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中国近世历史特征新论 栏目主持人:葛金芳
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说的问题意识与研究取径/赵轶峰/2
“农商社会”说的学术背景与理论资源/葛金芳 柳平生/11
“市民社会”抑或“富民社会”——明清“市民社会”说再探讨/林文勋 张锦鹏/19
政治学
互嵌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社会”关系/樊 鹏/29
中国国家纵横治理结构的原型与转型——基于家户制的视角/任 路/37
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分析与供给侧改革路径/孙彩红/43
西方哲学 栏目主持人:贾向桐
库恩后期的“新康德主义转向”是错误吗?/贾向桐/49
一种趋同性的倾向——高蒂耶和斯坎伦的制度伦理观研究/刘光明/56
重塑阶级逻辑:当代生命政治的范式转换及其建构性意义/李爱龙/63
公共产品与服务优化专题
论中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优化徐放达/王增涛/70
医疗卫生体系公益性与商业性的处理难题及其破解/刘志军 王 敏/76
中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治理研究/郎杰燕 孙淑云/82
经济学
中国的城乡经济关系:逻辑、演进、问题与对策/孙健夫 李晓鹏 温彩璇/89
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差距与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詹 江 鲁志国/95
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式识别及演化规律——基于西部大开发以来12个西部省份数据的分析/霍 强 韩 博/102
论预算绩效指标框架的构建——基于内外部评价主体视角/马蔡琛 陈蕾宇/107
乡村振兴专题
西南地区传统生计的发展机制研究/王 婧/11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女性社区精英的角色实践——基于云南大理州云龙县N村旅游社区的个案考察/苏 醒 田仁波/122
人类学
文化镜像中的后现代人类学与中国人类学的认知论革命/袁年兴 彭旖旎/132
民族志的三重叙事与实践反思/李银兵 曹以达/139
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路径、制约因素及建议/洪晓畅/147
法 学
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制路径——以民法典物权编编纂为线索/高 飞/153
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比较法考察及立法完善——对民法典编纂中合同编的建议/张 婧/162
文 学
从文本分析到过程研究:数字叙事理论的生成与流变/甘 锋 李 坤/170
空间美学的意义生成与文学研究方法的建构/裴 萱/178
英文摘要/185
第二期
法学·民法典编纂研究 栏目主持人:王利明
民法典中的形式逻辑与正义——一种法技术视角/耿 林/2
再论民法典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立法构建/石冠彬/8
填海造地权:一个民法典物权编应当新增的用益物权/唐 俐/16
中国金融领域收益权的立法研究/顾长河/23
人工智能之哲学反思 栏目主持人:刘永谋
技术治理、反治理与再治理:以智能治理为例/刘永谋/29
哲学视域下的人工智能假设探析/闫坤如/35
政治学
在自由与规范之间:国有企业政治治理中的信息公开/王 娅/40
“枫桥经验”与当代中国基层治理模式/李振贤/47
实体经济发展专题
中国财政政策不断发生刺激过度现象的原因、机理及对策/徐源浩 杜亚斌 张润驰/55
论产业融合的税收激励:机理与制度优化/王星云/63
论大数据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刘建军/70
“三农”问题研究专题
就业结构钳制下的云南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研究/郑宝华/74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开放型农业发展研究/廖桂莲 张体伟/81
国际问题
从软实力建构到硬实力缔造:日本对外发展的绿色举措/杨 达/88
阿富汗部族政治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何可人/97
西部环境社会学 栏目主持人:陈阿江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平面上升的生计影响与社区响应——以色林错周边村庄为例/陈阿江 王 昭 周 伟/106
西部民族地区的“压缩型现代化”及其生态环境问题——以内蒙古阿拉善为例/刘 敏 包智明/113
从榔约到村规:苗族村寨生态治理的实践/邢一新/120
民族学
霸王鞭舞的现代建构与昆明西郊白族认同研究/王 俊/127
嬗变与复兴:一个母系文化村落的人类学考察——以丽江宁蒗县瓦拉别村为例/王贤全 石高峰/135
宗教学
汉族宗教信仰的实用主义倾向及其后世影响——以西方宗教传统为镜/杜 鹏/142
民间信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兼论中国人的信仰模式/袁方明/149
历史学
中古干旱与旱灾史料的文本指向及其历史语境/闵祥鹏 赵 玲/155
明末黄河中下游水利衰败与社会变迁(1573-1644)/卢 勇 余加红/162
文化学
“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梦的多维建构与全球想象——以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为视角/沈 悦 孙宝国/174
表情包亚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审视与建构/林 峰/182
部分英文摘要/188
第三期
