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萍,江 铭,贾方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放免检验科,上海 200020)
输血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挽救患者的生命。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是保障输血安全的关键措施,也是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基本条件。由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多为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近年来报道很少,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输血前实验室检测技术迅速发展,试验的灵敏度越来越高。人类红细胞上抗原非常复杂,目前被发现30 多个,而临床上常规的血型鉴定只检测ABO 系统和Rh 系统的D 抗原。因此,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尤为重要。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 以外的血型抗体,多为IgG 类抗体,主要是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而产生,在盐水介质中IgG 类抗体不能引起红细胞凝集,只能使相应的红细胞致敏。IgG 类不规则抗体可引起受血者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1]。可靠的实验方法对确保输血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方法包括盐水法、酶法、凝聚胺法等。微柱凝胶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安全输血推荐方法之一,其避免了传统交叉配血方法存在的缺陷,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快速,且灵敏度高,在临床输血中得到广泛推广[2]。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避免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院本科室对近5 年来6 630 例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同时与凝聚胺法进行比较。本研究结果提示2 种方法结合使用、互相验证,大大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收集2014 年7 月至2019 年6 月间在我院需输血治疗的住院患者6 630 例,其中男性3 783 例,女性2 847 例,年龄为16~87 岁。
1.试剂和仪器检测试剂: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微柱凝胶法)由北京佰利申科贸有限公司提供;改良凝聚胺试剂、筛选细胞(Ⅰ、Ⅱ、Ⅲ)均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中,BASO 2005-2 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由台湾贝索企业有限公司提供;微柱凝胶卡专用离心机(DG Spin)和孵育器(DG Therm)由北京佰利申科贸有限公司提供。
2.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应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对6 630 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比较2 种检测方法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同时对这些患者选择ABO 血型及Rh(D)血型同型的红细胞悬液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并用凝聚胺法对同样的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作为对照,观察2 种配血方法检出配血不合的灵敏度。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及抗体筛查试验、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及抗体筛查试验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 630 例患者的血标本,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检出不规则抗体35 例,检出率为0.53%;用凝聚胺法进行筛查,检出不规则抗体26 例,检出率为0.39%,2 种方法间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05)(见表1)。
6 630 例患者的血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法行交叉配血试验,有48 例配血不合,不合率为0.72%;采用凝聚胺法行交叉配血试验,有30 例配血不合,不合率为0.45%,2 种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
微柱凝胶法检出的48 例交叉配血不合,其中34 例是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13 例是由自身抗体引起,1 例是类B 孟买血型。凝聚胺法检出的30 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其中24 例由不规则抗体引起,5 例由自身抗体引起,1 例为类B 孟买血型引起(见表2)。
2 种方法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经抗体鉴定,有35 例患者存在不规则抗体,13 例自身抗体,1 例类孟买血型,真正配血不合需谨慎输血的有49 例。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48 例,有1 例在微柱凝胶法配血显示配合,但在凝聚胺法配血时显微镜下有凝集,经抗体鉴定,未确定其特异性。微柱凝胶法的灵敏度为97.96%;凝聚胺法有30 例配血不合,其灵敏度为61.22%。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凝聚胺法(χ2=20.36,P<0.05)。
表1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不规则抗体筛查情况比较[n(%)]
表2 2 种交叉配血方法配血不合情况分析(n)
随着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输血前实验室检测是输血的关键性步骤,灵敏、准确的检测技术是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保证。抗体筛查是检测患者除了抗A、抗B 以外的血型抗体。虽然不规则抗体在国内正常人群中的检出率仅为0.3%~2.0%,但如果不检测或漏检将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是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3]。交叉配血试验是在输血前用于检查受血者和献血者的抗原与抗体成分是否相容的试验,其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同时进一步复查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是否符合输血原则,可以发现亚型或弱抗原、不规则抗体等。用于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的方法很多,但传统的试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微柱凝胶法是采用微柱凝胶技术与免疫血清学相结合的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不仅能同时检测出IgM和IgG 抗体,还能检测到弱抗原抗体反应,避免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目前普遍应用的凝聚胺法,是中和红细胞表面电荷使不规则抗体结合,然后通过高速离心使红细胞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凝集在一定时间内解聚,特异性凝集则不能被解聚,从而达到检出不规则抗体的目的,其快速、简单,能检出IgM 和IgG 抗体,具有一定的灵敏度,目前已作为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的常规试验。但凝聚胺法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的观察是从凝集到无凝集的过程,振摇的力度和振摇的时间都需严格掌握,难以标准化,弱凝集的标本由于振摇和放置时间稍长凝集也会消失[5]。对有些低浓度抗体易漏检,灵敏度较低,如抗-JKb[6]。此外,凝聚胺和Kell 系统抗原都带正电荷,故不能检出抗-K 抗体[7]。微柱凝胶法是基于游离红细胞和聚集红细胞是否通过具有分子筛作用的凝胶颗粒构成的胶体介质,从而使不同状态的红细胞得以分离,是一种在微柱管中用凝胶介质进行的改良血凝反应。当抗原与抗体反应时,红细胞发生凝集,离心时红细胞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留在凝胶上层或中间,呈阳性反应,其灵敏度高,结果清晰易判读,不需要显微镜观察,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易于标准化[2],结果可长期保存。
本研究显示,在对6 630 例患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中,用微柱凝胶法检出35 例,检出率为0.53%;凝聚胺法检出26 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39%。本研究中有9 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浓度比较低,没有被凝聚胺法检出而造成漏检,虽然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在2 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漏检会给临床输血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也要引高度重视。交叉配血作为临床输血前最后一项实验室检测,对输血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显示,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法。6 630 例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出配血不合48 例,不合率为0.72%;采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配血不合有30 例,不合率为0.45%。2 种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标本中,经抗体鉴定,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有35 例,从表2 可以看出,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不合的48 例患者中,由不规则抗体引起者有34 例,1 例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查时显示配合的患者标本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中出现显微镜下凝集(排除假阳性)。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合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只有24 例,11 例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中显示配合而漏检。这11 例标本在微柱凝胶法中,凝集显示弱阳性(±~+)。此外,本研究中还出现了1 例类B 孟买血型,这类患者血清中存在抗H 抗体,因此会出现与所有供血者交叉配血不合[8-9]。本研究中,真正配血不合需谨慎输血的有49 例,微柱凝胶法提示配血不合48 例,其灵敏度为97.96%;凝聚胺法提示配血不合30 例,其灵敏度为61.22%,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法灵敏度明显高于凝聚胺法(χ2=20.36,P<0.05)。
总之,微柱凝胶技术的灵敏度高,能检测到弱的抗原抗体反应,其结果清晰准确、易于判读,能排除冷凝集等试验影响因素,易于受控,能正确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也不可忽视凝聚胺法的优势,由于凝聚胺法快速简单,检测所需时间只有微柱凝胶法的三分之一[4],同时也能检出IgM 和IgG抗体,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凝聚胺法虽然不能检出抗K 抗体,但K 抗原在我国汉族人中的分布频率几乎为零[7,10],所以影响不大。因此,此检测方法在国内被广泛用于急诊抢救的患者。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对于常规输血的患者应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输血前实验室检测,微柱凝胶法毕竟对一些低浓度、低频率的抗体检出率比凝聚胺法要高。条件允许时,可同时采用2 种方法互为验证,从而正确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真正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
致谢:感谢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协助完成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