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输与赢

2019-03-03 13:22尤海波赵盛昆郭庆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正确引导心理比赛

尤海波 赵盛昆 郭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游戏与竞赛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有比赛往往就离不开输与赢,因此,如何看待输与赢?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面对输与赢?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如何合理安排才能让学生在输与赢的过程中成长?这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处理好了输与赢,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强身健体、掌握更多体育知识的目的。

一、明确输与赢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

学生赢时会产生快感、自信、兴奋、动力、满足、愉悦等积极的心理影响,也可能出现自负、骄傲、埋怨等心理。输时会产生失落、沮丧、消极、自卑、逃避、埋怨、发脾气等消极的影响,还可能出现不卑不亢、越挫越勇的情况。

每个学生在比赛活动中都希望自己能赢,赢能给他们带来自信、自豪,有一种英雄的成就感。所以经常赢的学生,能够提高上课的热情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也相对更好。但是“只能赢不能输”的观念,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抱怨、指责、不愿与他人合作等。在一次6×50m接力跑的教学比赛中,我们分成8个组,其中一个组里的一个学生是学校田径队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这个小组取得胜利的呼声很高。但是当跑到这个学生的时候,他们小组已经落在后面,他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获得第一名。在这个案例中,虽然这个小组名次很好,但比赛结束后这个学生还是气急败坏地指责同组的伙伴,并大哭起来。因为在他的头脑里不允许自己输,也接受不了别人超过自己的事实。

经常输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不愿意参与竞赛活动。他们的主要表现是不自信,甚至是自卑、逃避,在活动中会消极对待、应付了事。同时也有心态较好的学生会从输中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因为输与赢,一定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变化,但因此生成的心理影响却不尽相同。

论坛研讨中辽宁郑嘉强老师提到:经常赢的学生偶然输了一次,会产生输不起,甚至哭泣、抱怨等行为。失败后的心理落差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到班级其他学生。所以,在竞赛活动中学生因输与赢产生不利的心理影响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引导学生调整心态,从客观角度去分析,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因输与赢产生的心理困境。

二、正确引导学生面对输与赢

在了解到输与赢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之后,我们就要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从而正确地对待输与赢,这也是我们探讨的核心问题。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什么是输?什么是赢?在比赛和活动中一定会有输赢,赢了开心,输了伤心、沮丧。这时候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一次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贏在哪里?输在哪里?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付出去争取进步,即使输也可以赢得更多的掌声。在第39届伦敦马拉松比赛中,一名来自英国的女参赛选手海莉·卡拉瑟斯,由于体力透支在离终点线还有1m处累倒,已经取不上很好名次的她,顽强地爬过了终点。此时没有人嘲笑她,而是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她,让她赢得了比冠军更多的掌声与赞誉!虽然输掉了比赛,但赢得了体育精神!

2.在竞赛活动中经常赢的一般是身体素质较好、善于解读规则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往往是各项活动的骨干和示范者,他们通常有一定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只是一味地表扬、重用,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自负、骄傲、不与他人合作、独断专行等不良的性格。这些“好”学生很少能在竞赛活动中遇到挫折,一旦遭遇失败时,他们的心理会遇到更大的打击,导致自身甚至整个学习小组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设计规则时一定要考虑到给予这些学生一定的难度空间,促使他们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能提供挫折教育的机会。在课堂中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评价一定要褒贬有度,遵循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的原则,引导学生戒骄戒躁、完善自身、发挥优势、团结同学、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积极发挥正能量,为学习小组和班级贡献优势力量。

3.淡化输的消极心理相对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年级越低的学生对输赢的概念越低,相反年级越高的学生对输赢的概念越强。究其原因就是低年级的学生把比赛当成一次游戏,他们会乐在其中,而高年级的孩子却把比赛当成比拼,把输赢看得很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教学比赛中对赢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输的学生给予鼓励。灌输给学生不放弃的精神,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赞许,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参与的快乐、合作的愉快,并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锻炼中来。

