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大家好,我们历时两年来多的时间,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练习吉他以及对于音乐解读的技巧和感悟。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些个人的心得与见解,让初学者更多地从广角去探视吉他音乐的奥义,少走一些弯路,多一些心灵上的豁达与顿悟。若读者能解读其中之三分,已是笔者之幸事矣。今夕,将前作悉数整理总结,萃取精华,作此收官。
我们从最初的“了解吉他”入手,让吉他爱好者“迈出自我的第一步”,从“调音”开始。我们从最基础的E、B、G、D、A、E开始讲起,这是最传统的开放弦调法之一。当然还有开放G(DBGDGD)等等十几种调弦方法。然后让大家从“调音表”开始锻炼自我的吉他调音与耳力。大家切记,这些看似最普及的知识,其实在最开始触摸吉他时,非常重要。
做好了练习的必备工作后,我们“开始练习”了。笔者总想用一些非常规化的套路手法去抒写这部吉他文章,所以,我们从“科普大脑”作为切入点。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平衡练习”就是一项有关大脑与身体协调性的尚佳练习。调准琴弦后我们就可以筹备练习前的准备事项了。要知道练习需要的不单是整体上的运动,同样重要的是如何锻炼我们的大脑。只有大脑和肢体的共同进步才会产生出和谐的平衡。通过大脑的锻炼,我们不但可以获悉练琴的用脑章法,还能协调身体的每个部位,何乐而不为。
“吉他手养成计划”是笔者提出的一个建设性长久执行的方案。在我回过头来看自己写的前几篇文章的时候,发现我更多的是在写作为一名吉他手在日常训练方面的一些感受,而这种感受只有在一个人真正去练习的时候才可以感受到。我担心当有读者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好像是找到了一些可以帮助自己的东西,但一旦拿起吉他准备这件事的时候就无从下手了,或者他还是按照自己原有的方式练琴,从而他的想法就是:认为根本没有通过我的文章得到启发,或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所以,从“吉他手养成计划”开始,我们用了大量的“干货”知识,为大家科普了吉他手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认真严谨地学习吉他,就必然要经过“螺旋上升”阶段,这也是笔者单独提炼的一个重点内容。在练琴痛苦的挣扎之后,我开始以一种轻松的状态仔细练琴,我放慢速度,自己聆听自己弹奏的每一个音,并且我知道这些音是什么,我可以很轻松地把它们唱出来。似乎从中又找到了快乐和音乐的美感。然后我逐渐地加速,但是要把速度控制在我完全可以驾驭的程度,是这些音弹起来和慢速一样的简单。之后我试着再加速,这时候我发现到了我可以驾驭的临界值了,但是相比之前我已经弹的好很多了,于是我再一次放慢速度从头开始。
在较长时间的艰苦历练后,我开始为大家放松了身心。从“摇滚乐一路走来”这样的聊天方式畅谈古今中外有关摇滚乐吉他的历史与故事。这些经典的乐队、伟大的乐手,似乎都是传奇,从他们那里可以汲取到很多营养。而笔者这样的人,将会从中将这些养分萃取出来,如果没有这一环节,你很可能只是当成故事听了。
在讲述了大量的故事以及萃取了大量养分后,我相信大多数聪明人都会认同一点,那就是——“艺术是相通的”!我曾在文章里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音乐是在表演,那就再加上观赏性作为判断。其实,无论摇滚、流行或是古典,所有的音乐只是形式和风格上的不同,中心的内核是音乐,而音乐本身的内核则是艺术!她与美术、书法、雕塑、舞蹈等一样,都是人类除了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层面的审美共鸣。正所谓艺术都是相通的,所以无论是美术还是音乐,全部属于艺术的范畴。
通过国外的艺术史,我们又讲到了我国的四艺——“琴棋书画”。随着创作手法和素材的丰富,艺术创作的传统痕迹变得难以捉摸,毋宁说是通过一种艺术形式竭力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姿态。用利奥塔的一段话来诠释这一点再合适不过:“我们的职责不是提供现实,而只是替‘可以意会’的东西创造出可以想象的暗示,让我向统一的整体开战,成为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
艺术领域里,尤其是学习音乐的人士中,最为相通的当属“绘画与音乐”。就学习这两类艺术课程的先后顺序,我觉得孩子可以先学画画,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打基础,但是以你现在的年龄时间相对还富裕,况且你自己也觉得有一定的天赋,所以说这个时期学起来能相对好入手一些。坦白地说,刚开始的基础练习是相对枯燥的,如果想学一定不要轻言放弃。另一方面,我觉得学画画跟学吉他是不冲突的,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者是相通的,正是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在吉他技术领域,我们讲到了较为复杂的“琶音”。如何衡量一个吉他手的水平高低的确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演奏风格。对于大师,我是不敢轻易评论的。只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具备的基础技能,那就是琶音。琶音就是和弦内音。三和弦的琶音是1音3音5音,其中3音确定一个和弦的大小,由此也可以看出3音是最能表现和弦性质的音,所以在我们即兴演奏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把重点位置落在3音上面,然后去体会它的美妙感。当然你也可以有别的理解方式,我只是提供以三和弦为基础的这一种想法,也就是说这些和弦全部是由三和弦为基础通过增加音或者改变音形成的新的和弦。
在练习和掌握了一些高难度技巧后,我们开始“创造自己的音乐片段”。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你,你可以跟着伴奏一直弹琶音,其实你在弹琶音的时候已经把旋律线上的音几乎全部弹进去了。这样听起来始终是在练琴而不是在演奏。而种种枯燥的东西恰恰是我们需要的,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熟悉指板,更好地掌握和声走向。你总是没那么流畅的演奏,即使你有很不错的吉他技巧,你也学过好多经典的音乐片段,但不知道该把它们放到伴奏的什么地方。
精进到一定地步,我又谈到了“在翻弹中学习”。我告诉你,翻弹并不完全是弹一些经典大师的曲子,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在我理解中,作为一名乐器演奏者,翻弹就像是歌手翻唱一样。如果我演奏的四小节被你发现了是某一个曲子里面的旋律,那么至少说明你听过这首句子而且相当熟悉,这就说明这首曲子给过你影响。
在磨练了大量的技术贴后,我们开始探讨更高深的“生活的音乐性”这一命题。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说真的,我现在也没有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因为我始终觉的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然而至于高于生活我确实不甚理解。
随后,我们将命题反证——“生活的音乐性”。艺术是人们在进行人类活动时的催化剂,战场上的军人会用乐器来鼓舞士气,比如战鼓、号角、爱尔兰的风笛等,三千年前的古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就已经会用音乐来打动女孩子从而达到撩妹的效果了,比如诗经上的名句: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帕格尼尼在演奏完一首他为姑娘写的曲子后用他的神乎其技的小提琴演奏技术成功打动姑娘的芳心。可见掌握一门乐器对人类的延续是多么的重要啊!
说了这么多,写了这么多,无非是笔者在多年来演奏与创作中的一些心得与感言。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愿读者能从中获取一些养分,使自己受益;但愿你能在某天做到心中有琴,一切皆是音乐!感谢大家的一路相伴与支持。今后,我将用更丰富多彩的吉他乐谱,燃起你心中更多的演奏之火!朋友们,再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