哲学·城市马克思主义 栏目主持人:吴向东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三种城市文化及其意识形态本质——从曼纽尔·卡斯特的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批判理论谈起/温 权/2
论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研究理路:回到马克思“资本批判”原初语境/刘晓薇 胡 刘/11
论城市哲学视域下《共产党宣言》中的历史逻辑与阶级意识/马 超/18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一个逻辑谱系维度的审视/杨 希/24
解蔽与重释:当代西方学者论“马克思与正义”/李 兵 姜素萍/29
70年·中国道路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经济发展与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关系探析/吴绮雯/34
基于人民需求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70年四重实践路径探析/孙 珊/41
社会学·乡村振兴专题 栏目主持人:左 停
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构建乡村有效治理的新格局/左 停 李 卓/49
乡村振兴中“治理有效”的实践路径与制度创新——基于陕南汉阴县“321”乡村治理模式的分析/李 博 杨 朔/5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基于S省试点实践调查/伊庆山/62
经 济
精准扶贫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对接研究/杨靖三 何建敏/71
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双重影响及应对之策/李喜云 徐 丽/76
中国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的路径研究/吴子熙/83
人类学·《逃避统治的艺术》专题讨论
栏目主持人:王晓毅
作为一种生存状态的逃避——《逃避统治的艺术》的理论价值探析/王晓毅/89
把寺庙搬下山:在直接互动中获得社会空间——对斯科特的一个补足性反思/郑少雄/96
藏彝走廊北端山地居民的政治与文化选择/李 锦/103
陶令不知何处去——评述斯科特的赞米亚研究/郑 鹏/110
法 学
论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国家责任之定位/谢冰清/118
系统论视域下刑事立法的失调及其修正/熊永明 刘洁杰/127
政治学
现代国家治理视域下压力型体制的责任政治逻辑/马雪松 王 慧/134
乡村振兴背景下原子化村庄公共事务的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刘启英/1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中国能源战略/杨 昊 杨文淼/148
历史学·中古胡汉融合
中古胡姓郡望的成立与民族融合/龙成松/153
中古士族的谱系建构与北朝隋唐胡汉认同——以韦氏墓志的追祖方式为中心/马建红/163
文 学
新时期四十年文学中的河流危机叙事及意义/蒋林欣/170
有限性、可逆性、超越性——中国当代城市小说的生产/高 志/178
部分英文摘要/186
第四期
特 稿
“一带一路”建设与菲律宾“大建特建”规划——对“债务陷阱论”的反驳/李金明/1
哲学·道德哲学 栏目主持人:晏 辉
时代之问与伦理之思——论伦理学的出场方式与嵌入方式/晏 辉/9
康德的“敬重悖论”及其解决:基于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视角/黄素珍/17
70年·中国道路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伦理精神流变/潘 坤 王智垚/26
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深化演进的“变”与“不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富强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周自豪/32
政治·历史政治学 栏目主持人:徐 勇
历史政治学视角下的血缘道德王国——以周王朝的政治理想与悖论为例/徐 勇 杨海龙/40
因税而治:区域性国家治理的机理——以区域村庄形态调查为依据/陈军亚/51
公共责任制:河长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郝亚光/60
经济·农村发展与反贫困
国内外村落衰退研究的进展及启示 /时慧娜 许家伟/67
“大国小农”下云南农村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陈晓未/75
农民组织化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拜 茹/83
以人口城镇化破解“空间贫困陷阱”——一个城乡联动的减贫新思路与制度创新/张耀宇 沙 勇 周翼虎/91
民族学
“舞台真实”理论在民族旅游文化保护策略中的运用误区——基于对“前台、帷幕、后台”开发模式的反思/谢冰雪 胡旭艳/96
中缅边境地区跨国外劳生存现状的空间研究——基于云南省瑞丽市红木家具业的调查/唐婷婷/104
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能力提升机制研究/宋 媛 张源洁 胡 晶/111
法 学
论优先购买权中的通知义务/戴孟勇/118
智能合约的私法挑战与应对思考/王 潺 杨辉旭/127
社会学
预防环境风险向政治风险转化的路径分析——以公众环境风险感知为视角/齐伟男/134
中缅跨境流动人口治理研究——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冯 婕 刘寒雁 吴剑明/142
经济学
智能化时代传统产业因应新业态的经营管理方式更新研究/武 赫/147
低碳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对接研究/耿世刚 孟卫东 尹 凡/153
基于Taylor效应的中美汇率传递效应实证分析/郭树华 赵 晨 杨 铖/159
文学·亚文化与网络文化研究
网络青年“卖丧信佛”的符号狂欢与亚文化景观审视/余天威/165
