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精细化用能管理,提高能效,这一步即是数字化、信息化阶段。第二步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智能化生产过程,进一步提高能效水平,此步即是智能化阶段。
——刘焕彬
记者:请介绍一下当前应用“互联网+节能”技术的总体情况。
刘焕彬:在“互联网+节能”技术应用方面,当前国内外做得最多的是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去优化用能管理,达到提高能效的目的。我国正在推动的重点用能企业建设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的目的就是通过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优化、精细化用能管理。
记者:如何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去优化精细化用能管理,从而达到提升能效的目的?
刘焕彬:国内在这方面不乏有成效的实践。我们研究团队也在实践。我们的实践是以华南理工大学节能与过程优化研究团队为技术支撑,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研发并在全国相关地区和企业推广应用。博依特公司研发的能源管理信息云平台(POI-EMS)已经建成了7个省(市)区域能源管理中心信息平台和70多个大型高耗能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平台。例如: 2014年建成的东莞市能源管理中心云平台,在全国首次实现网上节能考核、节能规划评审,首创区域能效指数,实现能耗在线监测企业830家,成为全国的典型和示范平台。不完全统计,从2015至2017三年期间,企业应用博依特公司研发的能源管理云平台(POI-EMS)后,共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近18亿元,节约56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145万吨。另外,该公司正在探索集团企业的智能制造规划和实施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博依特制造执行系统(POI-MES)产品已在维达纸业四个生产基地上线。质量管理模块和能源管理模块融合的博依特POI-MES在维达生产基地上线后,每年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记者:博依特为什么能够为企业取得如此显著的节能增效的效果?
刘焕彬:这是由于博依特研发的“互联网+节能”技术平台实现了数据上云,具有先进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功能、关键绩效指标(KPI)及其可视化功能、能源运行状况监测及可视化功能、用能趋势分析功能、多维度能效分析功能、运行优化功能、实时能源成本核算功能和能效对标功能等。
记者:以上这些功能适合在哪些行业应用?
刘焕彬:博依特具有上述功能的能源管理云平台(POIEMS)已在高能耗的造纸、陶瓷、水泥、玻璃、食品等行业的70多个企业中应用,并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运用“互联网+节能”技术可以实现优化、精细化用能管理,起到节能增效作用。国内不少地方,比如广东、北京、江浙,都有类似的高端节能服务公司为制造业提供不同的“互联网+节能”服务。对这些技术含量高并在实践中做出了成效的高端节能服务公司和技术,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和推广。
记者:优化、精细化用能管理功能的实现有何现实意义?
刘焕彬:一是可以直接实现可观的节能增效的效果;二是可以为下一步实现过程优化智能化提升能效,打下坚实基础。第一步是起步阶段,也是打基础阶段。把数字化、信息化的问题解决了,把相关数据上传到云平台上后,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便可进入第二步,即生产过程优化智能化,那时节能效果将会更大。
记者:“互联网+节能”第二步主要做什么?
刘焕彬:主要是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节能”的能源管理系统(EMS)软件与企业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互联互通、结合起来,把生产过程优化、大系统优化、能效优化结合起来,在实现生产智能化的同时达到提高能效的目的,这是“互联网+节能”第二步要做的事。实现过程优化智能化的节能效果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