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作家和邦额及其《夜谭随录》研究述论

2019-03-05 17:02韩丽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聊斋志异满族文言

韩丽霞

(赤峰学院 师范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满族作家和邦额及其小说《夜谭随录》的研究逐步繁荣起来。总体来说,对和邦额及《夜谭随录》研究从单一文学文本研究逐步延展至文化、民族等多领域;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二者研究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一、20世纪《夜谭随录》研究

薛洪勣《试论和邦额和他的〈夜谭随录〉》,文章对《夜谭随录》的作者、小说产生的原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首先对和邦额身世、经历、思想和诗歌创作中的感伤倾向进行分析,然后重点写《夜谭随录》产生的社会原因和作家自身原因。先分析社会原因,《夜谭随录》“是明清两代的短篇小说创作发生一种明显转折之后的产物”[1]55;再谈作家自身原因,“和邦额对以往的文言小说作品都是很熟悉的……他的创作灵感来自生活,他的创作素材来自他的经历和见闻”[1]55。文章谈到《夜谭随录》的翻刻者多,版本也比较复杂。而且这部小说受到评点家和杂论家的青睐,对后来的文言短篇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再次,总结了《夜谭随录》最突出的思想特点,就是某种程度的人民倾向。谴责统治者、剥削者的残暴,同情人民思想贯穿全书。“作者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作者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着一种民胞物与的情感。”[1]59小说塑造了各民族、各阶层的人物,其中以带有几分“野性”的少女写得最为出色。文章对《夜谭随录》较强的人民性、批判性进行了客观评价。小说思想上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有新的开拓。在与《聊斋志异》等其他文言短篇小说比较中,突出《夜谭随录》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更加贴近世俗生活的神怪浪漫主义,工细传神。《夜谭随录》因其进步的思想倾向和独特的艺术成就,将屹立于明清优秀小说之林。

李红雨《清代满族作家和邦额与〈夜谈随录〉》是较早研究满族作家和邦额及其文言小说《夜谈随录》的论文。文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乾隆年间满族作家和邦额创作的《夜谈随录》与康熙年间汉族作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作比较,概括了《夜谈随录》对《聊斋志异》创作手法和思想内容的继承;又阐明了《夜谈随录》与《聊斋志异》的不同。二者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夜谈随录》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书写,这也是《夜谈随录》能够在《聊斋志异》之后的文言小说中异军突起的一个原因;其次,作家和邦额的清朝宗室身份,使他能够看到满族统治集团内部无情的政治倾轧,对现实产生灰心失望,思想中更多了激愤和反抗,郁积的块垒愈来愈多,不得不通过虚妄的狐鬼故事来宣泄,这也蕴含着满族文士的隐衷;再次,和邦额大江南北的游历生涯,也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能够近距离全身心地体验社会民间百态,并与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令人惊异的是对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清朝时事的大量反映,如“八旗生计”问题、贪官污吏问题、冒犯朝廷尊严问题、清朝重大政事;最后是和邦额创作中浓厚的民族色彩,展现了清代乾隆年间满族人不同的生活风貌,如对八旗子弟恶劣行止的反映,对满族风俗习惯的描写,可谓是一幅当时北京满族社会生活的浓彩画图。因此说,《夜谈随录》对《聊斋志异》的创作精神加以继承,又在写作中大量描述了现实生活,反映现实更真切,离现实生活更近。《夜谈随录》与《聊斋志异》的这些不同,正构成了《夜谈随录》的突出特色。其一是作品中直朴浓厚的气质;其二是作品中的地方色彩和口语化的语言;其三是对市井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鲜明,呼之欲出。文章能够从个性上升到共性,《夜谈随录》这部文言小说展现出满族作家文学的共同特点:“满族小说家自曹雪芹、和邦额,至文康,直至当代语言艺术大师老舍,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创作特征,即以北京社会生活为背景,以严格的现实主义笔法,运用生动活泼的北京话,描绘出北京市井人情风俗画图,表现出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2]

