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建设实践研究

2019-03-01 03:55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示范县培训农村

(天津市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津 300060)

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以下简称“示范县”)创建工作是强力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也是聚焦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助力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对于推动农村统筹区域内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天津市国家级示范县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成果、推广,书写了我市农村职成教育发展的奋进之笔,成为我市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一抹浓重亮丽的风景。

一、天津市示范县创建基本情况

2013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教职〔2013〕1号),决定用五年时间创建300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天津市教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调研基础上,决定启动天津市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2013年3月天津市教委下发《关于开展天津市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津教委成〔2013〕2号),明确了创建示范县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创建范围和组织实施等要求。

经过各区县申请、自查、市教委组织专家调研复检,市教委确定天津市蓟州区、静海区、北辰区、武清区为“2013年天津市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宝坻区为“2016年天津市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并推荐五家单位分别参加国家级示范县创建。

经过创建和复检,教育部确定天津市蓟州区、静海区、北辰区为第一批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单位、武清区为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单位、宝坻区为第四批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单位,创建单位占我市涉农区县50%(见图1)。

到目前为止,天津市蓟州区、静海区、北辰区、武清区已获教育部“入围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名单”,天津市宝坻区已通过市级复检,待教育部抽检审批。

图1 天津市创建国家级示范县情况

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入围国家级示范县创建的区县,均具有相对较好的职成教基础能力和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和发展潜力。通过示范县创建,提升了创建单位职成教育基础能力办学条件,建立了创建示范县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我市职成教育资源整合、职成教育布局优化、职成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区域职教集团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涉农专业项目和社会部门培训、职成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经验做法多次在央视台、天视台、全国农村成人教育网等媒体报道,其典型案例多次向本市及其他省市交流展示,起到了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二、示范县创建的实践探索

示范县创建以来,各创建单位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的相关要求,扎实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区域内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条件保障,全力推进职成教育协调发展,为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津市五个创建单位如期完成建设项目,预期目标基本全部实现。

(一)统揽全局,促进协调发展

加强政府统筹。各创建单位高度重视示范县建设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将农村职成教育发展作为科教兴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纳入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人才培养工程,列入区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切实保障职成教育的重要地位。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农村职成教育的意见》、《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创建任务书》等政策性文件,完善职成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统筹域内各类教育资源,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互联互通,构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

完善体制机制。各创建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分工负责机制,确定区相关部门单位职责,下发创建任务分解表,责任到人,推动创建工作层层落实。定期召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委、工业经委、财政局、审计局、共青团、总工会等单位协调会议,分别研究解决职成教育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引导全社会参与职成教育的发展,促进职成教育与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健全示范县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

保障经费投入。各区政府将职教和成教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优先安排,保证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各区均达到按常住人口每人2元以上提取成人教育专项经费。按照示范县标准要求,县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安排专门的教师培训经费,专项经费不低于职成教师工资总额的1.5%,督促企业按职工年工资的1.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满足职工教育培训需求。

加强督导考核。各区政府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示范县创建工作的考核、督导、问责等机制。把示范县的创建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委办局、职成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绩效考核和政府重点工作督办范围,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督导评估,强化任务落实。

(二)强基固本,夯实建设基础

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区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职成教育专项经费,不断加大投入,为示范县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障。创建期间,五家创建单位共投入1.58亿元。其中,蓟州区5968.81万元,北辰区6895万元,静海区7205.39万元,武清区8107.61亿元,宝坻区1.3亿元,职成教育办学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均比创建前有较大幅度提升(见图2)。

图2 天津市国家级示范县经费投入情况

各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师资培训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区建立了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校内外实训和实验基地,满足校内教学和服务三农人才培养培训的需要;搭建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信息化平台,建成了职教育信息资源库和网络系统,为提高服务经济发展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各区政府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建立了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相互兼职等长效机制,通过名师引进、内培外训、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与实践、教学能力比赛、教师技能大赛等途径,提升了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镇街农村成人文化学校,按照不低于常住人口万分之一的最低比例配备专职人员,保证落实每个成人文化学校不少于3名专职教师的编制,所有区县均实现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三级办学“四独立”,即独立法人、独立建制、独立经费、独立校园。并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志愿者教师队伍,协助文化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共同服务当地农民知识和技能培训需求。

