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春
(大理市凤仪镇洱海和环境保护服务中心,云南大理 671005)
养殖水体中氨氮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一是养殖鱼类的排泄物;二是水中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三是水中缺氧时含氮有机物被反硝化细菌还原。另外氨氮在水体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以分子氨(NH3)的形式存在,另一种以离子铵的形式存在,两者之间的转换主要受水体中pH值的影响。当水体pH值<7时,多以离子铵形式存在;当水体pH值>7时,多以分子氨(NH3)形式存在,离子铵(对鱼类无危害,分子氨(NH3)对鱼类有极大的危害。
1)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高浓度的氨氮渗透到鱼类的机体组织细胞,影响了鱼类能量的积累,生产上表现为鱼类生长缓慢,饵料用量偏高。
2)影响鱼类的呼吸作用。水体中高浓度的氨氮,阻止了鱼类机体产生氨氮在鳃丝上的排泄,生产上表现为鱼类浮头严重。
3)降低鱼类的免疫力。在鱼病发生频率较高的池塘,水质多数氨氮偏高。
1)多换水,特别是底层水,多开增氧机进行曝气。
2)在养殖水体中泼洒化学增氧剂,将氨氮在有氧的情况下进一步氧化。
3)培肥水质,主要是培养水体中有益的藻类,增大光合作用的效果。
4)在水体中泼洒光合细菌、EM菌等,这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分子氨(NH3)作为原料。
5)在养殖水体中栽培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吸收,降低水体中的氨氮。
由于氨氮在水体中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且毒性关系也不同,其主要形式受水体中pH值的变化影响,所以在生产中要特别注意使用生石灰的剂量和时间,在用生石灰调水质之前,必须测定氨氮的情况后再作决定,否则会给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养殖水体中含氮化合物主要以NH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为中间状态,其产生原因有两种,一是当水体中溶氧不充分时存在;二是当水体中有反硝化菌不充裕时存在。养殖生产中多以第一种形式存在的多,所以测定亚硝酸盐指标,就能分析水体中是否缺氧。
1)快速法。当出现由于亚硝酸盐偏高引起鱼类吃食减少、浮头严重时,可用化学增氧剂加食盐全池泼洒。
2)彻底法。当发现水体中亚硝酸盐存在,但没有发现严重浮头时,可泼洒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对的吸收利用彻底消除的存在。
养殖水体中的硫化氢主要受水体中pH值的影响,当水体pH值>7时,无H2S;当水体pH值<7时,有H2S的存在。H2S轻则引起鱼类吃食减少、浮头,重则直接引起鱼类的中毒死亡。
1)当水体中出现“转水”现象时,亩用生石灰5~10 kg泼洒。
2)在池塘中泼洒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