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花
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之人。战国四公子列传太史公皆呼“某某君列传”,唯信陵君传被称为《魏公子列传》,且全文呼公子147次。司马迁忠而受辱,知交莫救,故对能急人之难、仁而下士的信陵君无限心折与仰慕。
《魏公子列传》为太史公得意之文。故事明晰而跌宕,人物凛然有生气,表现手法错综多样,尺幅之中画出了复杂的时代风云和鲜明的个性人物,虽为史学著作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以情摄文,条贯统序
编年体记史最为客观,而司马迁弃之不用,独创以人系事的纪传体,记录并描写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行动、思想和情感,使这部史学著作成为一部具有文学气质的史诗。
魏国公子信陵君一生千头万绪,三千门客更是人才济济。他的列传该写什么,怎么写?
司马迁最看重公子“仁而下士”“急人之困”的精神,于是选择了“窃符救赵”作为中心事件来表现信陵君条贯统序。再由这一中心事件带出三千食客中的佼佼者,随着事件的展开来表现他们“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以此衬托信陵君。苏教版《(史记)选读》删去开头处公子与异母兄魏安釐王博、结尾处公子接受毛公、薛公建议回救魏国、公子遭秦国离间自毁而死等情节使得文章的主线更加鲜明。
我们用一张图表来梳理一下《魏公子列传》的主要事件,并简要分析对传主魏公子的描写方法:
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魏公子列传》根据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来裁剪情节,情节跌宕,条贯统序;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主要人物形象丰满、情感丰富。可以说这篇传记完全符合今人对一篇小说的期待。
“不写之写”也是文学作品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有效方法。《史记》中利用互见法来做到这一点。赵围得解,本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平原君散尽家财,夫人以下编人队伍誓死抵抗;李同带领三千敢死队抗击秦兵;楚国也出兵救助等。但这部分内容均写在《平原君虞卿列传》中,《魏公子列传》则略去不提,使得本文突出了魏公子救赵无与伦比的价值,使得人物形象更显高大,太史公的仰慕之情得以充分表达。
二、对比映衬,彩笔写人
题为《魏公子列传》,自然浓墨重彩地写公子生平事迹,但本文凡正面写信陵君之事常用笔简洁,比如写信陵君恭迎侯生,极写侯生傲慢,层层渲染,浓墨重彩,写信陵谦恭处却只轻轻一点。染侯生而点公子,点染结合,这种写法正可表现信陵君礼贤下士的低调作风,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太史公不惜把大量的笔墨给了公子手下的士,不仅表现了公子“仁而下士”的特点,也是在为这些士列传。本文所选之士监门侯生、屠夫朱亥以及赵国赌博、卖浆者薛公毛公(教材删去)等,皆来自市井民间,他们身上仁义、忠贞、坚毅、智慧等品德得到了司马迁的高度赞美。
侯生身居首都闹市,修身洁行数十年,不以生活困苦受公子钱财,但一旦引为知己便以命为酬。朱亥坦然受礼,待信陵君大用即挺身而出,锤杀晋鄙,然后功成身退。如姬誓死为父报仇,又冒死报答信陵君的大恩果断窃符。这样一些不为富贵名利所动的人愿意为信陵君所用,或铤而走险或以死相报。这些人是孟尝君手下鸡鸣狗盗之徒不能望其项背的,足见公子乃真能得士。
太史公并没有把偶像信陵君写得完美无缺,功成受封之后他也会骄傲,魏国需要他回救时他也会害怕,但门客一旦跟他把道理说通,他便立刻从谏归国。贤哉,公子!
