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平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部法规性文件《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2015年09月23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5/0923/c64387-27624157.html,2019年12月1日。习近平强调,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这是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要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2)新华网:《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015年5月20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2019年12月1日。统一战线的一致性是政治上的一致性,是从政治基础、政治路径到政治目标上的一致性,即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的一致性,是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的一致性,是在为实现党的新时代使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上的一致性。对一致性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不断巩固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多样性是统一战线成员的经济社会政治属性、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差异上的多样性,经济社会结构和思想价值观念的差异决定了统一战线成员的多样性。新时代统战工作既面对工作对象的多样性,还面临伴随着多样性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凝聚共识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
坚持统一战线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要求统战工作要为加强党的领导和实现党的使命而凝心聚力、画出最大同心圆服务,要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党的治国理政水平而发挥好统一战线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服务,要为维护政治稳定和形成生动活泼局面而协调关系、形成最大公约数服务。要突出统一战线基本方针的政治功能,在理论和实践上要坚持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政治路径、政治目标的统一,坚持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环境的统一,坚持统一战线的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政治效能的统一。
习近平在与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是建立在最根本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之上的。(3)中国广播网:《习近平邀请党外人士欢聚一堂共迎新春》,2013年2月8日,http://china.cnr.cn/news/201302/t20130208_511944322.shtml,2019年12月1日。今天,这个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是统一战线共同团结奋斗的基本形式,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也是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过近20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和工业化建设基础上,又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需要问题而找到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道路、民族复兴之路、人民幸福生活之路,是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了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政治实践。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形成,就是党带领人民走上伟大复兴的开始。在建立新中国的协商建国过程中,就形成的具有根本共识基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明确,巩固新中国政权后,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建设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方位,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各族各界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巩固。
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凝聚最广泛的力量共同团结奋斗,是实现新时代党的使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最大的共同目标任务就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使命所在。实现党的使命新的进程中,越是接近使命目标,越是要面临更加复杂问题的挑战,越是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越是需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实现党的使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经过历史和实践不断检验的,正确的根本方向和路径,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包括坚持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包括坚持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立场、观点和方法。统一战线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就是建立在这些方面上的一些重要政治共识和认同,以政治共识和认同凝聚和团结最广泛的力量,形成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党的使命的大团结大联合。
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统一战线基础性工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扩大共识的思想基础,是团结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凝心聚力的行动基础。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一要巩固和扩大共识。巩固已有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建立和扩大新的共识,扩大共同点和团结面,画出最大同心圆,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向心力、实现党的使命的凝聚力、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二要加强共同思想政治的基础建设。推进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促进党内和党外团结合作,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和广泛的党外力量在新型政党制度下的重要政治作用,在引导发挥积极政治作用中凝聚共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效能和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扩大有序广泛参与,在责任参与中凝聚力量;促进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和公共事业建设,充分发挥增强民主协商和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的积极作用,在建设性表达和参与中凝聚智慧。三要完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体系。增强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增强对国家和民族共同体认同,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及优越性的认同,进而在正确的政治站位上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统一战线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重要制度。习近平强调,这项制度,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统一战线是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通过团结、整合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并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加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上的领导,引导各方面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建立认同、形成共识、达成一致、积极践行。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总要求(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2019年2月27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7/content_5369070.htm,2019年12月1日。,统一战线加强党的领导,要求加强党对各方面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凝聚力;要求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形成推动工作合力;要求发挥统一战线各方面积极作用,服务于汇集民智民力,服务于科学决策;要求通过统一战线成员广泛的联系渠道,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着力加强统一战线的政治建设。统一战线作为党领导的政治联盟,其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重要延伸。作为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优势和战略方针,其统一战线政治建设服从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总要求,服务于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统战工作作为政治工作的本领。统一战线政治建设的实质是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各方面的政治领导和引领。从统战工作重点上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是重点,要把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合作、政治坚定的标准摆在党外代表人士政治要求的首位,把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把握能力摆在党外代表人士能力要求的首位。从统战工作内容上看,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统一战线政治建设的基本点,继承和发扬党外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是政治建设重要内容。政治建设出发点在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着力点在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发挥积极作用的动力;关键点在发挥积极作用,自觉参与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现政治建设的最终效能。
