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三变”到“柳永”

2019-03-02 02:17崔逸飞
关键词:冲天及第柳永

崔逸飞

《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的作者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柳永本名柳三变,其父柳宜曾仕宦南唐,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柳三变在家中行七,故又称其为柳七,他有两名兄长,即柳三复和柳三接。

柳永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是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人物,时至今日,他的生卒年,登科时间,仕宦经历与卒葬地,都尚未有百分之百的定论。而关于柳永文学成就的评价,自古以来也是一波三折,很有传奇色彩。

柳三变改名柳永,与他的科考经历有关。虽然学界对其科考次数有两次与五次之争,但论及他屡次落榜原因的轶闻却被记录下来。最早记载此事的是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仁宗留意儒雅,务本向道,深斥浮艳虚化之文。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鹤冲天》一词,实际作于柳三变候榜时期。北宋科举正月省事,二月放榜,三月殿试。二月是杏花花期,故而又称为“杏榜”。许多学者对于《鹤冲天》有误读,往往不顾史实认为这首词是柳永落榜后所作。其实,所谓“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是在感慨自己居然没有考中第一名,而非感慨自己居然落第。“龙头”是状元的别称。柳三变词作写于二月,因不是头名而不免出言不羁,自我安慰。而根据吴曾记载,宋仁宗是在得知这首词后,才将其罢黜的。可是这则传闻的真实性究竟有多少呢?我们并不能够得知。因为《宋史》未替柳永立传,历代人们根据宋代私史野乘的传说,仍然选择相信这一则传奇故事。“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名号,也就传为佳话。

然而,柳三变真的愿意走奉旨填词之路吗?倘若真的愿意,那也仅仅是一阵子,而非一辈子。因为,此次落第后,他不但继续科考,而且为了消除自己声名不利的影响,不惜改名科考。柳三变改名柳永,终于登第。据《建宁府志》记载,和柳永一起考中的还有其兄柳三接。此时柳永年过半百,宋翔凤《乐府余论》载:“耆蹉跎于仁宗朝,及第已老。”

关于柳永及第年份与及第原因,学界尚有争议。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柳永及第的原因是“进士五举年五十”,宋仁宗景枯元年扩大了进士及诸科名额,且特开恩科,推恩于历代科场失意的举子。然而,大部分学者仍旧认为,柳永及第凭借的是自身實力,而非推恩之说。

在文学成就上,柳永所得到的评价也并非一帆风顺。总的来说他的词在宋代受众中所得到的反应可分为两类,鄙其词者往往因他词作俚俗太过、格调太低而排斥,与宋代士大夫崇雅审美不相符合,这类态度的代表人物是晏殊。而喜欢柳永词作也可再分两类,一类是为其词音律婉转其意真切所感动的普通民众,即叶梦得《避暑录话》中所言:“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另一类则能全面深刻地评价柳永的艺术贡献与成就,即“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不具诸集,今载于此,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这里肯定了柳永词中非俚俗的一面,保持了一定的客观性。时至清代,对于柳永词的褒奖又掀起一个小高潮,并提出“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的说法,将柳永与杜甫同列,这在宋代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无论柳永一生经历了多少起伏与非议,后人确实肯定了他的文学贡献与成就,甚至不惜伪造其仕宦经历来争夺其葬地归属。被《镇江府志》收录的《宋故郎中柳公墓志》残文就是这样一篇伪作,此文一度曾给研究柳永的学者们带来不小的麻烦,让后代柳永研究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但从侧面不难看出,不为《宋史》所载的柳永,在后人心中仍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猜你喜欢
冲天及第柳永
牛气冲天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柳七官人寻花问柳觅新词
恭贺新春
一鸣惊人
《朝野类要》入仕制度词汇考释
柳永的词
一个人的爱情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
“先辈”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