神灵光辉而使平常食物变成不平常之食。如在淮阳人祖庙会上,据目击者讲,“香炉前人很多……一位身穿西服的青年男子拎着小塑料袋,里面装着4个鸡蛋,让一旁手执铁锹的中年男子为他将鸡蛋倒入香炉中,用滚烫的香灰埋住,一会儿即取出。我问青年男子这样做是为什么?他笑说是‘老人家让这样做,吃了有好处’。又问过‘铁锹’,方知此系神灰,吃了用它烧过的烧饼、鸡蛋、馍等,‘老的长寿,小的免灾’。”[4]在秦安陇城正月间的女娲庙会上,也有吃祭神的食物(如馓子)以求吉之俗,民间谓之“吃会”,即给女娲娘娘烧香磕头后,花两块钱购买庙上经供献过的馓子一把,当地人相信,“领回来的‘会’,有病的人吃了可以治病,没病的人可保四季平安。”[5]凡此种种,也是我们研究跟女娲相关的民间食俗所不可忽视的。

华夏民间,正月食俗有初七吃面条的,也跟“人祖”女娲神话有关。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东方朔《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推此,当由汉世始有其义。”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曰:“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正月初七“人日”亦称“人庆节”“人胜日”等,传说天地开辟、万物创始之时,女娲娘娘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诸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这天,古俗要戴“人胜”,那是妇女首饰,以五色绸做成,剪彩为人形等,或镂金箔为人形贴在屏风上,也戴在鬓角处。“人日”若天气晴朗,在人们看来,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古时候,甚至有从初一到初七“不杀生”而“人日”这天“不行刑”的规矩(《荆楚岁时记》引董勋语)。“人日”食面条习俗,其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6]。又有说法:“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在笔者看来,华夏民众吃面条欢欢喜喜过“人日”,表层意义是祈求长寿安康团圆,深层内涵则不能不说是对“人祖”女娲创造生命这一伟大功绩的纪念。

又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这天,人们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七宝羹”,此俗迄今犹见于荆楚及闽粤,如《中华全国风俗志》“福建二·岁时·人日”条引《闽书》:“泉人以是日取菜果七种作羹,名七宝羹。”除了“人日”,北方尚有冬至日食饺子之俗,如在河南怀川地区(包括焦作、沁阳、孟县、武陟等市县)。在甘肃天水,民间有此传说:女娲用黄土捏出了许许多多人,可是一到冬天,黄土人的耳朵就被冻掉,于是她每做成一个黄土人,就用木针在其耳朵上扎个小眼,再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头让黄土人咬在嘴里,以免掉落。“没想到这怕冻掉耳朵咬线的举动,就形成了人们吃饺子的习俗,‘冻耳朵,吃饺子’这句俗语,至今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7]冬至食饺之俗由来亦久,据河南地方志,“冬至,祀先,烹水饺”(民国《西华县续志》);“冬至节,家多煮食水饺,盖谓此食可保获(护)耳朵不致冻掉”(民国《淮阳乡村风土志》)[2]。昔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祭祖作为习俗在《东京梦华录》卷九“冬至”条已见:“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既然冬至是祭祖的日子,既然冬至日食饺子的本意在祭祀祖先,那么,人们进而将此同“人祖”女娲神话联系起来,也是民俗上的顺势。

女娲神话的影响贯穿古今,笔者曾多次前往雅安,了解有“漏天”之称的四川雅安地区的女娲传说。雅鱼产于雅安,亦是川菜席上的美味,有当地传说称:“相传,女娲是人类的始祖,为补天炼五彩石,当女娲补天补到最后一块石头时,由于女娲筋疲力尽,不慎将佩带的宝剑掉入周公河中,此剑瞬间幻化成雅鱼。因此,每条雅鱼头中都完好地保存着这把宝剑。”其实,把雅鱼头骨剑传说与女娲神话相连,出自当代人的演绎,原本跟鱼骨剑故事相关的是无名女子[8]。这种发挥也见于今天雅安把女娲神话跟自然景观碧峰峡、地方特产蒙山茶等挂起钩来,诸如此类,显露出为现实诉求服务的“民俗主义”(Folklorism)色彩,值得研究。

