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西藏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西藏实际,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以农牧民“乡土人才”为主的科技特派员队伍,积极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农牧区的长效机制,着力壮大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的科技服务队伍,大力推进农牧业技术示范、成果转化和农牧区创新创业,科技特派员已成为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农牧业基层科技服务力量。
200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当年共从自治区涉农部门科研院所、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基层农技人员选派科技特派员182人,面向农牧区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为推进该项工作,自治区财政安排每人每年补助资金3000元。2009年,针对西藏科技人员少、地域辽阔、科技服务覆盖难度大的实际情况,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到2015年每个建制村达到2名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目标。按照上述工作部署,全区科技特派员队伍逐年壮大,到2016年底,全区科技特派员达到10926名,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区所有行政村(居)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科技特派员生活补助资金每人每年达到6000元。
为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领导,西藏自治区成立了科技、农牧、财政、人社、农发、农行等部门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科技特派员选派、待遇、资金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副主席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科技、农牧工作的政府副秘书长、科技厅厅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技厅)负责制定全区科技特派员工作计划、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各地(市)、县区结合各自实际,也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保了科技特派员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规范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管理,西藏自治区2014年制定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根据农牧区科技服务发展新需求,2017年修订出台了《西藏自治区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和《西藏科技特派员考核工作指引》,进一步从选聘解聘、组织管理、工作考核、保障机制等方面完善了科技特派员的组织管理,提升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建立了“西藏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培训管理平台”,实现了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四级统一的科技特派员信息化管理体系。
西藏自治区科技特派员桑杰群培(左四)给农民现场培训藏药材的种植加工技术
西藏自治区科技特派员阿南(右一)开展畜牧免疫工作
西藏自治区科技特派员索朗次仁(左)指导村民种植饲草
西藏自治区积极探索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从单一分散服务向组团服务、结成利益共同体方向发展,推进“‘三区’科技人才+县、乡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等科技服务和农牧区创业模式,把农牧业技术、生产要素、市场要素和创新创业资源有效植入“三农”,科技特派员累计推广各类先进适用技术300余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22项,创办企业37家,组建专业技术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219家,创建创业基地175个,有效带动114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
西藏自治区坚持把提高科技特派员队伍素质、通过科技特派员带动引领提升广大农牧民科学素养和技术技能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重中之重,利用科技、农牧、人社、扶贫等各类培训资源和渠道,大力加强科技特派员技术技能培训,将科技特派员培养为致富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创业领头人,提高科技特派员整体素质和科技服务能力;积极吸纳科技特派员参与各类科技示范、技术推广项目,采取现场讲解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等形式,对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使每名科技特派员至少熟练掌握一项技术技能,并通过科技特派员辐射带动广大农牧民,促进农牧业适用技术推广普及,通过科技特派员累计培训农牧民达到75万人次。
西藏自治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服务基层、扎根生产一线,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等中的重要作用,总结近年来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选聘、培训、技术服务、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化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农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组织方式,组织引导科技特派员广泛参与各类产业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实用技术推广、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技术服务承包等方式,推动科技特派员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服务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按照按需组织、提高能力、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农牧业产业发展和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需求,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教学、实地观摩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