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019-03-05 13:34
语文天地 2019年30期
关键词:自学主体课文

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教育家杜威明确指出:“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所以老师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应该是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目前,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本书,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方式。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成为我们语文教师长期研究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谈一些我的做法。

一、更新观念,培养自主

“改革才有生命”,教学观念的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培养学生“主体性”和自学能力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倡导教师为学生服务,由于受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包办代替,教师上课时不时就会出现一讲到底的现象,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质疑问题、思考实践的余地,既无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更无展示创新思维的空间。教师的话成了“金口玉言”,不容怀疑和违背,使学生习惯于做“忠实”的听众,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积极思考习惯的养成,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为了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语文基础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我注重教学观念的改变,高度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学生自学方式的指导。鼓励学生广泛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从而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围绕课堂学习目标我采取了三点:一是先“扶”后“放”。自学时,我先设计出一组既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又有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自学,这就是“扶”。在学生有了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就放手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目标去读书,去思考、去发现、去提问,这就是“放”;二是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我常常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具体指导学生收集材料。比如,帮助学生拓展收集材料的途径,如实地采访、调查,通过互联网、查资料。有时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计划,鼓励学生将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是分层要求。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认知状况等几个方面的区别对学生分类,要求层次不同的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解决自学目标中的两到三个重点问题。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一种自觉行动,如果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主动,参与更是成为一句空话。因而,我努力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课伊始趣即生,课展开趣益浓,课结束趣未尽。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前,我问学生:寒暑假里,你们是否跟父母出去旅游?旅游时有没有请导游?为什么要请导游?这时,同学们争着发言,我抓住时机,话锋一转,这节课我们要跟叶圣陶爷爷去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一游,我们到底游了几个景点?大家找一找课文。于是,大家很有兴趣地找出游览点: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我便逐一提问:你们从导游的介绍中知道这几个景点有什么特点呢?大家可以议一议。这时,课堂气氛更浓厚了,同学们也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三、提示问题,领路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如果总是“先讲后练”,又是照着教师讲的去练,学生势必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我在课堂上大胆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自学,同时还根据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及时通过问题提示,加以引导,帮其解惑,把学生引进主动探索知识的轨道。如教学《你们想错了》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尚不知从何理解,我则在学生处于“愤悱”之际提供思考题,学生经过问题提示,有了探索方向,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对第三个问题不甚理解,于是又抛出一个小问题点拨:“国民党当官的有没有钱?”然后让学生再反复自读课文,学生在读中便会感悟到,由于敌兵认为凡是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所以才会先“摸”后“捏”,这说明作者用词的准确,把敌兵凶残贪婪的丑态暴露无遗,同时,对方志敏镇定从容,正气凛然的高大形象更加敬仰。

四、启发讨论,帮助释疑

启发讨论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能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互补作用。因此,我在课堂留一些时间给学生,积极创条件让学生畅所欲言,针对课文的重难点,根据讨论情兄适时予以点拨,注意启在点子上。如在学习《跳水》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船长用枪威胁孩子从那么高的地方跳水,真危险,太不讲父子之情了。我立刻从这反馈中提取出有益于街市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有没有别的更好办法来解救孩子的生命?学生提出了派水手上去,升上船帆,在甲板上铺开大网等办法。我趁势问:“这些办法行得通吗?”再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只有跳水才是惟一的办法,同时进一步认识到: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是为了救孩子,体现了船长在危急关头,沉着冷静,急中生智等品质。教师搭桥铺路,相机启发,引导学生拨开迷雾。

五、归纳学法,举一迁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作为语文教师,我在课堂上注意帮助学生发现、总结学习方法,并创造机会,放手让学生迁移运用。

1.在读中迁移

例如,课文《观潮》的第三、四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中我“扶”学生学会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一段的学法:首先,通读整段,理清顺序(空间);其次,通读每句,理解句意;再次,查、看、问、想、理解词义;最后,抓住重点,画出看到、想到、听到的。而后要求学生按照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这种随时总结学生迁移运用,学生自主作用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2.在写中迁移

阅读教学要注意通过综合性训练让学生实践课文的思路,深化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学了《爬山虎的脚》后,我让学生当堂模仿本课写法,从茎、叶、花三方面,按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说写训练,迁移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

总之,语文课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创造条件,鼓励探索,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自学主体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背课文的小偷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背课文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