除了用侯赢、朱亥、如姬这些小人物的豪侠精神来正衬公子外。太史公还用上层大人物来反衬信陵君精神的可贵。全文对信陵君的异母弟魏安整王着墨不多,选文主要写了秦国伐赵时魏王犹豫观望的胆怯,这和信陵君决意抗秦,以身赴死的勇敢果决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联系本文首尾删节部分魏王畏公子贤能不敢重用公子和魏王因秦国反复散布谣言而疏远公子,则其昏庸无能、缺乏远见、嫉贤妒能则更反衬出了信陵君的光明磊落、虚怀若谷、大义凛然。
除此之外太史公还借助同为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来对比映衬公子。公子在赵国秘密地步行去博徒毛公、卖浆者薛公处,与他们交往,被平原君耻笑,司马迁通过对比,批評了平原君求士“徒豪举耳”,衬托了信陵君才是真“求士”,真“下士”。以致“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结合其他三公子的列传,我们可以看到:毛遂在平原君门下三年没有被发现;春申君早年能舍身保楚太子归国,但“富贵到手,器满志昏”,受李园小人蛊惑,“以奸谋盗楚,而身死棘门,为天下笑”;曾任齐相的孟尝君好客“但营私耳”,免相后居然怂恿秦国伐齐,最后更是任魏相联合诸侯攻破齐国。太史公写三公子为一已富贵而养士,甚至为了自己富贵而倾覆国家。这与与信陵君从保存魏国的目的出发,屈尊求贤,不耻下交形成了鲜明对比。
“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以魏亡系信陵君传,以信陵系国之存亡。”司马迁常用这种方法来表达他对贤才系国运的思考。这种写法在《屈原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有表现,以此文最鲜明。
三、铺设悬念,叙事有张力
“尚奇”是指《史记》倾向以“奇语”来记录奇人奇事,这不仅体现了史学家司马迁的文学倾向,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趣味。“奇语”的特点是引人遐想,出人意料,出人意料则使得叙事有悬念,有张力。
下面我们以侯生有关情节可能引发的读者心理为例来说明:
太史公通过层层渲染来逐步强化读者对侯生的不满,然后用“公子执辔愈恭”“公子颜色愈和”“公子色终不变”,两“遇”一“终”反复中含递进来表现公子;又用侯生不受公子厚礼、侯生遂为公子上客、侯生不从公子赴死、侯生果北向自刭这样的跌宕起伏表现侯生的老谋深算、坚毅果决和“士为知己者死”。这两条充满悬念与张力的故事线,牵动着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使读者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这种充满悬念与张力的叙事法,在太史公的多篇列传中都有使用。比如《淮阴侯列传》中“萧何月下追韩信”,通过层层铺垫与渲染最终才点明,封上将者竟为韩信,结果“一军皆惊”。
《史记》不仅是一部“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善叙事理”、感情深沉的文学著作。它以“本纪”为北斗,“世家”为星宿,“列传”为繁星。《魏公子列传》描绘了一幅璀璨的繁星图,侯生、朱亥、如姬、晋鄙、平原君……而繁星环拱,信陵君无疑是最璀璨的那一颗。司马迁倾旷世之才为心中得意之人著成了《魏公子列传》这篇千古得意文章。
学法指导
一、裸读:看懂情节,积累知识。
有些同学学古文习惯先听老师讲解,或者轻易去看翻译资料上的译文,在这之后再去记忆、背诵古文基础知识。这种学习方法上手快,但走不远。高二同学已经具备阅读平易古文的能力,关键是树立信心,培养耐心,把《信陵君列传》当小说看,独立裸读,“连滚带爬地”以能够看懂“故事”、能给别人讲这个故事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遇到难点打问号,回读时再查字典查资料弄懂并记录在积累本上经常翻看。如果感到难以坚持,可以带着有趣的任务去阅读。比如,尝试文言文写作,用300字以内的文言短文来复述故事;跟伙伴分角色扮演来讲故事、演话剧等。
二、反复读:自我提问,深入思考。
珍惜阅读体验,及时记录阅读时产生的联想或浮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在阅读《魏公子列传》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这样提问:侯赢为何要自杀?他为何要隐于市井?魏公子是如何发现这个人才的?魏王为何没有发现重用侯生……
三、拓展读:联系对比,勇于发现。
为什么魏公子为四公子之首?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其他三公子的列传寻找答案,比较他们的为人,比较他们养士态度的不同。我们还可以联系《太史公自序》来思考,他为什么特别欣赏信陵君?他为什么常写人才不为世用的痛苦?我们甚至可以联系生活思考,和信陵君时代相比当下社会对待人才的方式进步了吗?在这过程中你一定会有一些启发,请努力把他们写成小文章。写作可以厘清和推进思维,长此以往,你的思想之剑会越磨越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