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

2019-03-04 22:09:26刘国瑜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一流研究生高质量

刘国瑜

(南京农业大学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南京 21009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我国几代人的梦想。近年来,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关注点和关键词。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两大重要支撑,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则倍受关切和重视。然而,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单向的,较少研究和思考二者的协同推进问题。因此,如何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同推进,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本文试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蕴涵探讨出发,着重考察二者之间的契合性,进而提出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1]。认识和研究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其概念入手,了解其内在的涵义。同样,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它们各自所表达和承载的内涵。

要明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首先需要澄清何谓一流。所谓一流,即“第一等的”“位居前列的”,是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的结果,即一流必然在群体中产生。也就是说,“一流”是一个具有比较意义的相对概念。基于这一解释,世界一流学科可理解为在社会发展历程中某阶段或现实中产生的、对国家和人类发展发挥关键作用而享有极高国际声誉的学科,反映了某类学科发展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2]。鉴此,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或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就是学科建设主体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国际上最高水平的同类学科为参照,以建成世界一流水平为终极目标,而从追赶到比肩、从比肩到引领并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既是奋斗目标,更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同时,世界一流学科是与时俱进的,当一个学科在瞄准了世界一流学科的水平进行建设时,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也在发展,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并非一时之功,而是一个永不停息、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就是学科建设主体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基于学科的本质内涵和核心要素,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推进学科组织走向世界一流并在竞争中延续和保持自身优势的过程。

同样,要明确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需从分析“质量”一词入手。“质量”一词有多种含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界定,但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所作的定义,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3]。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质量是对某一客体能否满足特定主体需要及其满足程度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质量的有无及高低,取决于特定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及其所服务对象的需要。基于这一解释,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可理解为研究生教育发展满足其所服务对象需要的程度,它取决于研究生教育的固有特性及其所服务对象的需要。从研究生教育的固有特性看,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基础并围绕着研究而展开的教与学实践活动,教育性与研究性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的双重内核,且二者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共同规约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遵循研究生教育的内在逻辑,有效开发利用研究生教育内部诸要素,以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学术创新能力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挖掘研究生的潜力,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模式。从研究生教育的需要看,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物,研究生教育必须履行其特定的社会职能,满足其相关方的需要,这些需要包括社会发展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和研究生个人发展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使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及所提供的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学科及研究生个人发展需要的发展模式。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一种遵循研究生教育内在逻辑和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研究生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职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学科及研究生个人发展需要的发展模式。

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间是否具有契合性,是能否实现二者协同推进的逻辑前提。从政策文件看,“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了五大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和着力推进成果转化[4],而这些建设任务均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且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

(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二者共同的关键要素

学科建设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人是学科建设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学科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水平。因此,拥有一支以师资为核心的高水平学科队伍对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必须“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培育、吸引和使用机制,着眼长远,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合作”[5]。只有精心打造一流的学科队伍,才能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导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只有汇聚一流的导师,才能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指导,进而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产出一流的成果。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A·塞缪尔森在获奖感言中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的指点。据统计,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半以上的人跟前辈诺贝尔奖获得者学习过,而另一部分获奖者获奖的时间要比前者平均滞后7年[6]。因此,建设一支以导师为核心的一流师资队伍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的、关键的因素。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者共同的根本任务

学科组织是构成大学组织的基础,是履行大学功能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大学中的学科首先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学科,人才培养是大学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大学学科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同时,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发展与学术成就的取得必须伴随着学生的参与和贡献,需要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学生的加入。此外,学科知识的生产和创新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个学科要得到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探索和不竭的传承。“为了确保学术之火不断燃烧,学术就必须持续不断地交流,不仅要在学者的同辈之间进行交流,而且要与教室里的未来学者进行交流”[7]。这表明,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存续之源、发展之基。因此,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既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卓越人才的需要,又使学科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研究生教育的实质是在知识的生产与传承过程中以体现学术的专业高深性为标志的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立德树人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因此,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品质,最大限度地发掘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二者共同的必然要求

大学中的学科既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学科,又是科学领域中的学科,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未知、创造新知始终是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一个世界范畴的比较概念,世界一流学科必须用国际学术标准来衡量,即要对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创性贡献,形成解决制约科学发展重大问题、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理论知识体系。因此,追求学术创新,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世界学术共同体做出创造性理论贡献,既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最深刻的基础,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不竭动力。研究生教育主要是让研究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受到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习得科学规范,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和能力。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关键是要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然而,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首先是要提高以导师为核心的师资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只有身处学术发展前沿的导师,才能引导学生走上学术发展前沿”[8],使研究生能够接受到高水平的科研训练。因此,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丰沃的学术土壤,便成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二者共同的重要使命

