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9-03-05 14:32
语文天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探究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使用参与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探究参与

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1.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把某种情形、某种状态、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都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在参与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形成强烈的学习动力,创造自信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奋发参与;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绩、有了进步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一直处于昂奋的学习状态中。

3.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

教师面带微笑,用和蔼有神的目光看着学生,学生就能从目光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以良好的心境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参与意识极浓的氛围中情绪高涨,自己吸收消化知识,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益,使师生双方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转换角色,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改变居高临下的心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指导者,使学生舒展天性,由被动的接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人,在平等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开展多样的活动,引领学生在参与中求知

教师要做好学生探索知识的领路人,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向通往知识的大门 。

1.有序有物的课堂讨论

采用Bering,Blasi和Bjorklund(2005)使用的儿童来生信念测量法(Afterlife Belief Task)来测量儿童在生物学(Biological)、精神生物学(Psychobiological)、知觉(Perceptual)、情绪(Emotional)、愿望(Desire)和认知(Epistemic)6个维度上对死亡无机能性(来生信念)的认知。通过视频呈现故事,主要内容为老鼠宝宝在森林漫步,随后被水塘中的鳄鱼吃掉的故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争吵”“讨论”“说话”的机会,提倡“思维”亮相,让人人都说起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说,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课本情景剧表演

开展小品短剧表演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画面解放出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优势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3.课外阅读展示会

我们不但要在课堂上专门留给学生读课外书的时间,还要学生在课外积极寻找新课标所推荐的书籍进行阅读,要求同学们定期交换读物,并适时召开课外阅读展示会,让学生交流心得、谈感受。学生从阅读中能够了解书外的世界,汲取了知识,锻炼了阅读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4.坚持写日记

日记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动听的语句,但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学生在日记里可以倾谈心里话,也可以说“海阔天空”,这样做既记载了学生的心路历程,整理了学生的思想,又给了学生广阔自由发挥的空间,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5.多话题的演讲与定期的辩论会

演讲和辩论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把课堂内外所学的各种知识,都可以用在演讲中,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所学达到了所用的目的,而且使学生明辨了是非,统一了认识,提高了思想,实现了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目标。

6.作文的互批与自改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根据教师的批改要领,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在批改中学会评判、鉴赏、交流,进而掌握作文之法。学生对教师的批阅可能不甚领会,而让同伴给他指正、认可,就可能容易接受,易于起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求知

良好问题的设置,会把学生引入智慧的殿堂,而解决问题后的快感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浓厚。

1.抓住教学中的模糊点设计探究问题

如在进行《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中,我设置的问题是:“课文一方面说 ‘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是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经探究后学生明白:托尔斯泰所受的是智者的痛苦,他看清了世态的丑陋,却无力改变是痛苦的;他凭借聪慧占有浩瀚的知识,又是幸福的,这并不矛盾。

2.抓住教学中的动情点设计探究问题

如在进行《与朱元思书》的教学中,我设置的问题是:“蝉的叫声让人感到单调而聒噪,猿的叫声让人感到悲凉且凄厉。而在本文中作者为什么对它们却充满了喜爱之情呢?”经探究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声音在一般人看来确是喧闹之声,但又是真实的自然之音。作者喜爱它,正表现了其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这样一究,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认识又深了一层。

3.抓住教学中的疑难点设计探究问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问,勇于解疑,有所创造。如在学生学习了《藤野先生》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作者写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提清国留学生?”“讲堂里叫喊的是不是爱国学生?”这样问题的探究,就会把学生引入作者的思想轨道,去感悟作者的爱国行动、爱国情感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深入。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设发现知识、汲取知识的平台,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主动学习、创造,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

猜你喜欢
探究语文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