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荣,赵 畅,李香萍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083;清研灵智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以打造高品质人文宜居新型城市形态为目标,从海淀区的资源现状出发,以减量发展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新航标,谋篇布局,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扎实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做好全方位的优化资源禀赋安排,对助力打造海淀高品质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注]王德利:《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面临的问题及疏解方向》,《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第22期。。本文从生态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等五大领域,对资源禀赋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出“资源要素丰富多样、核心资源支撑有力、科创优势特色突出”的特点。同时,海淀资源制约性效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不足:空间资源不足、资源挖潜不足、应对全球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仍显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海淀高品质城市必须重视和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未来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路径选择。
结合区域实际特点,从生态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等五大领域,对资源禀赋进行分类梳理。总体上,海淀区资源要素最全、创新浓度最高,“山水林田湖草、党政军群企事、工农商学兵民、政产学研用金”一应俱全,资源型经济效应凸显。特别是国内顶尖的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突出,推动形成了海淀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一是生态资源方面,区域面积430.8平方公里,占全市2.6%(其中,城乡建设用地为235平方公里,占全域的54.5%)。从土地利用来看,住宅用地70平方公里,公共服务用地105平方公里,高校和科研用地21.6平方公里,区域实际产业用地面积39平方公里(仅占全区9%),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区内有大小河流10条(总长度119.8公里),及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湖泊,可用水总量约3.6亿立方米,占全市总供水量9.28%,人均可用水量103.45立方米,水资源相对不足;二是社会资源方面,有171所幼儿园、163所中小学,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驻有北大、清华等全日制普通高校33所,占全市40%,高校在校生人数(近50万人)占全市一半左右。驻有中央和市属科研单位251家,占全市50%。全区医疗机构1135家(含9家部队二级以上医院),编制床位27953张(8.03张/千人口);三是经济资源方面,区内驻有央企总部53家,占全市29%。中关村“独角兽”[注]“独角兽”是指估值10亿美元以上尚未上市的企业。包括滴滴出行、美团点评、今日头条、我买网、OFO共享单车等。企业31家,占全国“独角兽”数量五分之一(估值总和为1190亿美元)。拥有1.2万家充满创新活力的高科技企业,国高新企业8000余家,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企业快速成长,是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和新经济发展示范之地;四是文化资源方面,文物级别高、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三山五园”、六大水院[注]三山五园是指香山、万寿山、玉泉山,静漪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六大水院是指圣水院、香水院、金水院、清水院、潭水院、泉水院。及其相邻区域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的核心要素。区内有32所图书馆及海淀剧院、北大百年讲堂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演出场所,中关村创新创业文化赋予海淀独特的发展优势;五是政治资源方面,区内驻有35家中央国家机关、4家市属机关,正军级以上军队总部机关30余家及众多师团级以上单位,涉及科研、教育、文艺、医疗等多个领域,大院大所(机关大院、部队大院、科研大院、央企大院)数量多、层级高、影响大,对城市形态的构建具有深远影响。
依托创新资源密集优势,海淀形成了依靠从向存量要增量、向创新要增量、向服务要增量、向生态要增量的内涵式创新发展模式,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集了一批自主创新领军企业,率先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和价值体系的高精尖经济结构。一是政策资源方面,中关村科学城良好的政府服务政策支持,京津冀一体化赋予海淀区减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使命,结合海淀区拥有独特的科教、交通、产业、生态等综合优势,有助于创新资源禀赋的进一步提质升级;二是平台资源方面,依托区内各级各类双创载体,构建起新型科创平台体系,海淀区技术市场成交总额达到1620亿元,占全市37%,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总数占全市65%,占全国19%,获2017年度北京市科技奖总数占全市46%,为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资源加速转化提供了发展新动力;三是资金资源方面,注重创新型企业和高精尖产业结构培育,“海淀创新基金系”资本量达近600亿。
一是创新研发核心主体资源方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244个,占全国八分之一,总部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40家,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外资研发机构350多家,占全市60%以上;二是创新人才资源方面,工作和居住在区内的两院院士有605名,占全市78%、占全国36%。累计入选中央“千人计划”1147人、北京市“海聚工程”349人、中关村“高聚工程”248人,在全市各区位列第一;三是创新服务资源方面,市级以上公共服务平台33个,占全市35%,区级公共资源平台26个,众创空间101家,各类孵化器95家,大学科技园21家;四是科技金融资源方面,全区各类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2800余家,股权投资机构累计1194家,披露管理资本量累计4202亿元。
一是空间资源不足。海淀区可引导用于产业用途的建筑规模紧缺。现有城乡建设用地235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4.5%,远低于朝阳区80%[注]朝阳区现状土地面积470.8平方公里,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约375平方公里。的占比。剔除公共服务用地、住宅用地等,初步估算,实际产业用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仅占全区土地面积的9%。商务办公楼宇总面积约5040万平方米,初步估算可用于产业发展的仅4200万平方米,占全区总房屋总面积的23%,与纽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商务办公楼宇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例约为50%相比,仍相差甚远,亟待大力挖潜和发展用于产业发展的空间资源[注]Glaeser, Edward, Wei Huang, Yueran Ma, and Andrei Shleifer. "A real estate boo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1 (2017), pp. 93-116.。
二是资源挖潜不足。科技创新优势资源辐射强度较小,整合利用不够,对城市整体建设发展和改善民生需求的带动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策划,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度较低。对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修缮和合理使用不够充分,文化设施不足,海淀特有的“新文化”特质表现不突出,文化软实力对区域发展的硬支撑作用还不强。人才多层次、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还不能完全满足,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总体存在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建设标准不高、建设进度滞后的问题,人口结构和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三是应对全球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仍显不足。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加剧了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对标硅谷、纽约等全球创新中心,海淀领军的创新型企业相对不足,基础性、核心技术突破相对缺乏,企业创新发展持续性、稳定性有待巩固。
