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俊:文学守望四十年

2019-03-07 07:10策划王智丽何苗苗摄影苗卫钟
河北画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石家庄市文学创作文联

策划 / 王智丽 文 / 何苗苗 摄影 / 苗卫钟

过去40年,中国因改革开放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在这40年中,石家庄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现代与富足。

在社会发展的所有范畴内,文化从来不会缺失。和乘风破浪的经济发展相比,虽然出现了贾大山这样的旗帜人物,但石家庄的文学创作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14年前的河北省青年文学创作会议上,石家庄的与会代表强烈意识到,自己城市的文学创作已经陷入低谷。

精神内核是城市发展的脊梁。从14年前开始,一批青年文学创作者开始思变。他们把深入生活作为创作的基础,踏踏实实地开启石家庄文学的崛起。14年间,他们创作了大量符合时代特点与要求的文学作品,鼓舞着人心,推动着城市的前行。

在这其中,周喜俊是一个关键人物。她是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石家庄市文联主席、石家庄市作协主席,一级编剧,从事写作40年,发表了大量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代表作《当家的女人》曾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正如她作品的名字,14年来,周喜俊就是石家庄文联“当家的女人”。她始终以城市文化为担当,带领青年作家们扎根人民,在生活中挖掘创作富矿。在他们笔下,一个不一样的时代跃然纸上。石家庄的文坛,也呈现出百花竞放的盛景。他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当家的女人”

周喜俊本身就是一个“当家的女人”——作为石家庄市文联主席,她已经履职14年。在这14年中,石家庄的文学创作,从人才培养做起,走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周喜俊从事文学创作40周年。40年风云涤荡的社会变革中,周喜俊是见证者、书写者,也是讲述者。在她笔下,留下了太多关于石家庄这座城市的人和事。

作为石家庄市文联和市作协的领军人物,周喜俊始终以振兴石家庄文学为己任。她出生在农村,初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劳动了十年。很多农村的青少年,就在这条路上决定了人生轨迹。不过在周喜俊心中,始终存有关于文学的梦想。在那些日子里,她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写作,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最真实的生活。

“那时候我没想过将来能当作家,更不敢奢望跳出农门,只是想把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新气象写出来,以表达我真实的感受。”周喜俊回忆道。

改革开放,是周喜俊那一代年轻人,遇到的历史馈赠。在这样的机遇下,周喜俊才有机会在各种报刊上呈现自己的作品。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作品从稚嫩到成熟,直至改变自己的命运。

1983年,周喜俊作为河北省社科领域第一个破格录用的自学成长者,被安排在行唐县文化馆从事创作。从1978年发表第一篇作品《一捆韭菜》至今,她追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从农村业余作者到省会城市的文联主席,以一个现代女性的视角,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曲折与艰辛以及从探索到辉煌的历程。

周喜俊用文字表达着自己对改革开放的思考,记录着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各种人物的成长。40年中,周喜俊发表曲艺、戏曲、小说、报告文学、电视剧等各类作品近900万字。“当家系列”三部曲——《当家的女人》《当家的男人》《我的幸福谁当家》以深沉感人的笔触,真实描写了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演变过程。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曾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被专家称之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电视剧的经典”。

其实,周喜俊本人就是一个“当家的女人”。作为石家庄市文联主席,她已经履职14年。在这14年中,石家庄的文学创作,从低谷走向了辉煌。

“我刚上任时去参加省里的青年文学创作会议,那次颁奖的十佳青年作家、发言代表、合同制作家均没有石家庄一人。”周喜俊清楚地记得14年前的尴尬,“当时石家庄文学创作处在低谷,怎么找方向?怎么带队伍?我感到压力很大。”

周喜俊清醒地认识到,石家庄的文学创作陷入低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方向是主要的。只要找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就一定能重振雄风,走向辉煌。

周喜俊编剧的电视剧《当家的女人》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

长篇纪实文学《沃野寻芳》于2017年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孙犁文学奖

《周喜俊文集》于2010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深入生活40年

周喜俊深知,改革在一路前行,若坐在舒适的办公室,凭原有的生活积累编织故事,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也不可能保持永久的创作活力。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这样的创作理念,周喜俊坚持了40年,也把这种理念用到了带队伍之中。

1986年,从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周喜俊,本已调到石家庄地区戏曲研究室,又主动要求到基层体验生活。

“有人好奇地问我,你在农村劳动了十年,还没受够苦啊?好不容易离开了农村,为啥还要申请下去?我心里明白,自己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离开生活源泉,好比鱼儿离开了水,就没有了生命力。”周喜俊深知,改革在一路前行,若坐在舒适的办公室,凭原有的生活积累编织故事,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也不可能保持永久的创作活力。

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这样的创作理念,周喜俊坚持了40年,也把这种理念用到了带队伍之中。

2005年,刚任石家庄市文联主席不久的周喜俊接到市委分派的一项创作任务,以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赞皇县行乐村党支部书记时占经为原型创作一部戏曲,准备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演出。这任务有点艰巨,但她也意识到这是深入生活的极好机会。