构建办学网络,提高服务效率。各区形成了以职成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学习型家庭为辐射点的成人教育管理网络,覆盖率达100%。同时,各区加强县成职教中心资源库建设,搭建起县、乡镇、村街远程教育平台。每个乡镇成校结合实际自编乡土教材,安装了农业生产技术学习终端,配备了多媒体播放设备,远程教育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三)不忘初心,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各区职成学校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指引下,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劳动力转移大培训;在贴近国家产业升级战略中,各区利用区、乡镇、村街三级办学网络,实施“上下贯通,横纵包保”的产教全面协同发展战略;在贴近服务三农政策下,各区职成学校把课堂建在学校、企业、社区、田间地头和网络空间,送教下乡到户,他们积极开展农业实验示范推广项目,激发农民的学习科技致富兴趣,促进了高附加值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普及;在贴近城镇建设中,各区抢抓机遇,促进职成教育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新建社区教育全覆盖,为提升新型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示范县创建推动了职成教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增强了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近几年来,职成学校围绕各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及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科技培训与推广服务、实用技术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服务”的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他们不断创新开发培训教材,开展就业创业、实用技术、家庭教育、法制宣传和社会文化知识等各类教育培训,人民群众对职成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三、创建成果与示范引领

各创建单位抓重点、重特色,为创建工作全面提速;变化大、效果好,创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示范县创建单位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丰硕成果。他们积极发展以现代农业为代表的“都市农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创造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职成教育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在本市和全国发挥着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静海区 创建成果丰硕,印制了体现创建成果的《静海区创建国家级示范县工作成果集》、《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政策制度汇编》,18个乡镇成校都制作了创建成果展,区政府制作了高水平的成果展示视频“创建职成教育示范县 打造美丽静海新名片”体现了创建示范县为静海区带来的巨大变化。

蓟州区 在服务蓟州农民技术培训能力上下功夫,职业学校创建农商信息网络平台,助推区域经济发展。蓟州区成人文化学校187名专职教师中,具备一专多能的人数达到75%,涌现了国家级“百姓学习之星”丁普营、科技服务“三农”金桥奖谢俊民、科教惠农先进个人郭亮及联合国UNDP科技特派员王艳忠等一大批成教先进典型。

北辰区 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教育信息云平台,建立北辰区教育资源库,分层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实现了北辰区职成教育宽带网络“校校通”、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远程教育的学习。北辰职教中心的教育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连接到镇街、辐射到村居,全区三级办学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达到全覆盖。

武清区 计投入8.24亿元资金,建设武清职成教育中心,其中投入资金1.26亿元用于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和智慧校园建设,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 “三农”培训上发挥重要作用。

宝坻区 借鉴我市农村职成教育改革经验,聚焦产业振兴和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培养,推进八门城现代产业示范园、大钟庄“三辣”示范基地建设,成功打造服务“三农”特色项目成效显著。

[案例一] 农村城镇化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的实践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保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静海区杨成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围绕“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失地农民”的指导思想,成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在深入细致调研基础上,广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宣传,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他们通过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职成技能教育、劳动保障、文化宣传、群众团体并行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农村职成教育稳步有序的发展,满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同时他们还通过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动分布在区域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针对失地农民开展基本法律知识、权益保护、寻找就业岗位、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二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岗位、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区域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发展的空间;三是面对失地农民面临的各种困惑和迷茫,以及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加强对农民择业心理的疏导和调适,帮助农民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适应国家城镇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

创建示范县以来,杨成乡成人文化学校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16期,培训总人数占富裕劳动力人数的89.04%,培训后就业人数占培训总人数的97.32%。通过送服务、送岗位、送技能等培训活动,帮助失地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解决了实际困难,引导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做到了农忙时节种地,农闲时节打工,成为了“两栖农民”,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实现农民增收紧紧结合在一起,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 、有文化、善经营的新时代农民。

劳动力转移培训消除了农民无技能的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助推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杨成乡成人文化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探索取得很好的效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作用。

[案例二] 创建农商信息网络平台,服务蓟州区域经济发展

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位于京津后花园的蓟州区,是区内唯一的一所中职学校。国家级示范县创建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学校在促进区域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加实力的进程中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大责任。

为服务于蓟州区农业、企业和个人需要,学校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依据现有资源信息,建立了具有蓟州区特点的农业商品网上商店和信息平台,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建立吃、住、游一体的旅游资讯,极大地共享本地区的农产品信息和资源。

学校成立了项目技术团队,项目列入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学校以校企合作为支撑,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确保了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益。

针对蓟州区重点农村人员,学校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及电子商务知识的培训,使农民了解、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环境,培养和提高农民信息素养水平,并对农民提供信息化服务,使其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准确及时的农资信息,实现了蓟州区农村商品经济的快跃发展。

以“教育培训、基地、农户连接市场”的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创建了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0家,实现了教育服务平台新突破,使蓟州区的企业或个人可充分利用此平台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产品展示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资源和信息,高效、低成本开展商业活动,从而使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解决了技术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同时,还通过对农产品交易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反馈,使蓟州区本地有限的农业资源依据市场供求变化得以优化配置,推动传统农业升级改造,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更将蓟州区特产如磨盘柿子、天津板栗等以原生态产品形象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案例三] 宝坻区八门城镇稻蟹立体种养实践与示范

