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佳丽 何静岩 孙丽蕴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大部分患者伴有血液指标的异常,如EOS、IgE、ECP等。抗组胺药作为特应性皮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具有对抗过敏反应和止痒的作用,其中依巴斯汀片作为一种优良的第二代抗组胺类药物,止痒作用强,不透过血脑屏障,不引起嗜睡,且能阻止多种过敏性介质的释放。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常规剂量3倍的依巴斯汀片口服治疗特应性皮炎效果良好,比单剂量的止痒效果更好,对血液指标的改善更佳。现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之间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28例轻度至中度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28例轻度至中度的特应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入选标准:①采用张建中教授于2016年提出的张氏标准[1],此标准与经典的Hanifin标准以及Williams标准相比较,结果显示,60.3%的患者符合张氏标准,48.2%的患者符合Hanifin标准,32.7%的患者符合Williams标准。由此可见,张氏标准的敏感性高于国外标准。而且此标准很容易记忆,在医生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更高。②选取严重程度为轻度至中度的患者,严重程度分级采用SCORAD标准(欧洲特应性皮炎特别工作组制订)[2,3],评分0~50分的患者入组;③同意参加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入组前2周内有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史者;②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③近一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的患者;④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⑤对实验药物成分过敏者;⑥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其中对照组的64例患者中,男32例,女32例,年龄范围为18.5~44.8岁,平均(29.7±9.6)岁,病程范围为0.5~20.0年,平均为(5.5±2.8)年,严重程度:轻度34例,中度30例。观察组的64例患者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范围为18.0~44.0岁,平均(31.5±8.3)岁,病程范围为0.5~18.0年,平均(5.2±2.1)年,严重程度:轻度者37例,中度者27例。两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与严重程度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1.2 分组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SCORAD评分,观察组(38.26±8.92),对照组(40.65±7.8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CORAD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1.3 试验药物 依巴斯汀片(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mg×10片/盒),医用凡士林(山东利尔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依巴斯汀片30 mg/d口服联合医用凡士林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片10 mg/d口服联合医用凡士林外用治疗,口服药和外用药均每日1次,疗程共28天。
1.2.2 观察指标 治疗4周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CORAD总分、瘙痒和影响睡眠质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尺法)及相关血液指标,计算临床总有效率,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其中血液指标的检测方法为: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8天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肘部静脉血,将血标本以医用离心机处理后取血清部分,以酶联免疫法(ELISA法)试剂盒定量检测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嗜酸细胞计数(EOS)。然后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与比较。
1.2.3 疗效评价标准 ①SCORAD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SCORAD评分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估,包括六个临床特征指标评分(干燥、红斑、丘疹/水肿、渗出/结痂、剥蚀、苔藓化/痒疹)和两个视觉模拟尺(瘙痒和影响睡眠程度)及皮损面积评分共三部分。临床特征指标的每个方面均采用0~3分4级评分法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越为严重,其中0分为无表现,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两个视觉模拟评分均采用0~10分评分法为依据,以分值越高表示瘙痒越为严重,睡眠不良影响越大;上述两方面评分之和为总分值,分值越高越为严重。②根据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组织免疫学组和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的专家组于2014年最新修订的《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年版》[4]的推荐,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皮损消退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其中皮损消退率≥90%为基本痊愈,皮损消退率≥60%但<90%为显效,皮损消退率≥20%但<60%为有效,皮损消退率<20%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相关血液指标采用t检验,评分比较在检验前进行了数据正态性分布和方差齐性分析,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故采用t检验;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采用χ2检验。均设定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
2.1.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和SCORAD总分 结果显示,治疗28天后,观察组的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SCORAD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比较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以及SCORAD总分比较(分)
2.1.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数据见表2。
2.1.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液指标TIgE、ECP及EOS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血液指标TIgE、ECP及E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血液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TIgE、ECP及EOS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数据见表3。
表2 两组中轻度与中度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液指标TIgE、ECP及EOS的比较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64例中有2例出现轻度口干,2例出现头痛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64例中有4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轻度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症状较为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且停药后反应消失,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特应性皮炎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而众多相关研究认为,剧烈而持久的变态反应和机体的免疫异常贯穿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检测与变态反应相关的血液指标表达有助于疾病的诊断[5-7]。临床中的变态反应相关血液指标较多[8-10],其中TIgE、ECP及EOS是常见的几类在特应性皮炎中表达升高的指标,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血清中多呈现异常升高的状态,因此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控制是临床疗效评估的重要方面。ECP及EOS与变态反应中的嗜酸粒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有一定的关系,TIgE则与肥大细胞发生一定作用,对组胺的释放及趋化因子的表达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11-13]。
目前,特应性皮炎中需要系统治疗的患者,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即抗组胺类药物。依巴斯汀作为二代抗组胺药中的代表,具有起效快、半衰期长、不良反应轻微的优点,用药后4小时达到血药浓度最高值,半衰期可长达16小时,口干、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10%以下[14,15]。在治疗特应性皮炎瘙痒程度、血液超敏状态等方面安全并且有效。尤其是对于瘙痒明显、伴有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合并症的患者,依巴斯汀均具有止痒效果好、维持时间长、能有效缓解其他过敏状态的优势。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依巴斯汀剂量为30 mg/d,对照组患者剂量为10 mg/d,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治疗28天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依巴斯汀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大剂量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原因可能为大剂量依巴斯汀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更强,在服药早期更快地抑制了受体信号传到,很短时间内释放有效成分,抑制过敏反应,更好地减轻患者瘙痒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本研究随访时间短,长期疗效并不十分明确。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症状较为轻微,停药后反应消失,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证明三倍剂量依巴斯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鉴于本文样本量较小,其疗效、安全性及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