韩锡铎、黄岩柏《阿林保与〈夜谭随录〉》[3],文章考证出《夜谭随录》雨窗序的中的“雨窗”即阿林保,还考证出阿林保的《夜谭随录》刻本是该书的最早刻本。这篇文章开启了研究小说的新路径,即通过初刻本《夜谭随录》中的批点来研究小说。这部书初刻本有霁园主人评点、松荫山房雨窗氏评、葵园主人兰岩氏和用拙道人兰泉氏参订。其中以恭泰和阿林保评语为最多。阿林保的评语不是在故事之后,而是在书的天头(俗称眉批)或夹行间。每册首次天头评语皆署“雨窗氏曰”。阿林保的评语特色有:有的对故事中的局部情节,言语行动加评,抒发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态度;有的评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有时为一些难字注音释义,便于读者阅读。方正耀《和邦额〈夜谭随录〉考析》[4]是一篇将考证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作者考证功力深厚,澄清了有关作者和邦额及其小说《夜谭随录》版本的一些疑点,一一考证了过去论者将小说分为足本与非足本两大系统的观点,为《夜谭随录》的文献整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方正耀根据相关材料,对和邦额的名字、生卒年月、小说版本进行考证辨析。和邦额四处游历,广见博闻,因此,《夜谭随录》内容的鲜明特点就是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各族各地风土人情。他记载风光名物,总是把风光名物纳入完整的人物故事或幻化情节中,使读者获得审美的享受。方正耀能从传统礼教与思想解放的对立中,肯定人性人情的合理性,这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夜谭随录》初读多见狐鬼妖异,细细品味,发现大多是以怪异反映现实,描绘人生,针砭时弊。李云忠将该书的思想内容概括为四点:“揭露社会黑暗,抨击邪恶势力”;“写朔方景物和市井生活”;“赞美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讽刺世态炎凉,呼唤美好人性”。[5]39-48该书的艺术特色有:1.“内容多讲狐鬼妖异的故事,以虚幻的情事,运用超现实的想象,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针砭封建腐朽的邪恶势力,赞颂平民、士子之间的诚挚友谊,讴歌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精神和爱憎分明的情感力量”;2.“大量记录、展示西北特有的自然景观、奇珍异兽、风俗习尚,给人耳目一新的审美愉悦。对京都的市井生活,尤其是下层旗人官兵和普通百姓的生活,作了生动准确的勾勒”;3.“想象奇特,情节曲折跌宕,文笔亦简亦繁,简繁得当”;4.“作者博采众长,不拘一格,既有鲜明的笔记小说、传奇小说的特点,也有某些通俗小说的韵味,体现了清代小说的综合性的艺术特色,在文言短篇小说史上继《聊斋志异》之后,具有承前启后的创新意义。”[5]48-50

关纪新《“须知我亦工愁者,风趣还应与细论”——清代满洲小说家庆兰与他的〈萤窗异草〉》[6],论文将庆兰《萤窗异草》、和邦额《夜谭随录》、蒲松龄《聊斋志异》进行对比研究。这是满族小说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在艺术成就方面,他认为《萤窗异草》要高出《夜谭随录》一筹;在反映满族社会“八旗生计”问题上,《夜谭随录》多有摹写,而《萤窗异草》有意避开。

二、21世纪《夜谭随录》研究新趋向

21世纪以来,研究和邦额及其《夜谭随录》的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共有15篇论文,其中8篇为硕士学位论文:王文华《和邦额及其〈夜谭随录〉研究》[7]、纪芳《〈夜谭随录〉〈萤窗异草〉报恩主题作品的文化阐释》[8]、吉朋辉《和邦额及其〈夜谈随录〉考论》[9]、梁慧《〈夜谭随录〉研究》[10]和张向伟《〈夜谭随录〉〈聊斋志异〉鬼狐形象比较研究》[11],朱桂月《〈夜谭随录〉研究》[12],李丽《〈夜谭随录〉中的满洲旗人世界研究》[13],杜佳阳《乾嘉时期文言小说中的狐形象》[14],这些硕士论文都对和邦额及其《夜谭随录》进行研究,只是角度和侧重点不完全相同。王文华论文从和邦额生平交游和创作、《夜谭随录》版本梳理及借材考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纪芳论文对和邦额《夜谭随录》和庆兰《萤窗异草》的报恩主题作文化阐释。吉朋辉论文关注他人未加关注的《夜谭随录》评点。梁慧论文论及《夜谭随录》满族文化特色与地域文化风貌,并探究《夜谭随录》对志怪传奇小说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张向伟论文将和邦额《夜谭随录》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进行对比研究,这是对《夜谭随录》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一个开拓。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一是辨析鬼狐形象的异同;二是探讨艺术手法的异同;三是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