着力加强对统一战线成员的引导。加强对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引导、参与引导、表达引导,引导发挥积极作用和重要作用,是统一战线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引导过程就是在尊重和包容多样性、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向确定的一致性方向努力,由此实现加强党的领导的过程。另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民主过程真实有效的保障。习近平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这种民主最基本的体现。(5)《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强调》,2018年3月5日,http://difang.gmw.cn/cq/2018-03/05/content_27893655.htm,2019年12月1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就是按界别区分的社会各个方面代表性的政治参与机制,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发扬民主,从一些重要方面表达人民意愿的基本形式,同时人民政协在党的领导下以组织形式发挥民主作用,通过发挥组织的重要作用实现加强党的领导。社会多样性的发展使统战工作更加面向体制外、社区、基层、网络,更广泛地面向包括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体制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基层特定群众(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和可以在互联网虚拟社区上自由交流表达的成员等对象。《条例》明确,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坚持“加强引导”的方针,引导其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引导其积极的政治参与,引导其建功立业发挥重要作用;民族工作,在政治上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6)“五个认同”指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宗教工作,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和引导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做出适应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要加强“四个引导”(7)《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第26条。;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要“引导华侨、归侨和侨眷致力于祖国现代化建设及和平统一大业”等。
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高度一致和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5-36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四项基本政治制度”(9)四项基本政治制度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构成了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40页。,反映了在人民当家作主体系下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政治保证,依法治国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法治保证,依法治国为党的领导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提供法治依据,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治理,这就构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新发展。习近平强调,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2日,http://news.cntv.cn/2014/09/22/ARTI1411317566809796.shtml,2019年12月1日。。统一战线主要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通过协商加强团结合作,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通过协商促进各方面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改革发展营造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局面。这些都反映了统一战线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关系。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基础性,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12)《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强调》,2018年3月5日,http://difang.gmw.cn/cq/2018-03/05/content_27893655.htm,2019年12月1日。。二是代表性,统一战线的一个基本关系是党内和党外关系,统战工作重点是党外代表人士,作为政治上进步、社会贡献大、群众认可度高、表达渠道畅通的党外代表人士,更能够真实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作用。三是渠道性,统一战线是社会各个方面以组织、渠道和代表形式参加政治联盟和参与政治活动,多样性、包容性和协商性是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的基本特征,社会各方面及群众可以通过统一战线成员的表达渠道、基本政治制度及协商民主制度的协商渠道间接反映诉求。
统战工作担负着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为形式的工作职责,是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治制度优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相统一的载体。统战工作的实质是通过执行统一战线政治联盟的共同政治约定来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政治约定就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和共同政治行为准则。通过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来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通过发挥积极作用来指导政治行为的价值取向。面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特别是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着力组织引导党外力量,体现政治制度效能、发挥政治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积极作用。把党外力量组织起来,加强政治吸纳,扩大与党共同团结奋斗的同心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就是在加强党的领导。发挥统一战线成员积极作用首先是在实现政治制度效能上发挥积极作用。统一战线成员是包括新型政党制度在内的一些重要政治制度的政策主体,制度效能能否有效实现,发挥政策主体的积极作用是关键。作为衡量政治制度效能的标准,邓小平曾强调:维护政治稳定,有序有渠道的政治参与是重要方面;促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为各个时期的发展目标任务服务;促进人民的团结,形成共同团结奋斗的合力。所以,有效发挥政治参与的渠道作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建言献策是统一战线成员发挥积极作用的着力点。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习近平曾用“八个能否”明确我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实质。(13)《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1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9/15/c_1124998129.htm,2019年12月1日。能否发扬好社会主义民主,关键在提高能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体,要协助执政党提高执政效能,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提高“五个能力”,包括政治把握能力、履职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14)《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015年5月20日,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2019年12月1日。统战工作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促进统一战线成员提高政治参与和治理参与的履职能力,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大合力,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在任何时期任何阶段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统一战线从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观念的多样性上整合和团结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各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按民族、界别、阶层、信仰等多样性属性区别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团结大联合,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形式,统战工作以此社会政治经济属性差异开展政治工作。