周喜俊趁“五一”长假去了赞皇县,第一次见到时占经就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周喜俊回忆说,刚去那天上午在县委会议室开座谈会,她问时占经来了没有?有人冲墙角指了一下,她一扭头,看见一个农民打扮的中年人冲她咧嘴一笑,他头上沾着草屑、满腿泥巴,身着一件和气候不搭配的深蓝色西装外套,后来才知道,这是时占经出席正式场合的“官服”。这样子与她想象中的大学生、省里的副处级干部形象完全不同。

只这一眼,周喜俊就笃定眼前这个“刚从地里叫过来”的村官一定有故事。她没有接受县里周到的安排,直接跟时占经去了行乐村。起初,时占经以为周喜俊只不过做做样子,拿上材料就会走人,对他很冷漠。最后却发现,这个人不仅“轰不走” ,还在村委会找间办公室住下了,几天时间就和村里人打成了一片,老百姓把她当成了知心人,晚上三五成群结伴来为她提供素材,一讲就是大半夜。 周喜俊在村里住了十多天,亲眼观察到时占经的生活工作状态,收集了大量新闻稿里没有的感人故事和细节,创作出了大型现代戏《七品村官》,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和赞皇县丝弦剧团同时排演,演出1000多场。评剧版被中央电视台录制,作为2006年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在央视戏曲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之后,周喜俊把行乐村作为深入生活基地,创作出了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的长篇小说、在全国《曲艺》连载的长篇评书、在《中国作家》发表的长篇电视剧《当家的男人》等等。这一系列作品,反映了九十年代新农村建设历程中,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还是吃子孙饭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而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时占经一样有知识的人才回归农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问题,为她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我的幸福谁当家》打下了基础。

2005年8月,周喜俊在石家庄市第八次文代会上当选文联主席。

2015年1月,周喜俊在鹿泉张堡村深入生活。

周喜俊采访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齐花坦

深入生活是周喜俊一以贯之的作风,不仅在农村,在城市也是如此。早在20年前,周喜俊为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齐花坦写过一本书。时至今日,齐花坦还记得当年的情形:“喜俊的采访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她在我家里住了三个月,我们吃住在一起。她又采访了很多有关的人,还跟着我一起去农村的露天剧场看我怎么辅导学生。她是真正的深入生活,写出的书是有感情的,真实感人。所以,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很受感动。”

周喜俊为撰写长篇纪实文学《沃野寻芳》,寒冬腊月到北京寻访当年在鹿泉李村住过的中央工艺美院那批老艺术家,炎炎盛夏在李村寻访当年的房东和有关当事人。正是这种扎实的深入生活,才让她拥有了大量鲜活的素材,创作出的作品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018年12月,石家庄市青年文学创作会议召开。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成就、展望未来,石家庄的青年文学创作者们踌躇满志。

中国文学的“石家庄现象”

2005年,周喜俊任职石家庄市文联主席后相继召开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会、全市青年文学创作会、百名文艺家深入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等系列品牌活动。在人才培养上,石家庄市文联“不搞千亩地里一棵苗,实施一亩地里千棵苗”的育树工程,为推动石家庄市文学生态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年4月,周喜俊在赵县与基层作者交谈。

过去十多年中,石家庄市文联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作家。他们用基层的视角,记录着时代的伟大变迁。一个又一个作品在省和全国获奖,有的还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有人将此形容为“百花竞放”,而业内人士更愿意称之为中国文学的“石家庄现象”。

“改革开放之初,贾大山他们那一代作家始终坚持深入生活传统,创作出了一批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优秀作品。上世纪90年代末,石家庄文学创作出现了低潮,是因为各种文学思潮的冲击,让不少文学青年迷失了方向,只想跟风跑,把文学创作最根本的东西丢掉了。”周喜俊说。

毛泽东主席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要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周喜俊认为,面对文艺界各种思潮,如果不能理直气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方向,不能坚定不移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不可能把人心聚集到一起,更不可能带出朝气蓬勃的队伍,也不可能走出文学创作的低谷。为此,她提出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抓手,重点解决文艺队伍的方向问题。从“打造精心力作,建设文化强市”十大协会主席座谈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全市文艺创作会;从“以‘赶考’的心态创作无愧于时代精品力作”的青年文学创作会,到“走在文艺的春天里——革命老区平山行”采风创作活动;从文艺发展论坛暨创作成果展,到基层文联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样具有明确导向性的品牌活动整整搞了10年,直到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接轨。这种坚守,让石家庄的文艺队伍有了明确了方向,实现了周喜俊当初提出的“树旗帜、带队伍、育人才、出精品”的工作理念。

十几年过去了,当年播撒的种子,已是绿树成荫,硕果累累。

2018年底,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大江大河》热播。一篇以《我们为何澎湃》为题的评论,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这篇思考深刻的评论长文,就出自周喜俊的学生王文静之手。

