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红 路光辉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淄博,255120)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性疾病,以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自杀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双管齐下,多数情况下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因此心理治疗可视为抗抑郁治疗的关键环节[1]。表达性艺术治疗是通过音乐、绘画、文字等艺术性媒介形式,帮助接受治疗者重新接纳及应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手段[2],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取得肯定效果[3],但尚未见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报道。本研究探讨表达性艺术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40.23±9.27)岁;病程5~36个月,平均病程(18.75±6.45)个月;住院次数:首次住院21例,再次住院22次。对照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1.56±8.72)岁;病程3~38个月,平均病程(19.16±6.73)个月;住院次数:首次住院24例,再次住院19次。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2)能够正常沟通交流;3)教育程度≥初中。
1.3 排除标准 1)认知功能障碍、听力障碍等导致交流障碍者;2)合并严重器质性及躯体性病变者;3)评估依从性较差者。
1.4 研究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盐酸米那普仑抗抑郁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表达性艺术治疗。干预频率:每周1个治疗主题,治疗2次/周,60 min/次,共4周;干预形式:团体治疗形式,以相同时间段内住院的6~8名患者为1个治疗小组。具体如下:1)第1周。治疗主题:认识自己。艺术表达形式:绘画。第1次请患者以自画像的形式介绍自己。第2次请患者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房-树-人”为主题的图画,可随意发挥。2)第2周。治疗主题:放飞烦恼。艺术表达形式:写作。第1次请患者写出自己过去失败或遇到的难题。第2次请患者以“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写作,宣泄自己对他人的不满或诉求。3)第3周。治疗主题:化解压力。艺术表达形式:音乐。第1次进行音乐赏析,根据多数人喜好请患者欣赏音乐。第2次组织患者排练大合唱《明天会更好》。4)第4周。治疗主题:美好未来。艺术表达形式:演讲。第1次请患者以“感恩有你”为主题,讲述过去生活中值得感恩的2-3件事情。第2次请患者自由组合,以“互送祝福”为主题,互相送出对对方最美好的祝福。
1.5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6]评价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越低负性情绪程度越轻。2)睡眠质量:干预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评价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2.1 负性情绪 干预前2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分)
注: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6.271,6.975,*P<0.05
2.2 睡眠质量 观察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临床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常存在严重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且二者相互影响,导致症状加重[4]。采取有效策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包括绘画、写作、音乐及演讲等在内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其中,绘画有助于自我意识的满足及自我概念的重建;写作有利于患者宣泄潜意识中存在的冲突及矛盾,放松心理压力;音乐治疗可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继而改善睡眠质量[5];而以“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有助于唤醒患者内心的潜在力量,增强其面对挫折的应对能力及自信心,利于积极情绪状态的养成。本研究结果表明,表达性艺术治疗在缓解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改善睡眠质量方面起到了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表达性艺术治疗有助于缓解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但本研究时间较短,尚需日后延长观察周期,以探讨表达性艺术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长期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