创建国家级示范县以来,宝坻区八门城镇镇政府为了突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发展瓶颈,以天津三缘宝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基地,大力进行稻蟹立体种养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工作。他们通过调整种养植结构、农业经营模式,开展技术农业技术培训,实现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达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镇政府在基地建立100亩稻蟹立体种养示范田,引进河蟹“光合一号”新品种,与天津三缘宝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支持协议,并调拨10万元资金进行示范性生产、技术指导培训服务,着力做好产业规划研究、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他们采用“产、学、研、推、用”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组织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促进稻蟹立体种养技术成果研发和转化应用,组织开展十期技术培训和现场交流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人,全面掌握稻蟹立体种养技术,推广稻蟹种养面积6000亩,每亩成蟹22.5公斤,增效850元。稻蟹的立体种养是自然资源再利用的过程,具有节肥、减少农药施用的特点,起到降低环境污染、保证产品绿色安全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具有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的显著成效。

通过稻蟹立体种养的示范、推广,镇农民传统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进一步认识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成人文化学校为农户稻蟹养殖进行培训,基地为农户统一供应苗种、技术等一系列的标准化服务;通过订单农业等销售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占有率,降低了养植风险,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到目前为止,宝坻区的其他镇街和武清区等地方也从八门城镇引进了稻蟹立体种养技术,起到了农村实用技术应用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四、示范县建设体会与思考

示范县的创新竞进,各创建单位职成教育的综合实力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农村职成教育的各项工作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获得了新荣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示范县的创建和示范引领作用,以及农村职成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我们如何借示范县创建之势,推进天津市农村职成教育整体改革发展上水平,特别是解决目前仍存在的问题:缺乏关于示范县的创建和示范引领作用的理论研究、各地区各类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农村职成教育师资及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推进天津“都市农业”的创新发展是我们目前要探索研究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是注重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示范县建设就是要树立一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典型,充分发挥其深化建设、创新发展、巩固成果、示范辐射的引领作用,从而推动全国农村职成教育的改革发展。针对我市目前示范县创建理论研究不深、成果数量不足的状况,我们急需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农村职成教育发展理论与决策研究、组织完成职成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不断总结建设成果等方面的经验,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分享。要牢牢把握创建国家级示范县的重要机遇,以职成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建设项目提升为抓手,加强对农村职成教育发展思路、途径、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总结积累示范县创建工作中典型案例、先进经验,推广共享建设成果,推进成果转换,扩大我市农村职成教育改革发展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是统筹协调推进职成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市各区域内职成教育发展特别是成人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办学质量和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与地区经济发展和政府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国家级示范县建设是由各区人民政府统筹,区教育局主抓、各相关局密切配合才能做好的一项重要工程,其建设内容涉及面广,涵盖着区域内的教育、财政、人力社会保障、工会、团委、妇联、宣传等方方面面。因此,各区政府要扎实做好顶层设计,健全政府统筹管理机制,统筹域内各类教育资源共享,强化落后地区办学条件保障,加大经费投入、扶植农村成人文化学校建设,全力推进域内职成教育协调发展。

三是加强示范县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国家级农村示范县信息化展示交流平台,是为未来教育资源软件平台建设及应用的基础。针对各区农村成人教育信息网络建设现状,必须构建合理易用、开放共享的终生教育学习软件平台。以“完善机制、融合创新、深化应用、示范引领”的原则,重点建设示范区县的门户网站群和管理系统,启动示范区县的数据中心建设,提升区县终身教育数据中心的技术服务和运维服务能力,实现与市级教育数据中心对接,满足区县终身教育资源初期部署及教学管理、应用示范的需要。逐步形成教育资源共享,最终为区县终身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基础 。

四是继续加强农村职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职成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职成教育教师仍存在数量不足、专业能力弱、教改教研与教学质量难以有效保障的问题。为此,要紧密围绕服务“三农”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改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以教研和试验培训为抓手,实施教研模式改革创新,引领农村职成学校的内涵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加农村成人文化学校教师的数量,提高教师的待遇,不断充实志愿者队伍,提升教育培训水平和质量,满足农民对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的需求。

五是加强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建设。目前,受社会认知度和生源影响,创建单位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数量很少,与区域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专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各涉农区县应积极调整招生政策,加大专业的办学投入,提升办学条件,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广泛宣传,制定切实可行推动专业发展的举措,提高涉农专业办学规模,提升专业品牌,提升服务农村学历和培训的能力。

六是不断加大对示范县建设的宣传。示范县创建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并宣传创建示范县的成功案例、典型经验、成才创业等优秀事迹,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层次、多角度宣传职成教育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农村职成教育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发展职成教的良好氛围。

进入新时代,农村职成教育面临发展新机遇、新挑战,我市将以国家级示范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开创农村职成教育发展新局面, 在不断提升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新作用,展现新作为。

猜你喜欢
示范县培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示范县样板路“四好”的浙江样本
示范县 谈创建——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亮点纪实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