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课程方面展现出来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学识、技艺、能力和情感态度上最稳定的价值取向。初中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发展的关键性时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能够对初中生情操陶冶、生命润泽、素养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关注经典、品读名著,运用经典名著润泽生命,提升语文素养。
经典性名著的核心价值是其独特而深邃的思想,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因此,作为初中生,进行大量扎实的文化阅读就可以有效净化心灵、润泽生命,对于影响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功不可没。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初一的推荐书目,由于篇幅较长,将近96万字,加之很多语言习惯与当下有较多的不同,学生初步阅读会有艰涩之感。但这本书中所蕴藏的深刻寓意和丰富情感,尤其是众多英雄好汉的人物形象,对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时就将关注的核心聚焦在这一名著内在的文学艺术魅力上,采用了书本统读和精彩语段赏析的方式,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推进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原著中精彩的语段,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交流赏析:其一,教师推荐,即向学生推荐一段或者几段精彩的语段,先由教师交流自己推荐的原因,为学生的赏析和品鉴提供方向性支撑,随后组织学生静心阅读,并将自己的感悟与学生进行分享,提升学生的交流品质;其二,就是由学生自我推荐,每次可以组织一名学生将这一阶段阅读的精彩片段进行分享,教师可以相机组织其他学生与该生形成或争鸣、或印证的联系,实现由一名学生向全体学生推广、辐射的作用;其三,分小组交流,即在分享个人心得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每个成员的认知和感受进行交流汇总,并在完善之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与展示。
统编版教材中除了选择“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以上三种方式在原著中选择精彩片段,如“林教头雪夜上梁山”“武松打虎”等经典片段进行赏析,让更多学生感受到全新化、多样性、立体化的诵读展示环节,收获更多的情感体验,对强化真善美的自我认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样品读的过程中,学生以多种形式与作品进行对话,并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重新探寻到自我价值,感受自我生命状态,收获成长。
经典名著的阅读意义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悟作品中所裹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语文教学就需要引领学生运用“欣赏”的视角看待名著,走进文本的世界中,充分搭建听说读写的平台赏析名著,促进学生人格魅力的形成。
《水浒传》以宋代的农民起义为背景,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结构相对独特,常常运用几个章节来刻画一个人物形象,即所谓的“串珠结构”。这就给学生自主性品味文本、感知人物、洞察作者的写作方法提供了更多元而广阔的平台。比如,在班级阅读推进过程中,我就以“我喜欢的水浒人物”为专题,将喜欢同一人物的学生组建成一个合作小组。比如“林冲”小组的同学,在研读过程中不仅梳理了林冲这一人物的生命轨迹图,提炼出其最核心的品质,并对其最终的命运进行了深层分析,最后还向全班同学展现了他们研读“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片段的品析成果,分别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两个人物的对比性手法展开探究,对施耐庵的写作技巧进行了深入地探究与思考。
事实上,《水浒传》中所刻画的英雄人物不仅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同时也具备了当时社会的共同性,即助人为乐、劫富济贫、见义勇为、行侠仗义,都有着一颗向往自由、追求正义的心灵……这些都是这本经典名著中所弘扬的品质。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时,我们不能只关注书本中单个的英雄个体,也需要从整体情节和事件的社会形态入手,联系学生当下的生活去赏析,感受经典名著中精彩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激活学生内在意识中悲悯、感恩、坚强等普世性价值,让学生在学会评论、体验内化的过程中升华人格。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阅读的已经不再是一本书,而是一群人,更是一个社会,学生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中得以丰富,文化品位在阅读中得以提升,从而真正起到丰富情感、健全人格的作用。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缺乏了工具性,人文性就如同是空中之阁、水中之月,看得见但摸不着;缺乏了人文性的工具性,必然会走向机械而生硬的泥潭。很多家长、学生,包括教师在内其实都受到阅读功利性思想的影响,将阅读引导的重点放置在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等工具性层面上。事实上,一味关注这些内容不仅会导致语文核心素养形成过程中的侧重偏离,同时也会严重制约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性问题,制订出较为简单的研究计划,从众多的文本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尝试讨论和分析问题,并独立完成简单的研究报告。鉴于此,我们可以设置研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引用资料的方式来推动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研读。鉴于《水浒传》这本书的特点,教师可以探索出一条彰显学生人格培养的阅读路径,引领学生通过“读名著”“品思想”“研课题”的经历,对经典名著进行自由阅读、合作选题、收集印证、合作探究、撰写报告的阅读流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采用互助式、互研式阅读模式。
为此,教师就可以将《水浒传》阅读的定位从原本学生认为的“了解梁山好汉直爽豪迈、行侠仗义的英雄品格”上升为“了解以宋江为首的这场农民起义走向失败的历史宿命,以及宋朝末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有了阅读定位的提升,学生就不再是以一个客观体来看待书中的人物,而是积极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体验,他们因为林冲的懦弱忍让而痛恨,因为鲁智深的豪爽可爱而喜欢,因为宋江的不识时务而惋惜……教师积极引领学生在研读、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尝试站在作者的视角去阅读文本、感知人物、观察现象、体悟社会,在丰富自身人文情怀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关注的视域,真正地促进学生自身意识的发展。
在这样的视角下,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就已经不再是关注名著的语言和段落,而是要更加关注名著的艺术特色,如人物的形象、作者意欲表达的主题等,这些源自于内心生命的体验远远要比从书本中获取所谓的知识要珍贵得多,学生收获的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达成了人文素养的发展。
经典名著的阅读对于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有目共睹,其价值关涉到学生思想、文化和精神等多个维度,不仅对初中生知识积累有着重要的推进关系,还使学生在人类文化熏陶下完善自己的文化底蕴,从而为浸润学生心灵、提升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