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

2019-03-05 02:56周选亮韵建云
党史文汇 2019年1期
关键词:沁源人民战争军民

周选亮 韵建云

抗战期间,沁源军民在中共坚强有力的领导下,通过两年半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将妄图长期占领沁源、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的日军彻底打败,使沁源围困战成为人民战争的光辉战例。1944年1月17日《解放日报》 发表社论《向沁源军民致敬》,毛泽东也称赞:“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笔者分析认为沁源围困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有以下3点。

一、毛泽东人民战争理论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是取得胜利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中写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这就是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其清晰回答了有关抗日战争的种种问题,科学预测了抗戰未来变化趋势,消除了人们的思想疑惑。在沁源围困战期间,8万沁源军民,用毛泽东人民战争军事思想武装头脑,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充分展示了毛泽东人民战争理论的巨大威力。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沁源围困战期间,沁源县委、县政府、县围困指挥部率领8万军民模范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政策,妥善处理了同蒋介石、阎锡山等各种势力在沁源的关系,吸收许多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参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抗战力量达到最大化,为取得沁源围困战的最终胜利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中共坚强有力的领导和主心骨作用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和决定因素

1942年11月8日,日军兵分7路,大举进犯我太岳根据地,企图以沁源为中心,建立所谓“山地剿共实验区”。太岳军区、太岳区党委针锋相对,决定“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地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实行长期围困、战胜敌人”。并迅速于11月11日成立了以三十八团团长蔡爱卿为总指挥 (后为参谋长李懋之)、沁源县委书记刘开基为政委的沁源县对敌围困斗争总指挥部,对占领沁源之敌展开围困斗争。围困战一开始,沁源县针对群众大转移的情况,立即在分散的群众中恢复和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从县委、区委、镇总支、村党支部直到每个党员形成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在极其艰苦的斗争中,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鼓舞团结广大群众,形成对敌斗争的巨大力量。

“党的一元化领导”使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沁源围困战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面临着军事问题,几万转移群众的生活、生产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没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党的正确领导是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三、沁源人民坚守民族气节和忠勇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永恒动力和强大根基

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英雄的沁源人民坚守“决死斗争、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忠勇精神,这是沁源围困战能够取得胜利,抗战能够取得胜利的永恒动力。

为了围困来犯之敌,沁源全县实行“空室清野”的大动员。在短短几天之内,把以沁源城关为中心,纵横百里的23个村庄、3200多户、16000多名群众动员出来,遗弃42000多亩土地和一切家产,填死水井,掩埋粮食,搬净用具,离开家乡疏散隐藏到沁河两岸的深山密林。侵占沁源的日军,在百里无人区找不到一个村民、一粒粮食和一头牲畜。当时离家的沁源群众生活极其困难。长期外出逃难,衣衫褴褛难御风寒,常以树皮、草根、野菜、野果、糠团和豆饼充饥,有许多人因为饥饿而死去,特别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在沁河两岸的深山密林中,原来只零散地住了些从外地逃荒来的难民,山上房舍较少,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所以好多老百姓上山后只能露宿在山林中,后来全县党政军干部带领群众打了5000多口窑洞, 才在大雪纷飞之前解决了群众住的问题。当时沁源群众的想法就是饿死冻死也绝不当汉奸,坚决把敌人赶出去,大家纷纷说:“沁源人不当汉奸!”“不把鬼子困走,决不回家!”

日军企图用杀虐的办法使沁源人民屈服,但残酷暴行,并没有把倔强厚道的沁源人民吓倒,反而更激起他们和鬼子斗争到底的决心。在沁源围困战的斗争中,沁源有上万名无辜群众被日军杀害,全县95%以上的房室被毁,300多个村庄几乎成为废墟。全县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拿起枪杆保卫家乡,与敌人进行了浴血奋战,全县军民共作战2700多次,毙伤日伪军4400多人,俘获日伪军200余名,解救被抓群众1700余人。在残酷斗争中,全县有1600多抗战干部和民兵壮烈牺牲。不仅如此,当时在日军枪口下抢种抢收的沁源人民还供养和支持驻地在此的太岳区党委、太岳军区、太岳行署等领导机关和数万名抗日将士的军需日用,并送子弟1万余人参军参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期间,尤其是沁源围困战的两年半时间里,沁源人民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持、特别能战斗、特别能牺牲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就如歌曲《沁源秧歌沁源人》里唱的那样“沁源人硬骨头哟天下闻名”。沁源围困战发生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历史丰碑上。诸如像围困战时任二区区分委、民兵队长赵中正,战斗负伤被日军俘虏,敌人对他百般威逼利诱,用尽酷刑,他宁死不屈,后被敌活埋,临刑前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抗日合作武工队长吴清化,产后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百姓转移,开枪引敌,被日军抓捕时,身负27刀壮烈牺牲,年仅24岁。在沁源这样的英雄不止百位。沁源围困战是一场感天动地的战斗,是中国人不可战胜的例证!

(责编 侯春奇)

猜你喜欢
沁源人民战争军民
沁源行:满目皆是“十八公”
打一场人民战争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李聚奎与沁源围困战
必须坚持“建统一战线、打人民战争”
军民鱼水情
学习朱德关于人民战争论述的体会
遵义会议与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