3 节日、饮食以及“补天”神话

“饼”是古代面食之总称,“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周祈《名义考》),从制作方式可划分三大类,“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作为传统食品,北方的煎饼用调成糊状的杂面(麦、豆、高粱、玉米等)摊烙而成,一般为圆形,可厚可薄,可大可小,烙成的饼能保存较长时间。古代文献和田野资料表明,煎饼在各地百姓以象征方式协助女娲娘娘“补天补地”的风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去陕西临潼,会听见当地人讲骊山老母的故事。“骊山老母即女娲娘娘,‘尊万灵至尊大道无极老母’,因其在骊山上供奉,故称骊山老母……据文献记载:骊山是女娲炼石补天,抟黄土造人之处。”2014年秋笔者在骊山西绣岭老母殿亦见有此介绍。“骊山”亦作“丽山”,清乾隆刊本《临潼县志》卷一“山川”辨其名曰:“初作‘丽’,《路史》‘女娲继兴于丽’是也。周骊戎国于其下,因作‘骊’。秦置郦邑,又作‘郦’。”农历正月二十,据当地人讲述,“这天丽山周围临潼及蓝田一带群众都要‘补天补地’,东南诸乡叫‘女王节’‘女皇节’,一些老年人更说是女娲生日。节日活动内容是吃‘补天饼’,各乡讲究不同,有面糊摊烙的煎饼,硬面扞开的烙饼、蒸饼,总的是要求圆形、薄页。饭前举行简单的仪式,由家庭主妇祖母或者主母撕饼抛向房顶象征‘补天’,然后扔向井中或者撂在地上,叫作‘补地’。幼时见过婆、母虔诚‘补天’情状,至今不能忘怀。”[9]

山西南部,地处河东,属黄土高原,其地多女娲遗迹,女娲补天神话流传亦广,当地又称煎饼为煎馍,如临汾地区,“用硬黍米面摊煎饼者,俗名曰‘煎馍’”(民国《翼城县志》)。“河东人迄今六月六吃煎馍,椒叶象征五色石,煎馍可以补天。”譬如万荣,民间六月六食煎饼,“饼配椒叶,呈五色,取意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暗喻女儿精明强干。”[10]万荣由万泉、荣河二县合并而来,民国《万泉县志》即载六月六“人家食煎饼,曰‘补天’”[11]。这煎馍或煎饼,代表补天的五色石,又叫“女娲石”。以六月六为补天日亦见于邻省河北的涉县,该地民间扇鼓歌《娲皇经》唱道:“六月里,六月六,娲皇圣母补天周,家家烙饼来纪念,神灵威风遍十洲。”[12]涉县娲皇宫很有名,听当地村民介绍,人们又在正月初一、十五以馍、饼祭女娲,还要揪几块向东、南、西、北方扔出。“煎饼补天”日期不统一,体现出民俗的差异性。在中国,除了秦、晋、冀、豫等省,该风俗亦见于东南沿海地区,时间或在五月五,如福建晋江民间过端午节要“煎堆补天”,此“堆”有咸、甜二味,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制作,当地“端午节在黄梅雨季末,节前常淫雨不休,据说是远古时期女娲氏炼石补天处,每年都有裂隙,所以下雨连绵,必须煎堆补天,方能塞漏止雨”[13]。在海峡对岸,我国台湾客家人正月二十过“天穿日”,妇女们会准备客家米食“甜粄”或“油堆仔”来祭拜,既表达对女娲补天的感恩,也有协助女娲补天之意。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2013年台东县政府主办庆“天穿”,还组织了“千人搓五彩养生汤圆”活动。用台湾同胞的话来说,“客家人对天穿日的重视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元宵节”[14],如此场面自然吸引眼球。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有南北之分,饮食有稻麦之别,因此,尽管各地“天穿日”做“饼”之食材及形制有别,但并不影响其作为象征性民俗食品跟女娲信仰的关联。由上可知,跟女娲神话相连的做饼食饼习俗由来古老且世代相传,其日子在各地不一:正月初七、正月二十、五月初五、六月初六,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个中缘由,难以详考。不管怎么说,该民俗事象在流传过程中因时因地发生过变迁是可以肯定的(不过,从《民国新修大浦县志》中“自旧历初六起,约至二十,俗称‘天穿日’”的记载来看,民间也似有把正月初七“人日”包含在“天穿日”过程中的,这正好透露出二者在深层神话语义上的某种关联),但万变不离其宗,跟女娲神话联系的民俗主题始终保持。正月的“人日”(初七)、“补天日”(二十),其节俗由来原本跟女娲传说直接相关,而且仪式活动的操办者也以女性为主,典型者如广东地区民国十五年《赤溪县志》载:“初七日,月‘人日’。妇女撷园菜煮之,和以年糕、米饼、化生,召唤女伴联饮,名曰‘饮菜茶’。”“二十日,谓之‘天穿日’。妇女罕出闺门,家家啖年糕,饮菜茶,名曰‘补天穿’。”[2]那么,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天贶节),又该如何理解?其实,这两个日子,在传统民俗语境中亦多跟女性活动相关。

