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聚玲
(平山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平山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2648km2,人口50万,耕地面积45.2万亩,人均耕地0.9亩。人地矛盾成为制约平山县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食用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适宜在平山县规模化推广。一是占地少、效益高,房前屋后、沟沟岔岔都可种植;二是平山县海拔层位悬殊,从111~2 281 m,相对高差2 170 m,气候独特是生产食用菌的优势;三是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平山县的食用菌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是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平山县进行科技扶贫,在平山县大吾乡的夹峪村、平山镇的孟家庄村、温塘镇的青杨树村3个水库移民村开始示范种植,栽培品种以金针菇、平菇为主,规模一直不大。2000年以后,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将食用菌产业列为全县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积极推广,科学运作。2016年以来,在平山县委、县政府产业扶贫工程的引领下,积极创新产业发展机制,目前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总产量6800t,产值达到3.6亿元。涌现了“脉源”、“田映绿”、“孟绿”、“进学”等多个食用菌知名品牌。“平山木耳”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平山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获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主要经验做法是:
创新完善龙头企业与种植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三金”模式。农户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通过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金、务工获薪金,三方面获得收益,实现增收致富。润众食用菌产业园、菌聚园食用菌产业园是“三金”模式的典型代表。二是“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对于思想保守、资金不足的贫困户,由企业出资建棚,并搭建生产物资、技术培训、管理规程、品牌销售等平台。农户以黑木耳棚为单元进行竞争承包,并签署管护合同。当地农民通过个性化、多样化种植提高收益,实现了“不离家门创业,足不出村打工”。三是“小业主大园区”模式。该模式是“大园区小业主”模式的倒置,润众产业园创新探索了引导贫困户利用扶贫政策资金在产业园建立黑木耳生产大棚,让龙头企业托管的新模式,化零为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农户不用管理就可有收益。四是“订单生产模式”。种植户与龙头企业订立购销合同,双方约定黑木耳的品质、数量、时限、收购价格等事项,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按合同要求收购产品,建立了稳定的产品供求关系,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以平山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用工业园区的管理理念创建现代食用菌产业园,促进产业集聚和融合。政府帮助龙头企业融资建设集食用菌生产、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等功能的现代黑木耳生产园区,并在各乡镇建设菌棒制作场,其它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可以在园区或乡镇的菌棒场建设出耳基地,发展“菌棒集中高效化生产+农户分散标准化种植”模式,推动黑木耳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
一方面,平山县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聘请中国农大王贺祥教授等多名知名学者成立了食用菌产业专家委员会,吸收栽培技术、加工销售、产业政策、社会经济等多领域专家成立食用菌产业专家组,从菌种选育、设施设备、栽培基料、研究开发、品牌培育、质量监管等环节为食用菌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另一方面,平山县组建了自己的“土专家”团队,由农牧局和食用菌协会牵头,组织农牧局食用菌技术人员、龙头企业技术人员、基地种养大户通过多种形式的食用菌知识普及宣传、技术培训活动,提高菇农资源保护意识和科学生产观念,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覆盖率。“洋专家”与“土专家”相结合的科技支撑模式,实现了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支撑引领全县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同时,县政府与河北农大成立了河北农业大学农业产业研究院,作为河北农业大学助力平山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常设机构,并在农牧局下设综合服务站,作为研究院日常办事机构。综合服务站由2名以上农大的专家教授和县政府调配的5名涉农单位高职称技术人员组成,进一步为平山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在科技创新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