网络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当代继承与发展/高艳芳/172
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青年亚文化研究范式的嬗变与转换/闫翠娟/178
英文摘要/185
第五期
70年·中国道路实践
新中国70年云南跨越发展的历程、成就及经验启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1
革命文化国际传播的回顾与展望/柯 芳 杨先农/10
中国科技创新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及历史经验/王 娜/21
政治学
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路径/刘玉珍/29
共性引导与分类推进:新型村庄共同体的重构/程 军/37
“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李晓鸣 翟全军/45
国际问题
中美经贸摩擦与中国-东盟区域价值链的体系构建/胡 艺 沈铭辉/52
哲 学
论中国自主现代性的辩证逻辑——以唯物辩证法论战为视角/董 波 覃世艳/63
葛兰西“阵地战”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郝俊霞/72
社会学
互动视角下进城农民工的阶段性回流——基于中国东部三大经济区的调查/孙 健 田 明/79
赋权、约束与身份构建:新时代城市微治理的逻辑/张丙宣/86
民法典专题·“立法论”与“解释论”的中间时刻
栏目主持人:朱庆育
民法典编纂中请求权基础的体系化/吴香香/95
《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中的“正常经营买受人规则”/纪海龙 张玉涛/106
民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民族交融发展的主要成就/宁亚芳/116
“直过民族”跨越发展的基诺族模式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董学荣/126
实体经济发展专题
技术范式变迁视角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兼论持续创新的制造业企业失败的原因 焦 勇 公雪梅/135
论城市产业协同集聚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统筹推进/卫 栎/142
刻板认知及实际感知价值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基于叙事研究的证据/陆拥俊 江若尘/149
历史学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工艺技术史料的类型、分布与价值/王 挺/155
交往与知识:明代花谱撰写中的两个面向/葛小寒/162
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
重返唯物史观: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观/朱 林/172
西南少数民族电影中的“民族形象”建构——兼论西南少数民族电影的困境突围/周珉佳/179
部分英文摘要/186
第六期
70年
新中国70以来云南跨越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1
新中国70年幸福观的逻辑演进与创新发展/王历荣/7
历程·成就·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与人的发展变迁/沈江平 侯耀文/15
政治学·推进对国家治理的深度研究 栏目主持人:徐 勇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两个“政治建设”的关系模式探讨/ 袁 红/24
行政与民主:走向基层善治的机制选择与发展路径/余孝东 赵文杰/30
新时代警察公共关系的“枫桥经验”略探——基于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思考研究/方若霖 潘齐周/38
哲 学
从数字的空间形态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演变/黄静秋 邓伯军/42
经济学
技术革命演进中企业劳动关系范式的变迁与对策/马国旺 刘思源/49
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粤港澳大湾区9市纺织服装行业的经验证据/谢圣远 卢灿生/58
营改增后物流业的税收断层问题研究/周 灵/65
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路径研究/林杰辉/71
论非现金支付对银行、企业和民众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应对之策/彭积春/79
民族学·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沿思考
栏目主持人:沈寿文
论民族区域自治法治发展的“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郑 毅/86
论自治州“二元”立法监督机制/沈寿文 李 俊/95
府际关系视野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张殿军/103
法 学
公民健康权实证化的困境与出路/李广德/112
人工智能法律人格问题的思考/唐辰明/120
历史学
唐代法律体系中“式”的缘起与功能演变/戴建国/128
边疆危机与清末政治群体的趋同与合流——以改良派和革命派为讨论中心/曾黎梅/135
社会学·贫困女性问题研究
“贫困女性化”的形成与治理/仲 超/143
中国农村贫困女性的减贫历程与经验反思/苏 海/151
文 学
从礼制到日常:魏晋辞赋中饮食书写的新变/刘俞廷/158
唐赋的叙事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周兴泰 王 萍/166
论宋词本事的特殊性及其意义/刘 杰/173
部分英文摘要/181
2019年总目录/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