证诸民俗,端午节有“女儿节”之称,清光绪年间重印《顺天府志》载五月习俗:“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清抄本《大兴县志》亦载:“五日,悬蒲插艾,幼女配灵符,簪榴花,曰‘女儿节’。”俗以端午为女儿节,其缘由说法不一。常见说法这是出嫁女归宁的日子,见明沈榜《宛署杂记》。又查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其中“端阳”条下亦载:“呼是日为女儿节。”明清文人亦诗咏及此,如万历大学士余有丁《帝京午日歌》:“都人重午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在老北京曲艺中,“百本张”岔曲《端阳节》亦有道:“五月端午街前卖神符,女儿节令把雄黄酒沽,樱桃、桑葚、粽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开瑞树,一枝枝艾叶菖蒲悬门户,孩子们头上写个王老虎,姑娘们鬓边斜簪五色绫蝠。”(岔曲是八角鼓中最原始曲种,起源于清初八旗子弟的日常娱乐,流行于北京城内外)端午又称重五,以之为女儿节也见于其他地区,如在甘肃静宁一带,端午又叫“女娃节”(有研究者认为即“女娲节”),民间有给女儿“送绣虎裹肚儿,送‘蛤蟆’面食”的习俗,后者是有蛤蟆图像的面塑,其民俗含义值得玩味。

至于六月六,常见说法是“天贶节”,如粤地民国版《仁化县志》载:“阴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俗称‘禾斋’。扶溪、长江、城口县均迎神赛会,演戏出游。”湘地民国版《蓝山县志》云:“是日尝新谷,荐祖先,故有‘天贶’之义。”[2]华夏民间谚语亦讲:“六月六,回娘家。”这天,“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把六月六这个节,称作‘接姑姑’的‘女儿节’。每逢这天,出嫁的女儿领着孩子,会同夫君,兴高采烈地回到娘家,和父母、姐妹兄弟团圆;娘家人也会拿出最好的食品,殷勤招待……河南豫西山区就有这个习俗。”[15]在山西,晋南俗语云“六月六,走麦罢”,人们收割了麦子,新婚夫妇带上新麦面做的几斤重月形角子馍等礼物回娘家,“丈母娘招待女婿要做七八样菜,主食一般是烙饼、凉面、凉粉或蒸馍,临走前还让吃‘烙旋’这种烤制的面饼。在万荣一带让吃煎饼,煎饼里配以椒叶,呈五色,取意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希望自家女儿能像女娲一样精明强干。”[16]在西部贵州,毛南族也以六月六为“女儿节”,嫁出的女儿要回娘家,给父母送上亲手做的米酒、衣物等。既然五月五、六月六在中国民间有“女儿节”之称,其习俗又多跟女性生活相关联,那么,人们将其跟“人祖”女娲娘娘联系起来,也顺理成章。

民间在“天穿日”以煎饼“补天”,传说当初女娲娘娘就是这样做的,且听河北涉县流传的神话《炼石补天》:“女娲看到天下百姓遭受天塌之苦,地陷之难,痛不欲生。她在凤凰山崖的一个平台上,建起一座有七阶石梯的熔炼台,支起一口很大很大的锅,从清漳河里捞出青、蓝、红、白、紫五色石子,放进锅里用大火煎熬,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七阶熔五色’。她将五色石炼成液体,舀出来,一张一张烙成煎饼,总共烙了三百六十五张,分成十二叠,这样形成了一年十二个月和三百六十五天。她包好‘煎饼’越过左面的三阶飞天峰,来到河石支山顶,一股清风飞向西北天,女娲运用各种仙术,大显回天本领,历尽艰辛终于把天上的窟窿补好。”[17]除了上述,广东有饼食叫“薄撑”,传说跟女娲有关。据顺德城市网载,薄撑是以糯米粉制作的传统小食,“传闻薄撑的由来是女娲补天的杰作,而到了清末民初,薄撑又有了另一种不同的功能和含义。据了解,珠三角一带的孩子多是进‘卜卜斋’(即私塾)念书。繁多的入学仪式中,其中一仪式是父亲带着孩子到先生安排的位置,把一块用糯米粉制成的薄饼放在椅子上,命儿子坐下。薄饼粘在孩子的屁股上,有勤奋读书的寓意,意为‘坐定定、唔走得、专心读书’。”[18]从寓意补天到鼓励读书,这小小薄撑的民俗含义在满载良好祈愿的民间表述中不断增长。女娲神话穿越时空的原型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淮阳女娲
女娲造人
淮阳方言中的时间词汇
你越来越关注细微的事物
女娲
淮阳泥泥狗艺术形式在现代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女娲造人与补天
激活人大代表工作的淮阳实践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淮阳:在“进”的态势中谱写开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