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英
摘 要:地理图表简明、直观、生动、形象,能把文字与数字具体化。初中地理教材中常见大量的图表,文章以利用教材中不同类型的图表,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工具开展地理学习、运用各种地理图表落实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为导向,提出促进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6个方面的思考与策略。
关键词:地理图表;区域认知;培养策略
2017年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界定了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区域认知素养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地理信息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获取图表信息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分析与判读地理图表能力,快速准确挖掘地理图表中显性与隐性信息。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如何通过地理图表的剖析,培养学生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
一、读标准,明要求
本节内容对应两条课程标准,一是“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二是“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2条标准要求的共同指向是找界线,旨在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强调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在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基础上,理解界线对自然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地域文化等蕴含的地理意义,进而掌握区域特征,比较不同区域的特征,蕴含用比较法学习区域地理。从学习内容上看,显性的是找一座山、认一条河,说四大区域名称与范围,隐性的是通过找界线认识地理区域及地理界线的意义,比较界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和生活习惯差异性。
二、析教材,明结构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8年级下册第5章第1节的内容。教材在本部分只有两个框图,一是秦岭—淮河线,二是四大地理区域,本节内容关联结构如图1所示。从教材呈现的正文来看,仅有三段文字,文字量很少,如第一自然段说明了为什么要认识地理区域及地理界线,即认识地理区域及地理界线的重要性,充分反映其内部相似性,而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地理的差异性,为了减少文字的表述,教材中通过一个统计表来说明秦岭—淮河两侧在自然环境、文化景观及两侧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尽管在文字上惜字如金,但在地图的数量及类型上却丝毫不吝惜,起到了以图释文的作用。本节教材共有9幅地图及一个统计表,有示意图、景观图、分布图、剖面图及等值线图。
三、探价值,定目标
通过解读课程内容要求,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通过梳理教材内容,理解教材是如何诠释课程内容要求的,又是如何依据内容要求安排教材结构的。然而,教师并不能仅满足于此,而是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部分内容,即这些内容是如何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具体来说就是要學习哪些必备知识、发展哪些必备能力,形成哪些必备品格,着力培养或指向哪些地理素养,梳理清楚教学本质与价值,想明白课堂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价值与意义。同时要思考的是:怎么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什么内容对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及生活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这节内容学习如何落实基础知识?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习惯?如何运用地理图表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与思考问题的视角?如何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在立德树人中贡献,突显地理学科育人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渗透学生学习品格、学科观念的培养?凡此种种,教师要思考清楚,在此基础上,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有可能落地(表1)。
从表中不难发现,教师教学应从关注教学价值出发,以育人价值为导向,培养学生从划区视角,简化认识地球表面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从整体、差异思维认识地理事物与变化;初步形成“比较”与“联系”的方法;全面认识自然和人文要素,感受地理要素如何综合影响一个区域发展;树立区际联系、区域间及区域内差异的思想;认识区域是发展和变化的,自然要素空间上相互联系、具有因果关系;渗透事物相互联系及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认识局部与整体、共性与差异相伴相生;体验人类解决区域问题、促进区域发展的智慧与能力。
四、明方法,育素养
引导学生阅读示意图、景观图及统计表,通过分析,找规律,推结论,并不是死记知识,而是构建“观图、找图、读图、绘图、析图、用图”的学习过程及方法。正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的“教师要重视地理图像的利用,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观察地理图像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像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
(1)梳图谱,明特点。教材在本节内容共有9幅图,其中有示意图、景观图、剖面图、地形图、等值线图共5种类型,明晰各类图形的基本特点,才能比较准确读取信息。
(2)用地图,定位置。教师在本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有两种常见现象,一是通过地图落实具体的知识,学生使用地图快速找出地理事物,二是记住知识,把知识落实在空白图上。这两种方式中,前者运用地图是实,而后者记住知识是实。前者在教学中始终要关注培养学生,如何使用地理工具去开展学习、研究及解决问题,地图是重要的地理工具;后者让学生先记住地理知识,然后在空白地图上填写相关内容,这种先记知识,后填图的方法,往往会弱化学生用图的习惯及能力。其实,教师应该先养成学生使用地图的意识与习惯,用图观察、寻找、发现,做到“手、眼、脑、心”共同参与及体验,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或规律,而不是简单告知。例如,通过教材图5-1、5-8,对地理事物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旨在解决在哪里的问题。教材图5-1找出秦岭位置,观察山脉东西延伸的走向,通过比例尺,计算其东西跨度及南北宽度,说出秦岭—淮河横跨的省份,把图中的信息通过文字表述出来,做到以图释文释义;教材图5-8在了解用线划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不仅有南北两区,还有西北和青藏两区,三条界线划出四区。因此,明晰界线是划区的基础,通过不同依据确定界线,明确区域范围,利于进一步学习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及区域发展。
(3)赏景观,识特征。用地图找地理事物相对比较容易,但是仅通过位置获取其地理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应一方面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补充完善对地理事物的认知,同时用景观图快速、直观、具象地加深对地理事物的了解。教学过程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远到近,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旨在更好更快获取地理事物是“怎么样”。例如利用教材图5-2、5-3、5-4景观图及文字说明,进一步直观感受秦岭—淮河基本概貌,加深对秦岭具体表征的了解。通过教材图5-5,了解淮河的发源地、流域面积及范围等水系与水文特征,感受人民在尊重自然、敬畏大自然,同时认识到随着对自然的了解及经济发展能力提升,流域内的人民对流域进行因地制宜利用与改造,谱写淮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典例,学生在阅读与景观交融中感受大自然的威力,同时不由自主地为中国人民智慧与勇气而自豪。