2011年,王文静进入石家庄市文联工作。起初,她只是担任行政公文,写工作总结材料、写讲话稿。周喜俊偶然看到了她写的博文,便对她说:“你的文笔不错,思路也很清晰,不能只满足于写材料,应该在评论上下些力量,将来说不定会成为优秀的评论家呢。”

这一句话,触动了王文静,也让她真正走上了文学评论之路。“受周主席的影响,我的创作有一个从自我输出到社会接受的过程。”王文静说,“创作基调的讨论对我中期的创作风格、创作观改变很大,从前写文章非常自我,不需要认同。但是周主席说,你的文章得对受众有价值,不能自话自说。”

八年时间,王文静成长很快。这样的例子,在石家庄市文学创作队伍中比比皆是——2007年,周喜俊为作家康志刚争取名额,让他到正定塔元庄下乡体验生活。这样的经历,让处在创作迷茫期的康志刚找到了新的方向,成就了获《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大奖的《天天都有大太阳》,填补了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市作家在全国大刊发长篇小说的空白。

“原来我也曾经模仿过先锋派,把作品给朋友和家人看,都说看不懂。”如今,已是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康志刚如是说道,“2006年来到文联跟周主席接触,她告诉我们,反映现实生活是石家庄的优良传统,写作品首先要考虑读者的感受,要对社会有积极意义。我觉得这条路才是对的,后来就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创作下去,这对我个人的创作之路来说是一个跨越。”

也是在周喜俊的影响下,来自栾城的小学教师杨辉素,从“私人化”写作到成长为民间文艺山花奖的获得者,得益于2009年石家庄市文联在西柏坡召开的一次青创会。“周主席告诉我们要为人民而创作,要为时代而创作,要写出真善美、正能量的作品。”杨辉素说。

2018年,石家庄市青年文学创作会议时隔9年再次召开,150名文艺骨干参会。此时的石家庄文坛,从默默无闻到百花竞放,一扫十多年前的颓势,涌现出的青年作家作品,在全省已遥遥领先。“石家庄文学现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全国行业内广为传扬。

以传承发展未来

近年来,石家庄市文联以“小学播种、中学育苗、高校联合”的发展理念,在校园内培育了一大批青少年文艺人才,引领了校园文艺的方向。

眼看“百花竞放”,周喜俊觉得很欣慰,也很自豪。在她看来,这是对前辈与老师们最好的回报。她说自己所传扬的精神与理念,皆来自前人的教诲。对周喜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曾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的高扬。

2017年5月,周喜俊带领青年网络作家到贾大山下乡的正定县西慈亭村采风。

1983年,74岁的高扬在一份内参中,了解到“一个自学成才的农村女青年”,点名要看她的作品。那个农村女青年,就是24岁的周喜俊。

在高扬的批示下,周喜俊作为河北省社科领域第一个破格录用的自学成才者走进了专业创作队伍。高扬鼓励她“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坚持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坚持写农村的新人新事新变化”。1985年,周喜俊第一本新故事集《辣椒嫂》出版时,高扬为之题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歌颂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句话,成了周喜俊创作上的座右铭。至今回想起老领导的教诲,周喜俊认为最重要的是给她指明了发展方向。她决心把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人才培养从青少年抓起,是周喜俊投入巨大精力做的一项公益事业。2019年1月8日,石家庄市少儿文艺创作基地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三四街小学揭牌。作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石家庄市作协主席、石家庄市文艺创作中心主任,周喜俊的致辞简洁而有力:“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艺术之花在校园绽放,是我们实施育树工程的重要举措。”

以石家庄市文艺创作中心为平台,建立少儿文艺创作基地,目的是为孩子们在文学艺术方面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让祖国未来的花朵们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茁壮成长,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近年来,石家庄市文联以“小学播种、中学育苗、高校联合”的发展理念,在校园内培育了一大批青少年文艺人才,引领了校园文艺的方向。让周喜俊感到欣慰的是,一批大学生、中学生也在文联的引导下,逐渐成长起来。比如来自石家庄二中的潘幸泉,在创作上已经日趋成熟。

少儿文创基地为孩子们在文学艺术方面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未来的花朵们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这个15岁的女孩,深受周喜俊等文联老师的影响,创作理念一脉相承。“为人民创作,发人民的声音,拥有宽广的人文主义情怀,这是我忠贞的创作理念。作为一位青年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我会拿起我手中的笔,坚持为人民创作。”潘幸泉说。

在业界看来,人才辈出,自然是非常可喜的现象。耐心地培养人才,有效地使用人才,在近年的工作中,石家庄市文联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人不但要会创作,还要有无私奉献精神,这是周主席的理念,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我们会在工作中把这种理念和精神传承下去,多为基层作者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他们得到快速的成长。”去年刚调到石家庄市文艺创作中心的杨辉素说。

猜你喜欢
石家庄市文学创作文联
乡镇尺度下PM2.5时空分布——以石家庄市为例
梅卓文学创作论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石家庄市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廉江文联获评“2018年度全省文联先进集体”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