大学中的学科既是一种专业化的学术组织,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是一个由组织与文化交汇而成的学术部落[9]。伯顿·克拉克认为,“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有关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10]。文化是学科之魂,学科的生成与发展就是人们在探索、开掘、发展科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特定领域的知识体系,划定学科“领地”并推动学科“部落”不断走向强大,从而勾勒出以高深知识为载体的文化图景的过程。学科既是文化递进的产物,又是此后文化传承创新的依托。世界一流学科对知识传承、创新与传播的贡献重大,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通过师承关系代代传承又不断创新,使学科建设成为学科文化的领跑者,进而对人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教育,从文化的视野来审视,是一种主体间的文化传承。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不仅与生俱来有着传承人类文化的职能,而且更有责任和能力创新创造新文化,因而是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得以持续传承、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此外,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国际化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既要承担起传承创新文化的责任,推动和引领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又要担负起文化交流的使命,促进世界各国形成兼容并包的文化体系。

(五)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二者共同的社会责任

大学是一个具有坚固的民族根基的国际机构,它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但又深深植根于各自所处的国家之中[11],必须首先服务于本土族群,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贡献。同样,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首先服务于国家发展。通观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没有哪一个不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必须将学科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起来,将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需求相融合,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性子系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必然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社会发展既是研究生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研究生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惟一理由。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的研究生教育则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而要更有效地提供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人才,又必须在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生动实践中才能达成。因此,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和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和鼓励研究生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升研究生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的智力支持优势,提高支撑服务水平。

三、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协同,即协调合作,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发展目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要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的一种良性互动关系。通过上述分析,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彼此之间存在着牢固的嵌套关系,并作为“命运共同体”而存在,这就为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然而,能否实现二者的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则取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主体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路径。为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树立协同推进的发展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只有认识到位了,才有可能行动到位。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入手。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两大重要支撑,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关系着国家的长远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同时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双重要求展开;要充分认识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即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蕴育和支撑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和引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深刻认识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任务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协同推进的关系。只有树立起协同推进的发展理念,把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融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之中,积极深化改革,勇于探索实践,才能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协调共进。

(二)统筹规划,做好协同推进的系统设计

规划是一种战略安排,是面向未来的主动抉择,是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管理手段。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高校必须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加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统领作用。要在对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进行实事求是分析的基础上,缜密思考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关因素,合理确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并在资源配置上统筹考虑二者的需要;要把研究生培养纳入学科发展方向的布局之中,“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引导和安排研究生的科研选题,既使研究生成为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又使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能够充分展示学科的实力、特色和水平”[12],进而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共进。

(三)完善制度,形成协同推进的运行机制

制度是行为的引导、约束机制,完善的制度安排能使各种行为变得规范和稳定,诚如夸美纽斯所言:“制度才是一切的灵魂。通过它,一切产生、生长和发展,并达到完美的程度”[13]。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才能得到落实。为此,各高校要创新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一方面,要把协同推进的理念融入各项具体管理制度之中,使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之中,成为每个人的追求,促进二者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创新和完善相关制度,尽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制,为二者的协同推进提供制度支持。

(四)整合资源,提供协同推进的条件支持

资源整合的核心是在资源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人、财、物等相关资源的整合。一是要建立二者一体化的资源配置机制。要提高人、财、物的管理水平,统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推动资源配置一体化,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配置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二是要以导师和研究生为本进行资源配置。导师和研究生是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核心力量,因而要根据研究生培养质量、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以及成果的学术价值等进行资源配置,优先支持那些在研究生培养上享有良好声誉的导师,促使研究生导师致力于科研创新活动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

(五)科教结合,促进协同推进的深度融合

科教结合,使科研与育人同频共振,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研究生教育发展,是推进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协同推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4]。一是教师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生课程资源。教师要将最新科研成果、学术前沿发展动态及时补充到课程教学中,使研究生能尽快地接触到学术前沿,了解相关领域研究状况、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等,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二是要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导师要结合自身的科研体会,将科学研究的方法、技巧等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研究生;要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严格的科研训练,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凭借共同的探究热情和兴趣,与研究生分享、交流、探讨学科前沿知识,及时指点和帮助研究生遇到的困惑。借此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培养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前沿的研究视野的人才,同时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和学科发展,从而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统一。

猜你喜欢
一流研究生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2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02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10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6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