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信
古人把写文章叫着“属文”。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中说:“衡少善属文。”萧统《文选·陆机》中也说:“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李善注:“属,缀也。”属文,就是连缀文字,把一个个汉字连起来就是成了文章。
但是,一样的文字,在不同人的笔下,不同的组合,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不好的文章或杂乱无章,逻辑混乱;好的文章,则文脉清晰,气韵流动。
所以写好文章的关键在于,既要能充分打开思路,激活知识储备,唤醒生活积累,放大情思的火花;还要能在此基础上给思维搭建一个支架,使文章思维明晰,筋骨强健。
打开思路的过程就是头脑风暴的过程,但此时思维的触发点、联想点、辐射点还是杂乱的、零散的,还需要给思维搭建一个支架,将无序变得有序,将零散变得完整,将肤浅变得深刻,将简单变得丰富。
搭建思维的支架有多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思维导图
人的思维往往是“点式”或“线性”的,而点、线思维容易使我们囿于一隅,当遇到问题时常常会钻“牛角尖”,思考问题僵化、片面、混乱。借助思维导图这个思维支架,我们就可以突破点、线思维的局限,看到更多可能性。
以一次到南京江浦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学农”为例,不妨给自己选择的“点”来一个头脑风暴,再使自己的思维导图清晰。
比如写“采茶”:茶——茶园——采茶——采茶人——茶记忆——茶文化。
比如写吃“农家饭”:菜园——择菜—烧菜——吃菜——种菜故事——温馨与忧思。
比如写“翻地”劳动:土地——农具的变迁(铁锹、机器、机器人)—一翻再翻——劳作的人一一翻地之后——土地的品格。
比如写“艺荷苑”:眼前荷花(大棚荷花)——夏季荷花——大棚技术——现代农业的成果与前景——畅想现代农业。
這样,由一点向四处延伸,打破时空,纵横交错,有虚有实,文章就变得丰富而有条理。
第二种:概念图
概念图作为一种思维支架,可以把孤立无联的概念构建成一个概念网络,也就是把“点状”的知识结构变成“网状”的知识结构。它的优点是善于表达跨层级的、复合型关系。
比如扩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200字左右的小品文。六个意象(概念)叠加在一起,构成丰富多变的人物活动的图画。思维流程可以具体化为:
残月之下有深山,深山之中有茅屋,茅屋里面有鸡鸣,鸡鸣之后有行人,行人路上有板桥,板桥之上有寒霜,寒霜之上留人迹。由高到低,由远而近,由先而后。有同学这样写:
夜色沉沉,一轮残月,如镰刀似弯钩,斜挂在茅店的屋檐上,散发着浅浅的光华。月光洒落在地面上,映射出万物隐隐约约的轮廓,清冷迷离。一爿茅店孤零零地横卧在山腰上,山路弯弯,落叶满地。一声鸡鸣划破夜的寂静,尖锐破碎,唤醒了游子的早起,提醒着旅人的别离。在夜色蒙蒙中,一个旅客起早赶路,在他身后,板桥斜斜,惨白地改变了板桥的颜色。桥面留下了浅浅淡淡的足迹。脚步匆匆,在山路上留下无奈的声音,伸向远方……
20世纪九十年代,流行祖国大地的《涛声依旧》是音乐家陈小奇根据唐代诗人张继《夜泊枫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意改写的。其实陈小奇创作《涛声依旧》前,他并未到过苏州的枫桥,否则不会写出“涛声”,因为后来他去到那里才发现大运河压根没有涛声。
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陈小奇写歌前,脑中一定呈现了一幅清晰的画面。歌中的“你”是谁?是恋人?是朋友?是故乡?抑或是自己的“初心”?“我”为什么离开,又为什么回来?回来以后又会如何?世事变迁,还能回到从前吗?《涛声依旧》在《夜泊枫桥》提供的意象意境所构成的背景之下,演绎延伸,呈现出一番新的意境和情思。
从以上改写的两个例子看,我们面对一个题目(概念或词语),要精于分解,捕捉亮点。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样一个高难度动作,需要将动作分解,让分解后的每个动作元素都成为亮点。把标题作为棱镜,折射出睿智的光芒。精心巧构文章的框架,玩转文章的设计魔方;在每个段落的衔接上安装好转动装置,让文章呈现多变的风景。
第三种:鱼骨刺图
鱼骨刺图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发明,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鱼头为问题,鱼骨上列出现象及原因。鱼骨刺图作为一种“思维支架”,主要用于对复杂问题进行程序化分解,常用于商业领域,也可用于构思文章。
议论性文章的主骨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骨生出一条条次骨:是什么(界定内涵一二三)——为什么(列举现象一二三、产生原因一二三、危害或意义一二三)——怎么办(解决问题的建议、办法和举措等一二三),文章有了这样的总体支架,就不会写不出流畅的文章了。
如现在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经常出现因为争座或霸座而发生纠纷的现象。如何理性地看待这种现象,避免这样的事再度发生?我们不妨这样想:这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哪些人不让座?不让座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强行叫人让座的心理基础有哪些?公众到底有哪些一致或者矛盾的看法?从法律与道德层面如何分析?从心理与社会层面如何把握?不妨先画一幅鱼骨刺状的思维流程图,然后架构文章,行文是不是就更有方向感了?
第四种:“PMI”图
PMI(plus,minus,interesting)也称三视角思维支架,P代表想法的肯定部分,M代表想法的否定部分,I代表兴趣点(这些点可能是可探究的部分或者不寻常的重要部分)。这个“思维支架”非常适用于讨论,特别是当人们的观点出现一边倒或者两极分化的时候,三视角思维支架可以帮助人们看到更多可能性,把关注点从自己的视阈中脱离出来,增加思维的弹性、丰富性和辩证性。
比如我们今天看待历史人物,往往容易一边倒地肯定或否定。比如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陈朝后主陈叔宝,金陵城破时,同宠妃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将吊出处死。这三位末代君王,亡国起因各不相同,但却都亡于虎踞龙盘的金陵石头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难免也遭到后世的斥责非议。
李煜作为古今第一词帝,后人称颂的是他的词作成就,鄙弃的是他的“几曾识干戈”“垂泪对宫娥”。我们可以逆向思考一下,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宋高宗非要杀了他?仅仅因为他写了一首《虞美人》?他真的就是不识干戈?他的心中真的就只有宫娥?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有什么深层原因?如果我们不加深究,不就限于人云亦云了吗?也许我们多角度思考,真正能慎思之、明辨之、反其意而用之,则会使见解更深刻、更独到,这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李煜。
当然,以上几种思维支架只是基本的图式,真要写好文章,还必须在这基础上加以变化、丰富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