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能力的培养

2019-03-01 01:16李梅子黄爱玲
关键词:胜任意识技能

李梅子,黄爱玲

(1.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关键词。道在日新,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的持续发展、财富的稳定增长已离不开创新。如何激发人的创新热情,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创新绩效,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学生是国家创新人才的主要后备军,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创新培养更是直接影响了今后创新人才的输送。

教师教育类大学生是未来教育活动中的实施者、践行者,其综合能力、就业质量都直接关系着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1]。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创新力培养、教学质量和效率与学生日后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2]。因此,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期间,提高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 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内涵及其培养的重要性

(一)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概念

胜任力自McClelland首次提出以来[3],经历了不断的深入和拓展。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胜任力概念予以界定,其中以Spencer,McClelland & Spencer(1993)提出的对胜任力概念的表述更为完整准确,被广泛采用。他认为胜任力是能够区分出高绩效员工并与之相关的个体综合潜在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五个层面[4]。创新胜任力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与创新研究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多是在胜任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创新胜任力指能够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过程顺利进行并产生较优创新绩效的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其他个性特征[5]。

教师教育类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其独特性,关于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创新胜任力应当是基于其群体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所提出来的具有针对性的概念。所以笔者认为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创新胜任力就是:在师范类院校中,教师教育类大学生所具备的、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创新知识、创新教育教学技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社会角色、创新成果等方面的素质。

(二)培养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重要性

1.为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提供方向性引导。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研究从胜任力的视角来看待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高校培育创新人才找到了针对性的突破口。有方向、有目标的培养创新人才。

2.是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匮乏,专业化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多是由辅导员或是非专业教师代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6]。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培养能够提高他们的创新力。有调查显示,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就业有很大一部分会去各个学校担任教师,创新教育也是由他们实施[7]。所以,提高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创新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3.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培养直接提高他们自身的创新力,提高创新教育人才的质量,在教育的理论和研究中发挥作用。由于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特殊性,即他们也是未来教师的主要后备军,所以又能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力。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方法、习惯、意识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本身所具备的创新素质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等等。因此,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培养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一举两得。

4.为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有效参考。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和模型在为其提供方向性引导和方法性指导的同时,也为如何选拔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以往的评价标准并没有体现出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特点,部分院校存在教师教育类专业与非教师教育培养方案趋同的现象[8]。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模型对其在创新教育成果的考核和教师的选拔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二 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胜任力开始只是单纯用于识别个人某种能力素质,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测评体系来进行区分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促进未来个体或组织胜任力的发展。胜任力模型是一个能促进高绩效表现的知识、技术与个性的综合体。因此,对胜任力的研究越来越集中到对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运用的研究上[9]。比较经典且应用较广的有以下两个模型:(1)冰山模型。McClelland构建了胜任力的冰山模型,其中水上部分包括知识、技能,这些是较容易通过教育、培养、训练来发展的基准性胜任力。水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这些在短期内较难改变和发展的鉴别性胜任力[3]。(2)洋葱模型。胜任力的“洋葱模型”由美国学者 Boyatzis 所提出,“洋葱”最外层的是知识和技能,最内层的是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特征。由外向内,识别、评价和学习的难度逐渐增加[11]。不论是由浅至深的冰山模型还是层次分明的洋葱模型,都包含了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这6个要素。因此,这也构成了本文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模型要素的基本来源。

随后研究者们根据所研究内容,对经典胜任力模型进行借鉴修整,构建新的模型并应用到实践中。创新胜任力模型也是基于经典胜任力模型而提出来的,如何健文[5]将创新人才胜任力归纳为 CSKA 四个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精神(Innovative Spirit)、创新意识(Innovative Consciousness)、创新技能(Innovative Ability)、创新知识(Innovative Knowledge)。其中,创新精神可分为创新人格和创新品质,创新意识可分为个人意识和氛围意识,创新技能可分为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创新知识可分为知识水平、经验感知。这一模型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5]。不难发现,该模型涵盖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也是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就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培养的现状而言,首先,部分教师教育类高校角色定位不清,常常陷入建立研究型、应用型或综合型大学的矛盾中,对创新的理解狭隘化,摒弃了原有培养教育教学创新人才的优势。其次,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而轻教育教学专业学习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也忽略了自身教师教育人才的角色意识,角色认同度降低。最后,创新成果缺乏有效转化和保护,无法持续激发创新力,如对教案、课件、微课等创新教学成果没有知识产权意识。