4.在论坛中山东罗兆杰老师的观点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比别人强,并获得认可。可是因为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一旦在比赛中落败或不如他人时,就会有不满情绪出现。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时,首先要平衡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不要用自己的主观臆断去影响学生,然后再去教导学生坦然面对。”我们是否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这种情况?当教师认可的事情被打破时,往往都带着自己的情绪去引导学生,这一点值得反思。

5.一些家长朋友也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很多时候在学生面对输与赢时,家长的态度起到关键的作用。例如学生输掉了比赛,家长第一时间给予安慰或者鼓励,并理性分析输掉比赛的原因,进而对孩子进行正确地引导,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比赛心态,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无疑也是很好的推动与助力。所以比起学生如何面对输与赢,更重要的是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输与赢。

三、合理设计,注重方法策略

通过研讨我们了解了输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以及如何去正确引导,那么如何真正把这些带到课堂呢?

1.淡化输与赢的功利性,重视孩子们的成长经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情景教学,将学生引入到设定的意境中去,给学生植入快乐的思想,让学生在比赛中淡化输与赢的意识。同时,教师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通过肯定、鼓励来达到淡化输赢概念、树立正确竞争意识的目的。对成绩好但缺少付出的学生,我们要提出更高的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努力做到更好;对成绩差却很努力的学生要多多表扬,让他感觉到只要自己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即使输掉了,也没有遗憾。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评判标准不是输与赢,而是谁努力了、谁进步了,以此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2.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可以运用分层教学。让水平接近的学生在一起进行比赛,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趣参与。也可以安排不同的比赛项目,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通过多种手段激励学生多练习、多学习。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的重组、再排,尽量保证队伍之间水平相差不大,每个人的发挥都会影响比赛结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

3.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我们可以把不同的项目安排在一起,进行团队比赛。比如有跑、跳、投等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也可以限制学生参与的项目,让他在自己不擅长的位置上看到自己的短板,然后弥补不足。针对各项运动都较弱的学生,我们可以安排他们做一些基础的技、战术练习,以便日后能更好地参与比赛。

4.大家都很认同的两种观点:“尝试输”和“降低难度”。针对经常赢的学生采用“尝试输”的策略,以改变规则的方式制约他,让他尝试到输。如,某学生跑得很快,总喜欢让教师设计关于跑的比赛,为了“杀杀这个学生的锐气”,教师改变了游戏的规则,不仅比谁跑得快,还要比一比谁能帮助整個小组来一起获得胜利。不过教师在制订规则前,一定要先肯定该学生很优秀,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和规则,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激励他更加努力。对于经常输的学生来说,也可以适当地调整游戏规则,降低一些难度,如,跑的游戏,可能有的学生跑的能力很弱,但通过团队的比赛,让这些能力弱的学生与跑得快的学生一起合作,同样也会让能力弱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尝试到比赛胜利的乐趣,从而激发参与热情。

5.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不仅仅只限于身体锻炼与动作技能的掌握,还必须要关注到学生健康的心理。在教学中面对输与赢,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对输赢的态度也不同。根据每个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生理差异,为每个学生的输赢创造尽量平等、公正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去体验输与赢,再引导学生学会调节心态、取长补短,达到既学习了知识与技能,又能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我们很好地探讨了输与赢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如何把握教育契机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怎样运用教学策略进行有效干预的话题。让我们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关注体育活动带给学生们的心理表象,适时地运用正确有效的干预手段,不断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为学生终身参与运动的习惯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此次研讨活动,能够对广大体育教师有所帮助,最终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享受运动带来的欢乐,并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应有的历练和成长!

——尤海波(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教育研究中心,110015);赵盛昆(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马官桥小学,110161);郭庆(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育鹏小学,110048)整理

猜你喜欢
正确引导心理比赛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选美比赛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性心理
比赛
正确引导开发幼儿潜能的研究
浅谈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最疯狂的比赛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