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泡”外“联”,问“景”答“情”

2019-03-02 02:17田博
关键词:绿水幽径青苔

田博

在高考语文复习阶段,我们不放过重点,同时更要突破难点,古代诗歌鉴赏题对同学们而言就是个难点。古代诗歌,是浓缩的结构艺术,是含蓄的语言艺术,是“景”“情(理)”二者紧密结合的文学艺术,历年高考真题中,设置题目往往是从写景的那一联人手,因为一般而言,“景物”是诗人表情达意的主要媒介,诗人总要借助外物——或事物,或景色,或古迹——来表现内心的情感。

2008年江苏高考古诗鉴赏题——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如此:“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所设置的问题是:“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毫无疑问,这两联都是写景联,我们选取颔联中一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来赏析,抓住“吴宫”二字,可知是怀古,花草是常见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迅速构建起其形象并作出适当的延展,将其“泡”开,不难想象出一片繁茂,呈现出两种色彩:红和绿,闻得到芳香与清新的味道,接着“联系”下面的“幽径”——幽僻的小路,吴宫(三国吴国的宫殿)的路本应何等热闹开阔,而今呢?小路幽僻,热闹不再,一个“埋”字联系了“花草”与“幽径”,思考二者其实是相互埋没,花草疯长掩埋了幽径,使幽径不可见,愈发幽僻冷清;同时幽径也埋没了花草,少有人走,那宫殿里的鲜花芳草埋没在幽僻的小路上,再无人在旁驻足欣赏,“寂寞独自开”,便是一片冷清破败。究其根源,诗人不是单纯为了写景而写景,其目的在于抒发情感。这一句写金陵的历史遗迹之景,昔日繁华宫廷已荒芜,借景物描写寄寓了人世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我们所说的“泡一泡”,就是将诗中景物文字用你的想象力打开,为其加入色彩、声音、味道、背景图等要素,从“形、声、色、味”等各个角度无限丰富其形象含量,并能敏锐抓住诗人将此景物写入诗是为了凸显何种特质,从而给予准确定位;甚至能使诗句中的景物内容在你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具体连动的画面。总之,我们要化抽象文字为具体画面。有的同学欠缺的恰恰是对文字的感悟还原功夫,他们往往被浓缩的文字所束缚,对诗句的理解陷入“字字落实”的狭窄空间,殊不知“落实”往往“落死”,思维不得拓展。正如上文的“花草”,“泡”开后,诗人不就是选取其美丽依旧而无人赏识的特殊遭遇来表情达意的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花草这一意象在这里不可能不哀怨。而“联一联”是建构诗意的关键,笔者认为,意象一般不是孤立的,往往以意象群的形式在诗中出现,必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相互碰撞交融从而表达诗人当时的独特感受,所以只“泡”开每一个意象远远不够,还需将几个意象联系整合,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对诗意的基本把握。在诗句中,几个意象叠加,其内在的关系无外乎“相类、相斥、相融”等几种。其中相类是为了强化,相斥是为了对比,而相融则是为了产生新的含义。

我们来看下面两首唐诗:

答张十一功曹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本诗是诗人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un dang):竹子。③踯躅:映山红,杜鹃花科。

问题:首联写景有何作用?

润州二首(其一)

杜牧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注]①桓伊:东晋将领、名士、音乐家,屡建战功。

问题:简要赏析颔联的写景特色。

两首唐诗都有“写景联”,分别问的是“写景作用”和“写景特色”,这两类问题的回答还是要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泡”“联”结合。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的内容主旨,进而明确其作用和相应特色。如韩愈《答张十一功曹》首联: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读一读: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在头脑中泡开“山”和“江”的立体形象,山——青翠,高峻,而这里强调它的“净”;“江”——连绵,波澜壮阔。而这里强调它的“空”,诗人凸显了它们“空”“净”的特质,而“空”“净”本身亦有相似相类之处,事物纯净,给人的感觉不就是一种“空无”吗?向文字之外慢溯,联系同一画面语境下的“水见沙”,这分明是说清澈得可以见到江底的沙砾,江水非“净”不能如此,诗人又刻意增添了几分“空净”。外联下一句“哀猿啼处两三家。”——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偌大的天地间,只存有两三户人家,这何尝不又是一种“空净”呢?并且在感受这份空荡之余还有一种寂寥难掩在其中,再联系诗人的创作背景,“本诗是诗人第一次被贬到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那么这份“空净虚无”实际就应该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外在映射,既看到天地间本色的空净,又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诗人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这种“空净”与作者仕途的冷遇、人生低谷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痛。

当我们从“泡”开意象出发,努力探寻“诗句内容”与“主观情感”之间的逻辑关联之后,其作用也显而易见了:写山净江空猿哀人家少,突出了环境的偏僻空寂,体现了诗人遭贬后的孤独与凄凉,只为了奠定全诗诗人孤独和凄凉的情感基调。

内“泡”外“联”,是明确诗意的大致方法,而问“景”答“情”是诗歌题“写景句”作答的大体走向。“意象”在这里只是诗人借助的一个媒介,诗人注入自己的主观体验,将客观景物提升为一种有固定内涵的形象,甚至对其不惜反复强化,只为了抒发情感。

再如杜牧《润州二首(其一)》颔联: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青苔”“绿水”两个意象相对,不仅位置相对,而且内涵也相对,青苔,苔藓植物,翠绿色,多生长在陆地阴湿处。古诗中,多有“青苔”这一意象,如宋代陈克的《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写庭院的幽静,词人的闲适心情。顾况的《听角思归》:“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则是借青苔写家室、故乡之思。宋之问《题鉴上人房二首(其一)》中“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白居易《偶题阁下厅》中的一句“静爱青苔院,深宜白须翁”,青苔一改微贱、幽暗、凄寂的旧形象,代表着清净唯美、高雅脱俗。而在本诗中,青苔在寺中生长,并且搭档“马迹”出场,马迹即人迹,一个“无”字表明,无人到访,徒有青苔。这里“青苔”,诗人取其“荒凉冷清”之意,寺里结满青苔没有马的足迹,荒凉清冷的意思就表现得很完备了。而下一句桥边荡漾绿水,增添很多酒楼,绿水的繁盛多姿,酒楼的觥籌交错,喧哗热闹,在我们头脑中“泡”开,似乎可眼见耳闻,两句之中的意象相互联系,就构成了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因此,通过我们的赏读,由“泡”开始,再联系“上下语境、相关意象、当时背景”来最终定位其含义,从而“由景入情”。毋庸置疑,问其写景特色,必将是“对比”这一手法的巧妙运用。

以上通过解读三首考场诗歌阅读题,想告诉大家,鉴赏诗词,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抓住“景、事”将其“泡”开,内“泡”外“联”,并以此为钥匙去解开诗人心中这把“情”锁。

猜你喜欢
绿水幽径青苔
青山绿水幸福长
迎春曲
访友
青苔之美
浣溪沙·莲
前行
老禅院
登翠微峰
雨天
昔日,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