(4)明特征,探意义。地理界线的划分依据有单一要素的,例如,北方地区与西北干旱区以400 mm降水量为界,有综合地理要素共同影响的界线,如秦岭—淮河线。地理界线是划区的基础,也是认识区域、掌握区域学习方法、进而评价区域发展及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不同界线具有不同地理意义,而秦岭—淮河线是学习中国区域的关键,有重要而深远的地理价值。从教材图5-1及表中,可归纳其所具有的地理意义:最直接的表现在气候上,如1月份0℃等温线、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间接界线是河流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及农业生产界线,这些将是进一步学习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的基础。
(5)找关联,比差异。区域划分是建立在地域差异的客观基础上的,通过回归已学知识及补充必要的景观图,加深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特征、生产活动、交流方式、语言等方面特征及其差异的了解,认识界线是划区的前提。而界线本身有特定的地理意义,线的同侧往往特征有一致性,线两侧体现较大的差异性。统计表格是地理统计信息的重要的分类列表,是对图和文字的补充,表格中的各要素往往相互联系,而且是地理事象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如“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表中不仅说明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八大重要地理意义,还反映了此线南北两侧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差异。利用统计表既节省了文字过多的表述方式,同时能一目了然,直观对比,便于理解。不仅可感受南北两侧差异,也能了解同一区域内自然、人文景观的相对统一,初步形成整体与差异的地理视角。
(6)探原因,析影响。教材图5-1到图5-7,从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地图,图中反映的地理事物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变化,在时空尺度转换中体现山南山北的基本地形类型及地形单元区的分布特点。结合教材图5-6,沿109°E经线南北地形剖面图,大比例尺使地理事物更加具体,差异性体现很明显,能直观发现陕西南部地形起伏,在冬季,对山南山北的气温影响。因此,以文释图,从带经纬网的地形分布图,结合地形剖面图可推理地形分布及山脉走向如何影响气温高低。
(7)绘简图,强落实。用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地理过程的重要工具。然而,通过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可有效落实地理事物的位置及范围,落实地理事物或地理界线的相对位置及相互关系,做到能读图、能圖文转换也能绘制简图。例如,通过绘制简图,落实四大区域的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为800 mm年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气候起主导作用;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是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主导因素是降水;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界线大致为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及横断山脉,主导因素是地势。
(8)理思路,重能力。通过对图表的挖掘与解读,从在哪里(位置)—是什么(怎么样)—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如何影响(结果),从表面到深入,相互影响,环环相扣,培养学生区域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区域认知学习的方法,养成运用地理工具的习惯与意识,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及解决和思考问题的基本能力。
五、找关联,思进阶
(1)读课标,明差异。义务教育阶段与普通高中在对同一内容上,对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要求都有较大的区别(表2)。义务教育阶段重感性、体验及直观,培养基本的分区意识及简单的方法。通过此内容的学习不仅能为区域大单元的学习构建基础,同时为后续的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区域联系与差异、区域环境与发展奠定知识基础及方法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为高中学习“区域”视角及区域方法、区域比较与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体现关联性及进阶思维,这利于对学生地理思维进一步拓展与提升。
(2)找关联,促进阶。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要求在明确“自家责任田”、打好底子、搭好平台的基础上,教师应站在学生发展的视角上,适当兼顾高中学段的要求、做好初高中阶段的衔接、明确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差异与进阶、有意识做到跳一跳能达到的拓展性要求,助力学生成长与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要有进阶的意识与思维,既能守住当下,又能掌握全局,才能行稳致远。当然,教师必须立足当下义务教育阶段,运用图表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必备的基础。从“线—区域范围—区域划分依据—区域类型—区域特征—区域比较—区域协调”,要求不断进阶,在不同阶段,达成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目标。
六、重转换,育素养
基础知识是形成地理技能与方法的基础,地理技能与地理方法往往是地理思维与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学习过程是落实重要知识,形成地理技能的重要过程。在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及体会学习的价值,在比较、判断中形成独特的世界观及价值观,有了知识基础,形成必要的技能与方法,又有较强的地理思维品质与思维视角,才能为日后在面对新的内容、新的情景、现实复杂问题时具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提供发展潜能。但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机械记忆,而应充分使用地图作为最基本的地理工具。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学习方法与手段,学生需充分利用地图与图表学习,做到图图转换、图表互换,在不同的区域之间、不同区域尺度之间转换,形成区域认知视角、区域学习方法,做到明位置、懂特征、明方法、找联系、找差距,为区域学习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要通过地理图表的分析、判读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先要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课程标准的分析与解读中找准教学重难点,明晰课标的难度要求、内容要求、方法要求、能力要求,保证课堂教学及育人不偏离方向。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解读,明晰教材结构及教材与课标的对应关系,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与重构,深度挖掘图表的价值,使之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因此,基于课程内容并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本部分内容的价值旨意,体现学习价值,检验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看是否拥有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否掌握分析问题过程的路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