对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为统领,通过“前”“后”“上”“下”全方位多措并举,力争形成“总量适当、良性互动、分布合理、助力创新、服务为民”的资源禀赋总体布局,探索“规模约束、功能优化、空间提升”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创新创业功能、城市服务功能、人文宜居功能融合共生的新型城市形态,大力建设高品质城市。
瞄准世界一流,树立更高标准,围绕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的目标定位,努力将海淀区打造成为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全国、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把中关村打造成成科学家、发明家、创业者的天堂,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一是发挥智库优势,为创新资源提供后备支撑。发挥海淀区高校、研究院所优势,加快建设、培养强大的后备智库资源。不断强化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体系重要支撑的国家级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核心科研功能,建设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研究团队,加强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强化基础前沿研究布局。搭建合作平台,布局高精尖产业链,推动产学研用联动,鼓励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建立联合研发中心。
二是聚焦创新主体,为创新资源提供人才支撑。加快聚集、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一流、富有创新的人才队伍,特别是要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素养的全球顶尖科学家、发明家和创新创业者。坚持人才优先,统筹“聚龙引凤”的细框架。建立健全人才遴选甄别机制,探索人才举荐制度,分层细化人才引进和储备优秀青年活力型人才政策,形成一批稳固、有特色的“创新合伙人”协同创新联合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健全科学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科研诚信管理,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良好环境,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储备。
三是推广先行先试,为创新资源提供制度保障。先试先行,为人才导入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通过“虹吸现象”使城市的成长拥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支撑。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在涉及人才发展的行政审批、财政税收、科研经费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探索核心区人才引进落户、积分落户、职称评审“直通车”等方面制度创新,进一步释放人才发展的“制度红利”,积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人才制度体系。
四是善用金融杠杆,为创新资源提供资金保证。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证。深入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完善金融发展所需的各类要素,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物化载体,集聚全国及国际高端投资机构。完善政府引导基金运营机制,强化海淀基金系的品牌影响力,撬动社会资本。完善多层次的实体资本市场,引导资本加大对创新项目的超前投资和前移孵化;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型实体企业提供差异化的直接融资服务,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设立服务企业IPO的专项基金,对企业上市给予支持;支持并购基金参与海淀区企业并购重组。有序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开展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创新,规范资金融通、在线支付和信息中介等金融业务发展,促进金融资本进入新兴产业领域。鼓励企业开展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创业企业和早期科技成果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考虑到海淀空间资源禀赋不足的现实,聚焦海淀经济发展新引擎,以“高精尖”产业承载、科学城建设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和对减量发展的要求为依据,综合考虑海淀区未来核心产业和支撑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区域均衡协同发展,打造形成南部原始创新辐射支撑、北部“高精尖”产业功能承载、西部绿色生态涵养的均衡发展格局。
一是集约高效利用腾退空间,优化空间资源配置。聚焦建筑规模减量,围绕拆违、棚改、城乡结合部改造等重点项目,通过控制新建建筑体量、拆除违法建设、恢复历史风貌、异地改善居住条件等措施,及时调度、加紧跟进,纵深平稳推进。鼓励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建设、专业运营,创新集约高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方式,创新思路挖掘释放北部产业空间,为高精尖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优化提供新的承载空间。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强化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土地投资强度、人均用地指标的整体控制,推进集体产权低效空间的梳理摸底与业态升级。分类采取弹性年期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等多种供地方式,探索试点产业用地弹性供应机制,针对不同类型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约定产业用地使用权出让年限。
加强存量空间改造,整合提升楼宇载体空间,拓展产业虚拟集聚空间,强化国际化风貌展示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科学规划利用腾退空间,探索腾退空间功能升级改造的实施路径,支撑创新城市形态建设,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建设社区保障设施和生活设施[注]姚珏:《新都市主义:一种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二是疏解调控既有产业,织补城市服务功能。围绕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聚焦实现“五区”功能要求,紧扣驻区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单元对城市功能体系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资源布局。坚决疏解一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业态和有形市场,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业态调整升级,推动部分教育、医疗、养老服务功能疏解。坚持功能疏解与创新发展、高端人才聚集、服务驻区单位、提升城市品质、方便群众生活高度统一[注]罗小龙:《城市品质:城市规划的新焦点与新探索》,规划师,2017年第11期。。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严把企业登记、项目审批准入关,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中心城区功能的产业。对招商引资、承接产业坚持高标准,提高城市准入门槛,严禁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项目落地,实现产业空间高效集约利用。严格新增教育、医疗及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等。结合周边区域功能定位和创新群体、创新企业的不同需求,植入生态、娱乐、教育、文化、科普、健身等多元功能,织补城市功能,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人口产业空间布局。
