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要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和把握语文的运用规律。”由此可见,语言积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意义重大,统编版教材也通过课后练习编排了“摘抄”等形式,旨在引领学生以教材为蓝本,在体悟感知和实践表达的过程中,为学生语言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蕴藏着大量值得学生品析与积累的语言,教师不能用硬性命令和机械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摘抄,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一时兴起,需要将摘抄融入到扎扎实实的常态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散乱在文本中与摘抄相关的知识巧妙地融合、链接起来,建构起整体性、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比如,统编版教材三上《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圈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同学交流,这是学生首次接触“新鲜感”这个词语,教师则鼓励学生凭借自身的认知体验,从文本语境出发,寻找能够给自己带来全新体验的词语摘抄下来,但教师并没有将教学限定在机械的抄写身上,而是通过交流分享的方式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些陌生化词语的独特感受。
这种基于文本语境下的交流分享,其实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认知和体验融入到摘抄的词语之中,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词语的感知与理解。在摘抄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分享,则是为了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课后练习: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学会分享。教材本身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好范例,借助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引领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习得摘抄方法,从系统性视角出发,对摘抄的相关技巧进行侧重性练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地不断发展。
俗话说得好:走路无方向,就好比瞎子摸路一般。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缺乏了明确的目标和基本的方向,随意性地进行摘抄,与在茫茫大海中毫无目的地航行没有半点差别。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模仿时要明确摘抄的目的性,避免因为毫无方向感而产生厌恶甚至是抵触情绪。
就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导语为例:“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这一单元将人文主题设定在探寻秋天的美景上:“金色的阳光”“树叶”“花瓣”,都与秋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编选的课文都与秋天紧密相关。这就决定了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以“秋”为核心和线索。为此,我们就不能毫无边际地胡乱摘抄所谓的优美语句,而是要从教材编者设定的单元主题和文本特质入手,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摘抄与“秋”相关的古诗文,名人与秋天的故事,在秋天里的优美景色,包括秋天田野、农田丰收而忙碌的景象,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对秋天进行全面地解读。
这种明确指向和目标摘抄,让学生有了精准搜寻和整理的目标,让学生在摘抄之后以结构化、类型化的思维进行架构与分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集中、更聚焦地积累与内化,有效地提升学生摘抄之后的悦纳,为后续地实践运用奠定基础。
摘抄是一项相对生硬而无趣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难以坚持的。教师要善于从摘抄的方式入手,激活学生的摘抄兴趣,变“被要求抄”为“主动摘抄”。在语文学习中,实践性练习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是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作为夯实积累重要形式的摘抄,就应该努力地与练习相融通,将摘抄融入到学生的课堂练习过程中。
以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为例,作者借助于“轻轻柔柔”“呢喃细语”“充满力量”等词语,将声音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成为了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的重点所在。如何引导学生在深入辨析和感知其表达效果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与摘抄的融通来达成强化和巩固的效果呢?笔者积极引导学生激活自身的生活经验,借助于多重朗读的方式,将这三个词语抽取出来,并摘抄描写声音这一板块的好词好句中,然后再出示相应的语境引导学生运用这三个词语进行辨析填空,逐步夯实这一目标。
在这一板块中,教师设置结合语境选填词语的方式,其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第一,巧妙而有重点地关注了课文的生字词;第二,借助这三个词语所指向的不同方面,顺势解决这篇课文的篇章结构;第三,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课文重点词语的辨析与思考,让学生的摘抄与上述的练习有机融通,历练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正是这种练习的形式,有效地落实了单元和文本所训练的重点,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在练习的平台中习得了语言的发展,从而让学生的认知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更促进了思维意识地发展。
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基本功和核心素养,体现出来的最鲜明的状态就是能畅快地表达、能说会道。因此,我们的摘抄决不能机械地搬运,而需要站立在学语文和用语文的状态下,结合文本地整合设计,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契机、搭建更丰富的语言实践平台,巧妙地借助这些方式将学生的摘抄内化自身的素材和信息,将文字符号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温润而有魅力。在实践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助力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自己曾经摘抄过的语句和积累背诵过的语句,让这样的摘抄更加有价值和意义,这也正是组织学生摘抄和积累的终极目标。
以执教《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了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独特魅力之后,相机设置了这样的练笔:你在哪里还曾经聆听过大自然中如此“美妙的声音”?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描写一段与声音相关的文字。为了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维,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情境,比如“厨房就是一个美妙的音乐厅……”“一大早,树林真是鸟儿歌唱的天地……”当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对象但却缺乏语言素材时,教师就相机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摘抄课文中以及拓展资料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并尝试在描写声音的创作中加以合理化、实践化地运用,从而促进了学生内在认知能力地不断发展。
其实,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摘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中的摘抄,也不能局限在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而需要将摘抄作为一种常态,真正为核心素养地发展进行实践性表达。
总之,对于学生来说,摘抄正是他们接触与打开语文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更是学好语文、历练好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课文以及课后的练习题,学生的语文积淀才能在摘抄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更为广阔的蓝天,从而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做好摘抄,为学生核心能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