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妮
郎朗瘦了。最近在北京举行的郎朗最新专辑《钢琴书》的亚洲发布会暨数字专辑预售仪式上,大家都发现了这个明显的变化。刚过去的新年假期里,郎朗获得了法国胜利大奖,这意味着他收获了欧洲音乐奖项的全满贯荣誉。但36岁的“钢琴叔”也有失落。过去一年,他不仅减了肥,还因为手受伤忍痛减掉了一半音乐会,从150场减到75场。不过,好处是,“现在每次去一个城市,能多待一天,还可以多一点时间投身音乐教育。”郎朗随意地坐在酒店会客厅的大茶几上,抖腿、挥胳膊、翻眼睛……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问题时,他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很丰富,活泼如邻家大男孩。弹琴时的夸张动作和表情是不是平时状态的延伸?“我弹琴时跟平时不一样,把自己忘掉,完全走进艺术里,那种状态很疯狂。”郎朗告诉记者,他平时要保持正常的状态,在音乐里则必须极致。
管贝多芬叫擎天柱,莫扎特叫孙悟空
环球时报:在新专辑中,有很多类似《致爱丽丝》《欢乐的牧童》等简单的曲目,这样的选择出于什么考虑?
郎朗:《钢琴书》让我回到了对音乐最初的热爱。里面的很大一部分作品,都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弹的曲子。正是这些曲子让童年的我有了成为钢琴家的梦想。这些作品曾伴随几代钢琴爱好者成长,但很少受到应有的关注。我小时候对音乐最早、最深的印象就是霍洛维茨演奏的舒曼《梦幻曲》,他把这首简单的曲子弹出了比那些大作品更多的魔力,这深深启发了我的灵感。今天我是以过来人的心态重新演奏,希望能给更多喜欢钢琴的人尤其是小朋友带来一些新的理念和弹法。我小时候弹《致爱丽丝》,只会一些很基础的技巧,对音乐的理解也比较初级。但当你对贝多芬的交响乐都非常了解后,再回到这首作品时,就会把所有的艺术技巧和沉淀都往里放。比如,踏板的层次、真正的结构解剖等,它更像一种人生浓缩。
环球时报:家长逼孩子练琴的教育方式饱受诟病。但也有人说,没有父亲当年的逼迫就没有今天的郎朗。你如何评价这种教育方式?最好的音乐教育模式是什么?
郎朗:我爸是有比较紧逼式的教育方式,但他也不是所有时间都这样,也会讲究一些战略。要成天那样,我早就不弹了。另外,我也不是总和我爸在一起,也有自由的时间。应该说,学钢琴必须非常刻苦。不是说,我是天才,不用练就能弹好。没有这种可能。有一个理论叫一万小时定律。不管是弹钢琴,还是练体操,还是干别的,都是如此。你没有磨出的茧子,没有肌肉,没有磨炼出来的技术,是不可能弹好的。还是要先把技术和音乐感练上来,再去紧逼。即便是逼迫式的教育,也要有灵活性,要活练,不能没有目标瞎弹。一天练十个小时,最后练傻了,从琴房出来成了个“木乃伊”。我这几年也针对儿童出了一些教材,比如“郎朗钢琴练习法”,我把这些教材都做成卡通的。因为我小时候练琴时,总觉得西方音乐家离我太远,就给每本书都贴上卡通画,还给他们起外号。像巴赫,我给他起了个《变形金刚》里反派的名字“威震天”。因为有段时间,我成天练他的曲子,有点反感他。贝多芬我挺喜欢,《命运交响曲》等很有正义感,我就叫他“擎天柱”。我管莫扎特叫“孙悟空”,因为他总在变。肖邦叫“圣斗士星矢”。贴上这些卡通画后,我就觉得特别好玩。哎,擎天柱来了!孙悟空来了!所以,练琴还是要讲究方法,不能硬上,否则最后只能以悲剧结束。
我很难用很短的语言来总结什么是好的音乐教育,我希望孩子们是以一种被激励的方式去练琴。虽然有时确实需要快马加鞭,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心底对音乐真正的热爱。应该告诉他们,学音乐的过程虽然是需要刻苦的,但追求出来的成果是无价的。
名利的消失,也许就是几秒钟的事
环球时报:“出名要趁早”,你是这句话的实践者。“郎朗式”成功可以复制吗?有什么公式吗?
郎朗:人生不是什么东西都有公式的,很多东西是未知的。比如,两年前我的手突然受伤了,这完全在意料之外。过去两年我砍掉了100多场音乐会,那种心情真的很难受,但这也让我看淡了一些事。就是说,假如你自己不去好好保护的话,所谓名利的消失,或者多少年来建立起的“帝国”的坍塌,也许就是几秒钟的事。就算你把公式做好了,有时还是需要贵人或者什么外力的帮助。所以我现在很珍惜拥有的一切,会更加小心地做每件事。我今年36岁了,可能人生的第二部分开始了。
至于成功的公式,首先,肯定得努力。你再有才能,不努力也没用。但你还得有点才能,天分可能不需要100%,也许要30%,然后它可以一点点膨胀。通过不断学习,人的潜力是可以爆发的。此外,还需要有贵人帮忙。你旁边的人非常重要,有些人堕落也是因为旁边的人。自己觉得很了不起,旁边的人还成天帮你吹,说你是最好的。结果,最后事业都崩溃了,还觉得自己很好。所以,经常被“收拾”一下,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如果在艺术上一直不被“收拾”的话,真的会走歪的。
幸运不是大风刮来的,必须全力去争取
环球时报:一些年少成名的艺术家后来才思枯竭,泯然于众。如何让自己的艺术产生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郎朗:平衡。年少成名,就相当于你本来这么矮,突然一下变这么高。你这座楼突然就起来了,肯定虚,缺少营养。所以你得赶紧补,不要去透支。不能一味地追求越来越高,其实你的底下已经空了。结果,啪,倒了。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规律跟自然规律都是相近的。
环球时报:有人认为你是“商业明星”,并因此质疑你的艺术追求和造诣,你怎么看这种质疑?
郎朗: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是弹好钢琴,别的东西都是第二、第三位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十年前、二十年前,只要弹一场音乐会、出一张专辑,我肯定是全力去拼的,绝对不会弹一半劲省一半劲,或者今天混过去完事。我觉得,一个人的幸运不是大风刮来的,你必须付出全方位的努力去争取它。同时,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非常多元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音乐家也必须有一些市场上的伙伴,需要各界朋友的关注。这样,才能让古典艺术走得更远。但宗旨还是要弹好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