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的本质都是做人的工作。习近平强调,“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统战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是具有一定社会政治特征和基于一定社会政治关系范畴的人民群众及其构成的社会各个方面。社会政治关系包括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港澳台及海外关系,包括党内与党外、体制内与体制外、多数与少数、制度范畴内与范畴外、一般性与代表性等关系。统战工作与群众工作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提出一些重要论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统战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是党的特殊群众工作,要有特殊的方式方法”;“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善于团结群众”;“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公民,要遵守公民的基本义务”; “港澳台海外工作,争取人心工作更加特殊、更加复杂、更加紧迫,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等(15)《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015年5月20日,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2019年12月1日。。认真听取和对待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是群众路线的重要要求,相对应的发扬民主,开展民主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法。特别在协商民主方面,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在制度机制上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习近平在这方面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1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2日,http://news.cntv.cn/2014/09/22/ARTI1411317566809796.shtml,2019年12月1日。。习近平关于统战工作与群众工作关系的重要论断,充分反映统战工作的本质、重点、方法等方面与党的群众路线具有的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新时代统一战线注重在社会政治及公共治理参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范畴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成员作为“政治性”群众,具有社会构成多元,价值观念多样,自我意识独立,自主选择性强,获取信息便捷等特点,对新时代统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加强政治引导、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参与能力是统战工作的着力点。
聚焦发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优势,加强政治引导。加强对统一战线成员的政治引导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工作。政治引导的根本出发点是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根本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在政治上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发展上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上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和社会治理。作为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基本构成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时代的发展,它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同时,保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更真实的民主。《条例》强调,统一战线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统战工作加强政治引导的着力点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巩固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共识,以自觉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为根本要求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树立“四个自信”,通过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来充分实现政治制度优势,通过充分释放政治制度效能来保证统一战线成员发挥重要作用。
聚焦体现制度效能和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履职引导。体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主要集中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方面。习近平强调,体现政治制度效能,关键是要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17)《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015年5月20日,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2019年12月1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职并发挥积极作用的主要方面,提高履职能力是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在政治协商上要以取得协商实效为导向,着力通过政治协商,凝聚广泛共识,巩固和扩大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各阶段目标任务而凝心聚力;着力通过政治协商,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法,提高党的治国理政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通过政治协商,促进团结合作,促进政党关系和社会各个方面政治关系的和谐,维护政治稳定,增强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普适价值观渗透和各种政治风险的能力。在民主监督上要增强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责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越是强大、越是长期执政、越是取得骄傲成就,就越是要保持以人民为根本的宗旨,就越是需要接受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是避免犯大错误的前提,邓小平曾指出:“当今,谁有资格有可能犯大错误,只有中国共产党”。习近平也强调,要避免犯重大错误甚至是犯拖累到伟大复兴进程的颠覆性错误,而这只有具有强大执政执行力的中国共产党才有可能犯。只有保证包括民主监督在内的监督体系的全面监督作用,才能保证党能够及时纠正可能的问题,始终保持强大和长期执政,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以合作、协商和履行共同责任为基础的政治监督和协商式监督是《条例》和人民政协制度明确的监督形式和方法,也是统一战线成员开展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和方法,它既区别于又互补于其他基于公共权力的监督,又先于法律层面,在政治上发挥重要监督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重要特征,也是体现制度效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聚焦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和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参与引导。促进广泛有序实质性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有序参与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机制参与,要求参与者有参与意愿和一定的参与能力,广泛性体现在参与者的代表性及表达的覆盖面。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参与的重要渠道,党外代表人士履职和与党的团结合作机制是参与的重要机制。党外代表人士的群众认可和发挥积极作用间接体现了社会的广泛性和实质性参与。发挥党外代表人士重要作用要体现在,能够与党紧密团结合作,形成政治上的一致,加强党的政治领导;能够以资政建言等形式实现有效的治理参与,增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高党的治国理政水平;能够以其在社会领域的影响力和桥梁纽带作用,服务于党的群众工作。党外代表人士的安排任用和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始终把团结培养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作用的前提是加强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培养,正如习近平所强调,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重点是科学使用、发挥作用,关键是加强培养、提高素质。(18)《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015年5月20日,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2019年12月1日。《条例》对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的储备、培养、干部配备、管理、考核、领导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要求和规范。统战工作要把党的历史经验、党中央精神和相关法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转化为协助形成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和工作合力,转化为切实增强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参与、治理参与、社会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