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改革第一臣”是谁

2019-03-07 07:37
新传奇 2019年5期
关键词:皇帝官员

嘉靖皇帝一意孤行给张璁升官,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200多名官员聚集在会极门外伏阙痛哭,不惜以死谏的方式希望嘉靖皇帝能收回成命。嘉靖皇帝则将这些官员全部打入诏狱,并于翌日举行杖刑,当场被打死的有17人。

“大礼仪之争”脱颖而出

张璁1475年出生于温州府永嘉县三都(今温州市瓯海区)。他23岁就考中举人,此后连续7次参加3年一次的全国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但他仍坚持苦读,在47岁时高中进士。

张璁考中进士后,被分配到刑部见习任观政。同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燳病死,无子,大臣拥立其堂弟朱厚熜为帝,年号嘉靖。嘉靖皇帝登基后,坚持尊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遭到以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的强烈反对。190余人先后上疏,企图使年轻的皇帝放弃自己的主张。

但嘉靖皇帝仍在顽强地抵抗着,可是他明显地感到自己孤军奋战、力不从心。堂兄武宗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关于继承人的指示,导致皇位空缺30多天,这在明代历史上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堪称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当时,张太后企图干涉朝政,扩张权势;武宗宠信的大将江彬控制着驻京大部分军队,飞扬跋扈;众宦官也暗自盘算、待价而沽;以王琼为首的部分大员出于对内阁不满,企图争取权力。这一切,都表示大明王朝陷入了严重政治危机。恰在此时,内阁首辅杨廷和与梁储、毛纪等阁臣齐心协力,首先定策由嘉靖皇帝即位,又遏制了张太后、王琼扩张权力的野心,利用宦官,诛杀江彬,可谓“力挽狂澜”。随后,杨廷和又起草新君登极诏书,大刀阔斧地改革武宗弊政,深孚人心,朝野称颂。所以当时内阁地位、威信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相比之下,嘉靖皇帝靠杨廷和等人扶立,且刚刚登基、立足未稳,哪里敢与满朝文官撕破脸皮!

正当嘉靖皇形影相吊、郁郁终日之时,一份奏疏横空而出。和以往的奏疏一样,那份奏疏也同样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但不同的是,它并不要求皇帝向朝臣妥协,非但如此,它还驳斥了杨廷和等人的“谬论”,认为新君应继统不继嗣,继续以自己的父母为父母,孝宗只能作为“皇伯父”。嘉靖皇喜出望外,记住了奏疏的作者——张璁。

因为有了张璁这篇疏文,本来铁板一块的文官系统出现了裂痕,大臣们无奈之下作了让步,同意嘉靖尊父亲为本生(亲生的意思)兴献帝。但胆大直言的张璁因此得罪了士林,见习结束后,吏部主官为了避免他在京城搅局,只给他安排了一个南京刑部主事,把他逐出北京,到陪都工作。

嘉靖三年正月,张璁再次上疏:提醒嘉靖皇帝要下狠心整治那批与他作对的权臣。于是嘉靖皇帝排除阻挠,诏令张璁进京议礼,晋升他为翰林学士。嘉靖皇帝一意孤行给张璁升官,引起了群臣一片激愤,200多名官员聚集在会极门外伏阙痛哭,不惜以死谏的方式希望嘉靖皇帝能收回成命。嘉靖皇帝则一不做二不休,将这些官员全部打入诏狱,并于翌日举行杖刑,当场被打死的有17人。

扫除障碍后的嘉靖四年,张璁终于入阁成为辅臣(相当于副宰相),后又升任首辅大学士。

唯才是用,严惩贪官

当然,张璁能得到嘉靖皇帝的青睐,并借助嘉靖皇帝的宠信而提高内阁地位、扩张内阁权力,他和嘉靖皇帝在“大礼议”期间结成的亲密关系固然是首要条件,但是张璁本人的人品、施政才能也不容忽视。他入阁之初,便上了一道疏,名为《禁革贪风》,请求严惩贪赃官员。

据《西园闻见录》等史籍记载,他得志之后,针对明中期贪污成风的形势,竭力推行廉政,加强监察,不许结党营私,禁止私下进谒。有一次,一名官员企图巴结他,把黄金放在酒坛里,外书“黄精白蜡敬寿”六字送与张璁。张璁猜得其意,当众敲开酒坛,满朝官员为之震惊。张璁为官十几年,没有结交一个宦官,没有滥用一个私人,仅唯才是用一名外甥。

“明朝改革第一臣”

张璁虽以“大礼议”发家,但他与议礼诸臣桂萼、方献夫等人虽和而不党,避免了嘉靖皇帝的猜忌。他进入内阁之后,便在杨廷和革新的基础上,更加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刷新科举、清除翰林院积弊;裁革冗滥、加强考核与监察;革除各地镇守太监,限制宦官权势;革除藩王庄田,初行一条鞭法;加强边备,解决哈密危机等,可谓政绩突出。

以上功绩中,最让人拍手称道的是他促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清理皇室勋戚庄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二是将皇帝派往各地担任镇守大臣的太监尽数召回,以还权于专业官员,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

史料记载,明武宗正德年间,明朝已濒临崩溃的边缘。明臣张原亦言:“盖以正德年间,国柄潜移,权幸用事,祖宗之制度,朝廷之纪纲,荡废殆尽。”出现了“天下汹汹,几至大乱”的局面。诸王、勋戚、官僚“请求及夺占民田者无算”。武宗荒废政事,沉溺于嬉游淫乐、靡费无节、导致朝政日益腐败。各种特权势力对土地的掠夺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另一方面却将所占田地之税留给了原来的田主,让军民纳无地之税粮,导致百姓流亡,军士逃窜。流民充斥社会,农民起义遍及各省。武宗时期明朝统治阶级内部已是百弊丛生,危机四伏。

当时社会土地兼并问题是产生流民及起义的源头。而在明武宗时全国流民已达600余万,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农民起义接踵而起,社会失序,岌岌可危。

在嘉靖皇帝钦定大礼之后,奠定了张璁改革的良好基础,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抑制土地兼并的进一步恶化,把农民稳定在土地上。而那时土地兼并最为激烈、数量最大的是皇宫、王府、勋戚等所占有的庄田。“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而湖广、河南、广东失额尤多。非拨给于王府,则欺隐于猾民”。这就是说,赋田约减少了427万顷。世宗即位后,曾两次清理京畿庄田,而宦戚辈中挠,世宗犹豫,收效甚微。张璁坚决清理庄田,并由畿辅扩大到各省,由庄田兼及僧寺产业。至嘉靖九年(1530年),查勘京畿勋戚庄田528处,计57400余顷,其中26000余顷分别还给业主等。撤回管庄军校,严定禁革事例,不许再侵占或投献民田,违者问罪充军,勋戚大臣亦参究定罪。这样相对地缓和及消除土地兼并的冲突和百年积弊,使社会秩序趋向稳定,为明王朝统治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张璁“清勋戚庄田”一事,《明史·本传》赞张璁说:“他若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内臣,先后殆尽,皆其力也。”万历本作《国史传》赞张璁:“清勋戚庄田,罢镇守内官,百吏奉法,苞苴路绝,海内治矣。”张璁也因此被称“明朝改革第一臣”。

由此看来,张璁虽在“大礼议”中反对主流派而遭受非议,且其议礼动机多受质疑,但其高尚的人品和匡时济政的丰硕成果,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广受赞誉,明代即有人评论张璁“相业为本朝首先推”。

猜你喜欢
皇帝官员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皇帝怎么吃
酷爱学习的小皇帝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丘琼山巧对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女“股神”与官员的崩盘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
官员在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