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中习(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按时疫苗免疫已成为鸡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但常因免疫失败而造成相应疫病发生和流行,那么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才能预防免疫失败呢?
(1)非法疫苗质量差。国家对疫苗生产资质和过程均有严格要求和监督制度,非法厂家因其设备、技术条件不成熟并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而生产出不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疫苗,使用后易免疫失败。
(2)保存运输中变质。疫苗的保存和运输均需相应恒定温度(冻干苗0℃以下,冷冻苗需要在液氮罐中,油苗需2℃~8℃环境中保存)而且应避光、防震,否则因疫苗质量降低而致使免疫失败。
(3)超过有效保质期。即使严格按其说明书规定条件保存的疫苗也有一定有保质效期,超过有效保质期的疫苗(即使是合法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因免疫效价降低而造成免疫失败。
(4)疫苗血清型不对。有的病原微生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血清型且不同血清型间没有交互免疫,免疫接种疫苗血清型和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血清型不同时会引起免疫失败。
(5)疫苗毒力不恰当。按疫苗毒株毒力可分为灭活、弱毒、中毒和强毒疫苗,不同用途、日龄鸡群预防同一血清型疫病时使用的疫苗不一定相同,免疫时疫苗毒性太强或者太弱均可引起免疫失败。
(1)鸡群健康水平差。免疫后鸡群产生抗体的过程就是鸡体的免疫系统对疫苗毒株刺激产生应答的过程,免疫接种时因机体处于病态或亚健康状态时,不能较好地产生免疫应答而引起免疫失败。
(2)自身抗体数量影响。免疫接种后疫苗毒株被机体自身相应抗体中和后的剩余部分刺激机体重新产生相应抗体,免疫接种时若自身抗体太多或太少使疫苗相对量太少或太多而出现免疫失败。
(3)鸡群日龄影响。众所周知不同日龄鸡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不同(日龄越小免疫应答能力越弱),免疫接种太早且又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及时进行二免时可引起免疫失败。
(4)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鸡群在气温骤变、饲料转换、噪音或惊吓等应激状态下,因其免疫系统对相应疫苗毒株不能较好地应答并产生足够数量抗体而引起免疫失败。
(5)免疫抑制病的影响。鸡群患有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等抑制性疾病时,无论用什么疫苗对其进行免疫均不能产生相应数量抗体而引起免疫失败。
(1)疫苗解冻不科学。用冻干疫苗免疫接种时疫苗从冰箱中取出后的解冻温度太高时容易降低疫苗毒株效价或使其失去免疫源性,用这样的疫苗对鸡群免疫接种均会出现免疫失败。
(2)离子吸附作用。用井水、自来水或金属器具稀释疫苗时,因其中的游离离子的吸附作用使疫苗毒株失去进入鸡体相应免疫系统并刺激该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机会而造成免疫失败。
(3)稀释液用量不准确。疫苗稀释前应根据每只鸡的免疫用量和疫苗的免疫羽份计算出稀释液的准确用量,稀释液太多或太少,用量太少、太多或不均匀都可能引起免疫失败。
(4)免疫途径不正确。鸡的免疫途径有点眼、滴鼻、气雾、注射、刺种、涂肛、饮水、滴口等,而且不同疫苗的最佳免疫途径不一定相同,免疫途径错误时可造成相应程度的免疫失败。
(5)疫苗用量不正确。免疫接种时疫苗用量过大或过小容易引起免疫麻痹或耐受,因两者均不能使机体产生应答而产生相应数量和种类的抗体而引起免疫失败。
(6)免疫接种时间太长。冻干疫苗稀释后应在1~2小时内用完,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疫苗效价逐渐降低,接种时间超过2小时会因疫苗效价明显降低而造成相应程度的免疫失败。
(7)疫苗种类或血清型不正确。免疫病种或血清型应是当地近几年流行的病种及其血清型,免疫病种或血清型与当地流行病种或血清型不一致时,因不能产生预防疫病的有效抗体而造成免疫失败。
(8)疫苗间的干扰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干扰作用的疫苗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免疫接种时,因疫苗间的干扰作用而使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疫苗不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而免疫失败。
(9)药物的杀灭或抑制作用。免疫接种后一定时间内用化学药物防治鸡病时,因药物的杀灭或抑制作用使相应疫苗效价降低,通过降低其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数量抗体的能力而致免疫失败。
(10)有害物质的作用。某些有毒有害物质(黄曲霉毒素,重金属汞、砷、铅等)进入鸡体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抑制或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强,从而使疫苗的预防效果降低而造成免疫失败。
(11)免疫器具的污染。免疫接种时因清洗消毒不好致使量杯、注射器、针头等携带一种或多种致病微生物,接种过程中这些微生物进入鸡体,在相应抗体空白期引发相应疫病而致免疫失败。
1.免疫程序。饲养前由技术人员或当地执业兽医师根据近几年鸡病的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科学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免疫程序规定免疫疫苗种类及其血清型,免疫时间、免疫途径、疫苗用量等。
2.疫苗购买。购买疫苗时根据免疫程序规定到正规的疫苗经销处,购买包装、批准文号、标签及其标注信息、疫苗性状、血清型、毒力等均符合要求的相应疫苗,而且购买的疫苗在有效保质期内。
3.保存运输。保存和运输中均按照相应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温度(冻干苗0℃以下,冷冻苗液氮罐中,油苗2℃~8℃)恒温、避光、防震保存和运输。
4.免疫前检查。免疫前由技术人员或执业兽医师对相应鸡群进行相应健康检查或抗体检测,确保鸡群健康且抗体水平适宜后再进行相应疫苗免疫。
5.疫苗稀释。冻干疫苗从冰箱中取出后放在室温条件下让其自然融化,融化后用适量蒸馏水、生理盐水或专用疫苗稀释液(切忌用自来水)在塑料、瓷质、玻璃容器中(切忌用金属容器)稀释并轻轻搅拌均匀。
6.减少应激。免疫接种时搞好相应管理、检测、检查和应激控制基础上,选择最佳免疫时间、途径、部位和规范操作降低免疫应激,免疫后2周内鸡群饲料蛋白质提升1%,必要时免疫后3天内饲喂适量抗应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