因此,笔者在胜任力经典模型(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的基础上,考虑到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培养的现状,以CSKA创新胜任力中4个基本要素为蓝本(创新意识体现了动机、创新精神则包括了自我概念和特质),增加了创新成果与创新社会角色这两个重要要素,构建了能够综合系统性地提高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创新胜任力模型。将相互独立的特征要素相联结,形成与现实情况更为接近的生态化模型,并以此为指导和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能力的发展。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模型

1.创新知识。创新知识要素不仅包括大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基础知识,还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一定的综合文化知识积累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散。在创新知识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也是重要的一环,就是对知识的运用,创新知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创新知识要素是实现创新胜任力培养的基础要素,只有掌握一定的创新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有效的创新。

2.创新教育教学技能。创新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专有技能,要在教学技能上实现创新就要具有信息检索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才能掌握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技术和可靠信息。熟悉操作一些教学媒体和教学设备也是适应现在教学的必备技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也是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应当掌握的教育教学技能。

3.创新意识。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创新胜任力不仅包括个人创新意识,创新氛围营造意识也是重要和有待加强的一部分。创新很多时候靠个人是无法实现的,团队的合作越来越重要,因此也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团队意识,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4.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包括创新人格,创新品质。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外倾性、宜人性,都跟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创新存在显著正相关,如开放性人格具有想象、创造、审美、求异等特质[13]。创新品质则是个体表现出来的坚韧性、适应性、乐群性、挫折耐受性等优良品质。动机影响人们的行为,具备一定的创新动机也是实现创新的必备素质。创新思维是在思考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比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等,往往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

5.创新社会角色。前面的创新知识、教育教学创新技能以及创新精神都是个体层面应当具备的创新胜任力,而创新社会角色,则是将个体置于社会情境中,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知。创新社会角色包括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对自身角色与时俱进的认知,不仅认识到自身作为大学生的角色,更应当加强对自己未来很可能成为一名教师的角色认知。在角色认知的基础上加深对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和教师角色的认同,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实现创新。角色期待是指社会或个人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特定行为的期待,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对自身创新教师角色的期待也有利于其具备更高水平的创新胜任力。角色转化是教师教育类大学生转换为教师身份面临的重要问题,创新角色转换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师身份。

6.创新成果。对于教师教育类大学生而言,创新成果以创新教学成果为主,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是指,将创新知识或者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并在实际中推广的能力。高创新胜任力的学生不但要具备创新的能力,还应具备将创新成果转换的能力。并且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应当学会运用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如此,才算是具备完整的创新胜任力。

需要注意的是,创新胜任力模型各要素之间并非是点与点之间的单一关系。而应是交互、动态、立体的关系,包含了创新的动态过程以及与创新环境的互动。

三 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培养对策

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培养对学校管理、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对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的创新胜任力培养提出以下对策(见图2):

图2 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培养对策

(一)学校层面

1.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学校应为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经费上的保障,这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学校要落实各项政策,尤其在具体方案实施方面要灵活高效,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鼓励创新。在行动中实现创新,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大力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

2.营造创新氛围。高校目前在推进创新的教育中所做的工作仍然只达表层,而未触及根本,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创新意识的不够,将创新教育当作任务完成。对创新课程的开设和发展缺乏清晰的规划,没有意识到发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大多数学生并不重视创新课程的学习,认为只完成学分和考试任务即可。然而创新是需要主观持续的积极性和内在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胜任力。学校应该让创新形成一种文化,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通过诸如设立学科科技竞赛、职业发展规划竞赛、媒体设计竞赛、挑战杯、创新月等等创新主题活动来努力营造创新的氛围,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提高创新的意识。

3.弹性的管理制度。学校在自上而下的管理中适当增加自下而上的渠道,为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发展提供空间,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民主和透明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提高管理层的执行力,使得各项政策的实施更加高效。管理内容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等应适当地增加一些活力。

4.改革课程体系。目前的课程中,创新教学、教师技能多是以公共课的形式开展,且课时较少,在课程中的占比很少。学校应该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技能与创新课程在学分中的比重,提高实践在课程中的比重。