另外有7篇期刊论文,戴力芳《和邦额评传》[15]对和邦额的生平和思想进行概括。吉朋辉《和邦额生平新考》[16]根据史料,对和邦额生平进行新考。萧相恺《和邦额文言小说〈霁园杂记〉考论》[17]描述了其新发现的和邦额小说《霁园杂记》的版本情况,认为它是《夜谭随录》成书前的某稿本的传抄本或该传抄本的过录本;将《霁园杂记》与《夜谭随录》对比研究,突出《霁园杂记》的重大校勘和研究价值。萧相恺《由〈霁园杂记〉到〈夜谈随录〉——论和邦额对作品的修改》论证了《夜谈随录》两个版本的问题,指出“《霁园杂记》是《夜谈随录》成书前的一个稿本的传抄本或这种抄本的过录本,《夜谈随录》对《霁园杂记》作了大量修改……这些删改,一方面可以看出,和邦额对作品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他的深层思想;一方面则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文网对作家创作的巨大影响。”[18]笳声《和邦额与〈夜谭随录〉》对以往有关《夜谭随录》的研究进行总结,如果再从民族性和民族特色“这个角度评价《夜谭随录》的话,那么它所取得的成就就更令人惊叹了”[19]70。并提醒研究者应多关注《夜谭随录》的民族性和民族特色,那么,《夜谭随录》可以成为展示满人感情、思想、生活情趣的一面镜子。笳声总结《夜谭随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三点“是由满人创作的最成功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表现了满人的感情和理想”,第四点“广泛地记述了中下层满人的生活情趣和经历遭遇,生动地刻画出了众多满族人物的丰满形象”。[19]70管谨严《〈夜谭随录〉对清中期京旗生活的描画》[20],以《夜谭随录》对清中期京城满族生活的描绘为角度,展示了生活在京城旗人所见怪异,乾隆年间已经日趋严重的旗人生计问题,满人特有的风俗和喜好、性格、市井文化,甚至满人渐习汉俗但仍保持的独特民族个性。《夜谭随录》是第一部全向度、多侧面刻画旗人生活的文学作品,其中明确涉及旗人题材占了全书五分之一。关纪新《杖底吼西风,秋林黄叶坠——清代满洲小说家和邦额与他的〈夜谭随录〉》[21]在《夜谭随录》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论文将《夜谭随录》与《聊斋志异》进行对比,指出和邦额借写鬼狐故事来针砭世人的伦理情态,反映现实社会的道德走势;和邦额忠实记录了京旗满洲生存真相和精神样态,直接叙写了旗下官兵及其家眷的现实生存与理念做派;论文对满族两部文言小说《夜谭随录》和《萤窗异草》给予了高度评价,表明了满族人当时攀登中原文化各个高度的胸中豪情。认为小说展示了乾隆年间在北京,标志相当规模的满族作家创作群体的问世,以及满族书面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关纪新敏锐地指出小说对作者本民族的文学反思,这种反思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对于《夜谭随录》的研究,从对作者生平考论到对《夜谭随录》两种版本的比较分析;从对小说民族性和民族特色的展示,到对清中期京旗生活的描画;从对小说报恩主题的文化阐释,到对《夜谭随录》与《聊斋志异》鬼狐形象的比较研究,以及前者对后者志怪传奇小说艺术传统的继承与探究,这不仅显示了这一时期满族小说研究的新成果,更说明满族文学研究的繁荣和深入。

猜你喜欢
聊斋志异满族文言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