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飞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职能性机构,在服务民众以及执行国家法律政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然而长期以来受现行经济利益体系的制约以及政府职能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活动的质量差强人意,而且工作效果仍有待于提升。在经济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的趋势下,行政事业单位正面临着巨大的财务管理危机,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工作,更应该与时俱进,处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实施规范和精细化管理,全面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创新,最终实现内部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财务活动的合理化运行。
(一)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以往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较为保守和传统,致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难激发,甚至一些工作人员会以自身的利益为核心,进而做出损害组织相关利益的事情。而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释放和激励,进一步提升与单位的融合。
(二)衡量人事任免的参考
通过健全财务管理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在创新过程中做好绩效考核工作,进而将其纳入到检验和衡量单位人才的机制当中。确保人才能够得到科学的利用,并确保员工都能够人尽其才。此外还可以为进一步筛选人才以及衡量人事任免做出令人信服的参考。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于行政事业單位的特殊性,且多以国家专拨款进而开展工作为主,可以说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尤其表现在财务观念和体系的滞后,进而导致与时代发展出现背离。
(二)优秀财务管理人员的缺失
受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的影响,在政策法规观念不强的制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经验严重不足,很难主动加以改变,进而体现在工作中存在较大的惰性,而且缺乏流动性的危机,财务资金为此受到了影响。
(一)提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该改变原有观念,同时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创新保持清醒的认知。摒弃以往陈旧的思维,同时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本单位的所有员工都可以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一个层次。此外在创新过程中,还要与时俱进,做好科学的调研,并与本单位财务工作实情向符合,以实现资金利用率的全方位提升。
(二)优化财会人员管理素质
众所周知,财会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为此单位应该为财会管理人员创设培训实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并管理这只队伍。明确单位资金流向,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防止任何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此外,认真执行预算计划,明晰各项工作的开展状况,确保单位资金利用的可控性,以上都与财务人员的个人能力和业务素养有直接关联。
(三)完善财务管理内控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这就是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做好事前防范措施,实行相互牵制的财务核查制度,即将预防、严堵以及检查等管理手段相结合,这样才会实现各个层次的环环相扣,从而发挥部门的监督职能。当然财务管理内控管理还需要细化,循序渐进的发挥内控管理制度的优势效应。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逐渐完成向企业化管理转型。为此应该在成本核算模式、内部控制能力以及人员素质方面加大投入,使得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能够健全运行。此外还需落实监督管理工作,提升资金利用效率,这样才会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下能够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并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