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分析

2019-03-06 02:57:02杨元庆
系统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胃汤浅表性胃镜

杨元庆

新泰市中医医院肝病脾胃病科,山东新泰 271200

在临床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患者胃黏膜发生慢性浅表性炎症的一种疾病,该病属于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并且在消化系统中是常见的疾病[1-2];而从中医上,脾胃虚弱则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症型[3-4];通过中药调节能够有效的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应用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该次研究中在该院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应用健脾和胃汤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 (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共68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4例;对全部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中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87±5.68)岁;对照组男性为 19例,女性 15 例,年龄 26~67 岁,平均年龄(46.25±5.17)岁;在该次研究中全部患者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和家属均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中纳入的所有患者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国药准字H20056577),服用20 mg/次。 服用2次/d;治疗3周;给予硫糖铝混悬液(国药准字H10950279)1.0 g,3次/d,若有恶心嗳气或消化不良、饱胀的患者给予服用枸橼莫沙必利(国药准字J20110022)5 mg进行治疗,3次/d,全部药物均为3周为1个疗程[5]。

1.2.2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给予实施针灸治疗方法,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服用健脾和胃汤,应用针灸对患者进行取穴,主要取穴的穴位为足三里、中脘、气海穴位,辅助穴位为合谷和内关、梁门、上脘以及三阴交这5个穴位[6],在实施针灸之前进行穴位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取患者的双侧合谷、内关和梁门以及上脘进行针灸;在患者的双侧足三里以及中脘和三阴交、气海穴位进行针刺提插的方法[7];对于患者的双侧足三里气海穴位以及中脘进行温针灸,在针柄上穿置长为2 cm达到艾条,进行针灸,留针时间为30 min,每周进行5次针灸疗法,坚持治疗3个周。在进行针灸治疗的过程中联合健脾和胃汤进行治疗[8],健脾和胃汤的药物成分主要为:丹参、茯苓、白芍、每样各取15 g;沙参、佛手、元胡以及炒白术;每样各取12 g;炙甘草、姜半夏和砂仁每样均取10 g[9];使用方法为用水进行煎服,每日服用一剂,一剂分为早晚分开服用;对于上腹具有饱胀症状的患者可在药剂中添加木香和枳壳,两者均添加10 g;对于消化不良的患者添加鸡内金和焦三仙,两者均添加10 g,促进患者健胃消食;对于具有中焦虚寒症状的患者在药剂另添15 g的炙黄芪、10 g的桂枝以及6 g的肉豆蔻;总共服用3周为一疗程[10]。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②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电子胃镜检查情况。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疗效效果。详见表1。

表1 对比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胃镜检查情况,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胃镜检查患者的恢复情况

3 讨论

在中医医学中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的发病机制为脾胃虚弱,需要进行根本上的调理,使脾胃逐渐恢复元气;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越来越重视,中医治疗在临床治疗中也越来越广泛和普及;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最早的《黄帝内经》中属为胃脘痛的范畴,脾胃虚弱多由于患者的疲劳过度或与自身的年龄相关。临床中中医治疗中主要以针灸和服用中药联合为主改善患者的总体症状。针灸主要针对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气海这三个主要穴位;其中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中的主要穴位之一,针灸主治胃肠病症,并且在其穴位进行针灸能够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以及通经活络、去湿气等作用,能够促进患者的肠胃功能,使患者的肠胃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中脘穴位别名又称为胃脘,此穴位的主要作用是能够缓解患者胃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以及腹泻等症状;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海穴位位于人体的下腹部,主要针对胃部的功能有腹胀、大便不通、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因此采取此三种穴位为主要穴位,配合合谷、内关、梁门、上脘以及三阴交这几个辅助穴位治疗,能够强化健脾,调和气血以及疏通脉络;再配合健脾和胃汤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该次研究中,应用针灸与健脾和胃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中,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35%高;并且显示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相加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这与王超兰等[9]的研究文献中,一共23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56%,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研究结果一致;而比较经过治疗后的胃镜疗效中治疗组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胃镜疗效有效率85.29%;这与熊云等[10]的研究文献中指出治疗组患者的胃镜痊愈+显效率总共为6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4.00%的研究结果一致;结果说明应用针灸治疗联合健脾和胃汤,协同治疗能够充分的发挥彼此的作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并且在胃镜中的疗效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的情况产生。

综上所述,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联合健脾和胃汤治疗,总体达到的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这就是讨论的主要内容。

猜你喜欢
胃汤浅表性胃镜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32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胃炎30例
消疣和胃汤治疗疣状胃炎120例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疗效观察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