三是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资源配置提升。结合海淀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和发展现状,聚焦价值链高端环节,进一步巩固提升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以科技金融为特色的金融业的竞争力,保持三大战略主导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力。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重点发展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依托中关村大街、中关村软件园等专业园区,形成拥有全球技术主导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集群。做优做强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以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标准研制等为代表的智力密集、附加值高的科技服务产业。吸引国际高端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加速知识产权交易、标准化服务等创新要素集聚,形成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集聚区。围绕知识产权运营和标准创制,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和标准经济,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聚焦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紧抓全国创新资本中心、中关村并购资本中心、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四是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提升高端业态集聚。着眼于中关村科学城优化产业布局,通过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高技术研发能力,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国际标准、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集群,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制定中关村科学城发展提升规划,加快形成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发展新形象。依托中关村软件园、翠湖科技园、永丰产业基地等园区,在北清路沿线和大上地地区形成产业集聚带,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北斗与空间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打造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战略腹地和重要支撑。通过城市功能重组与空间整合,重点发展以国际创新理念为核心的科技服务、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现代服务业,将中关村科学城南区建设成为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区、国际化创新企业总部集聚区。
一是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提升并举,改善城市风貌。推进重点区域整治提升,继续推动中关村大街、长安街沿线、大运河文化带等重点区域的改造升级,打造一批具备海淀特色的品质街区。提升城市服务品质。统筹各类空间规划,统筹“地、水、绿、文、美、产、居”多种要素功能,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推动核心区“精明增长”、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拆后土地实现“留白增绿”,以“山水林田湖草”为骨干,构筑青山绿水常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绿色宜居水平。
二是整合文化科教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结合海淀区历史文物级别高、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传统意象和“中关村”创新引领精神相结合,整合海淀区文化科教资源,打造海淀城市文化标识,培育科技公民、法治公民、文明公民,提升海淀区文化软实力对创新发展的硬支撑,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在海淀形成独特表达,提升海淀卓越城市品质。
三是发挥科技优势,打造科技化、智能化、现代化城市。以中关村科技城为依托,利用“城市大脑”提升政府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提升城市空间共享性、开放性、实用性、美观性、文化性,建设一批科技主题公园,建设公共实验室、无人自助图书馆等一批智慧空间。加强科技城市、科技政府建设,完善城市感知网络,发展智慧城市管理新应用。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建造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建筑和建造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推进海淀绿色建筑三星建设。加速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和智慧社区服务建设,构建网格化的信息采集、公众服务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完善文化品质提升制度体系,推动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加强文化科技资源整合和规划统筹,增强科技赋能文化和文化对科技创新的软支撑作用,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业态,使科技和文化融合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
一是保障公共资源,提供教育医疗优质服务。有序疏解和整合基础教育资源,进行探索开展优质基础教育学位倍增计划,努力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逐步淘汰一批管理混乱、无资质的培训机构。腾退部分医疗水平较低、管理较为混乱的机构,为高水平医疗机构增设腾出空间。进一步加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点,尤其是适当加大对西北地区人口相对密集区域的倾斜,依托知名医疗机构和科技园内的生物工程、医药健康产业,推动建设国际健康城。
二是促进区域提升,加强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城市服务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水、电、热、气、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重点地区居住生活环境,满足地区居住人口日常生产生活需要。聚焦民生服务建设,打造都市型现代生活服务业,营造留人环境、宜居宜业环境。致力于北部区域整体提升,统筹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环保、教育、卫生、文化、教育、旅游等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心城区建设标准配齐城市要素,高标准推进北部宜居宜业城区建设。加强16号地铁沿线综合管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围绕信息通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特色产业,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完善“高精尖”产业布局。强化高端人才落户、子女教育、医疗、生活等配套服务,快速集聚和留住高端企业及人才资源。
三是聚焦便民利民,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培育公共服务发展新模式。发挥信息技术企业集聚和文教医疗等资源集中优势,深化互联网与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建设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文化、智慧就业及社会保障等一批智慧惠民工程,全面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持续规范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区超市)、早餐、洗染、美容美发、家政服务、末端物流配送和再生资源回收等8项便民商业网点建设,全面推进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优化便民商业网点空间布局,保障8项基础设施便民服务社区全覆盖。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街镇级社区商业e中心,辐射带动一批小而精的社区级e中心,融合新型科技手段和创新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完善、优质、现代的一站式便民商业网服务的社区商业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