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协同关系探讨

2019-03-04 08:07朱俊图安徽新华学院
营销界 2019年50期
关键词:经济带效应金融

■朱俊图(安徽新华学院)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目前途径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里程最长的陆路经济带,也是我国与欧洲连接的重要交通线。总体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构建的了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实际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需要重点关注与解决。这使得分析该经济带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更加重要。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界定

当前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1]。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界定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在本文研究中,主要使用了最广泛的界定,即以中亚以及中国新疆为核心区域,东边连接中国,向西一直延伸到中东和东欧的整区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范畴,其中包含的国家地区共计49 个。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与划分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可将区带划分为4 大区域,即有中亚地区、南亚地区、东欧地区以及西亚地区。同时,根据经济金融规模大小、与我国贸易额大小,可以进一步将不同区域内的国家分类,形成重要国家与次要国家,具体有:

中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次要国家包括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为巴基斯坦,次要国家为阿富汗;东欧地区的重要国家包括俄罗斯、立陶宛、乌克兰、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次要国家包括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波黑、阿尔巴尼亚、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以及阿塞拜疆;西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以色列、土耳其,次要国家包括叙利亚、黎巴嫩、约旦、阿曼、巴勒斯坦、科威特、也门、卡塔尔、巴林、阿联酋。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与金融发展协同关系的分析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同区块经济的特征分析

1.经济规模与国民收入

总体上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区域经济发展分布表现出“哑铃状”的特点。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展开进一步分析可得出,以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经济体量较大;以欧洲经济圈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有着更为完善的经济金融体系;但是,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国家之间的差异较大。

2.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GDP 以及人均GDP 指标进行Moran指数检验,能够确定空间自相关的存在与否[2]。得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GDP 全局Moran 空间自相关指数具体如下:1995 年沿线国家的名义人均GDP 的全局Moran 空间自相关指数为-0.0400、2000 年为0.1370、2005 年为0.1430、2010 年为0.1388、2013 年为0.1524、2014 年为0.1508;1995 年沿线国家的名义GDP 的全局Moran 空间自相关指数为-0.0132、2000 年为-0.1333、2005 年为-0.0132、2010年为-0.0002、2013年为0.0045、2014年为0.0068。能够看出,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来说,各国之间的聚集特征并不显著,名义GDP 的Moran 指数空间不相关,且相对较低。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沿线国家本身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名义GDP Moran 指数逐步由负转正,并逐年增加,说明沿线各国的空间集聚特征的明显程度提升,各国之间经济方面的相互影响程度加深,

3.产业结构

结合工业增加值在GDP 中的占比能够确定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同区域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3]。具体有:2000 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在GDP 中的占比为45.92%、中亚为35.41%、南亚为17.17%、西亚为43.86%、东欧为31.39%;2010 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为46.56%、中亚为37.76%、南亚为20.38%、西亚为45.44%、东欧为30.14%;2014 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在GDP 中的占比为47.34%、中亚为34.15%、南亚为19.97%、西亚为43.24%、东欧为29.65%。

能够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四大区域中,产业结构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西亚地区的工业比重最大、南亚最低;我国与距离较远的西亚区域产业结构相似,与距离较近的南亚地区产业结构差异更大。

4.金融资源分布

总体上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甚至有一些国家尚未形成直接融资市场。因此,间接融资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主要模式。

(二)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使用了空间杜宾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展开分析,即有:

利用这一空间计量模型,能够在真实数据生成过程是空间滞后或者空间误差模型的条件下,依然可以实现无偏估计。同时,该模型并未限定空间溢出效应的大小,能够结合解释变量的不同完成变化。

(三)变量选择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落实金融资源调配时更多的依赖着银行,由于保险、证券等行业的缺失,导致经济杠杆的作用难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基于这样的情况,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定了货币供应量指标完成各个国家金融发展现实程度的衡量,即有:解释变量为国家名义GDP、货币供应量M2,并落实数据的对数处理。同时,在世界银行在线数据库中提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4个国家(已剔除数据不全的国家,以此保证面板平衡)的面板数据展开分析计算。

(四)结果分析

使用大似然法对不存在空间效应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时间与空间固定效应,得出的结果如下:联合OLS 的截距为3.4900、R 方为0.9188、LM 空间滞后为41.0569、LM 空间误差为39.5123、稳健LM 空间滞后为83.1016、稳健LM 空间误差为81.5570;空间固定效应的R 方为0.9577、LM 空间滞后为64.1787、LM 空间误差为102.4139、稳健LM 空间滞后为6.8005、稳健LM 空间误差为45.0357;时间固定效应的R 方为0.9100、LM 空间滞后为31.9671、LM 空间误差为41.5582、稳健LM 空间滞后为68.6167、稳健LM 空间误差为78.2087;时间与空间固定效应的R 方为0.6840、LM 空间滞后为11.2814、LM 空间误差为57.4988、稳健LM 空间滞后为7.1648、稳健LM 空间误差为53.3822。为了进一步保证结果的科学性,验证空间固定效应联合的非显著性,笔者落实了似然比检验。该检验结果表明拒绝原假设以及时间固定效应的非显著性。

使用Hauman 检验判断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得出的估计值为18.8547,表明应当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在非空间模型中,解释变量的系数不为零,且符号符合预期;在具有双向固定效应的模型中,证实了金融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得到的弹性值为0.5828。

对于非空间模型的参数估计来说,其可以视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进行使用,但是空间杜宾模型的系数估计却无法同样使用。基于此,本研究应用了直接与间接效应估计,结果有:无固定效应的直接效应为0.8694、间接效应为-0.1822、总效应为0.6871;空间固定效应的直接效应为0.6451、间接效应为0.1042、总效应为0.7493;时间固定效应的直接效应为0.86316、间接效应为-0.2020、总效应为0.6610;空间与时间固定效应的直接效应为0.6066、间接效应为-0.0598、总效应为0.54685;空间随机时间固定效应的直接效应为0.6430、间接效应为-0.0881、总效应为0.5549。结果说明,非空间模型中的金融深化弹性得到高估;本国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但是也会对邻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抑制。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协同性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沿线各国的经济金融壁垒依旧较为严重,单个国家金融的发展会抑制邻国的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金融壁垒的消除,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价加深了沿线各国之间的金融合作程度,实现双赢格局的创建,促进资金要素在整个区域内流动,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带效应金融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懒马效应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P2P金融解读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