5.有效利用实习基地、创新平台。学校要为创新实践的萌生和实现提供土壤,开放各个平台,提供更多的与外部、与市场对接的合作机会。针对学生的创新需求,充分开发学校的图书资源、实验室、实验基地、社会合作基地。在校内大力宣传,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好各个平台的对接,比如现场演示创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动手可在创新实训室进行,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大赛的优秀项目和团队遴选出来之后,进驻创新科技园进行仿真训练。把模拟成功的项目进入孵化器,并在工商局注册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开展真实的经营活动,转化创新成果。

(二)教师层面

1.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创新胜任力师资队伍,应当外部吸纳与内部提升相结合。高校在引进具备一定学术、科研能力的人才时、适当考虑在实践中已有创新经验的人员、企业技术人才等。内部提升要建立教师创新教育提升机制,是让原本知识结构在面对创新教育的新要求时无从下手、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教师增长实践经验,为他们提供各项上升的途径。

2.创新胜任力教学意识。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意识地去渗透创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想象的能力,由内而外地培养提高创新素养。学生应从思想上重视对创新胜任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转换观念,承担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责任。

3.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方法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广度。在课程内容方面,选择前沿动态、启发积极思考的内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以学生为中心,用轻松互动模式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交流和师生讨论等形式,借助学校的资源探索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当前的教学评价内容单一,多以书本知识作为考察内容,对创新意识、创新成果考察的比重不够。评价方式单一,仍旧沿袭传统的、以闭卷考或开卷考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应只局限于书本知识,对实践过程也要进行考核,另外创新成果也要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引导和督促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打磨自己的创新成果,真正学有所得。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积极的反馈,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必须真正对学生发展有建设性的引导作用。

5.建立教研团队,进行教学反思。教研团队的建立有利于教师间对创新教学进行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更好地解决问题。教研团队的定期研讨也是教师对于创新教学的及时反思,取长补短。用团队的力量点燃创新教育的热情,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创新教学的工作,积极地完善自己的教学,给学生带来高质量的创新教育与教学技能。

(三)学生层面

1.角色认知突出教师教育意识。由于高校竞争与定位模糊,越来越多的师范类院校追求研究型大学与综合型大学的发展,在转型的过程中弱化了本身师范类强项的特点,学生也淡化了自身教师教育类学生的角色认知。有研究指出,大部分的教师教育类大学生会考取教师资格证,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教育类大学生毕业后将走向教育类岗位。但是,真正的教师教育往往都是在大学时期的末期才展开,学生也忽略在平时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所以,学生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培养自己教学技能,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类创新活动、教师技能大赛,认真完成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任务。

2.学会运用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同,创新胜任力的培养不仅注重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学,而且注重实践,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更是创新胜任力培养的重点。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难以发挥指导作用,理论与实践脱节。应当从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中来助力学生创新胜任力的提高。在创新课堂与教学技能的培训上理论课程与实践应该穿插有序进行,且比重相当,而非传统的全部理论学习完才进行一次实践。使理论与实践不断进行有效反馈,才能培养出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

3.强化教师教育技能训练。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习惯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创新人才的产生也越来越依赖于这种多渠道、信息化的方法。所以学生要加强自身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了解教育技术前沿,获取教育资源。利用微格教学也是近些年来一项培养师范大学生教学技能的有效便捷的方式,创新微格教学需要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利用多种教学平台、教学媒体制定个性化的微格教学。积极参加教育实习也是传统的有效提升教师技能的途径,在实习过程中认真观摩,做好仿真教学的准备。

4.提高创新团队意识。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的团队意识,拥有一定的协作意识也是提高师范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一个途径。在以往的教育教学竞赛或者活动中都是以个人为主,可以在教师基本功大赛中也加入团队竞赛单元,教育实习的过程中也加入团队实习任务、教学任务,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5.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与保护。教师教育类大学生不论是教育研究理论上的创新,还是在实践中的创新,都要有进一步将其转化成创新成果的意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学生学会利用学校提供的各项政策和创新成果平台,比如在挑战杯中脱颖而出的培训辅导项目,就可以进一步利用学校提供的资金在创新科技园中进行仿真,然后在学校的孵化器中与市场对接,进行正式营业。同时,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创新成果的保护也尤为重要。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培养是当下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务之急。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培养更是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的质量。构建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模型,为其培养提供了有的放矢的参考。虽然高校在培养教师教育类大学生创新胜任力上存在若干问题,但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以创新胜任力为切入点,继续逐步深化创新教育的改革。

猜你喜欢
胜任意识技能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劳动技能up up!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意识不会死
拼技能,享丰收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