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提升其专业实用性探究

2019-03-01 02:36张世海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重构体系职业

□ 张世海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1 问题的提出

曾经很长一段时期,全国各地各类职业院校的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等专业中普遍都开设了商品学或商品学基础课程,该课程通常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定位而开设的。在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该课程发挥了其应有的基础专业课作用。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设施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其职业能力培养成效并不突出,在许多学校甚至沦为简单的商品知识课程,同时教师也普遍感觉到这门课程在教学中的局限和在人才系统培养中的局限。这种局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科性突出,操作性不足

商品学课程,至今仍然是学科型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以概念定义开头,罗列了大量的有关商品的及商品质量的知识,对学生缺乏操作示范与指导。

1.2 教学缺乏实践支持,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商品学课程在大多数学校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相应的实验设施奇缺,有关商品实验无法开展,教师教学只是空对空地进行理论讲解,最多只能是利用文字案例或图片视频资料进行分析,学生得到的是知识记忆效果,得不到能力上的锻炼和培养。久而久之则严重削弱这门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3 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的要求不相称

商品学课程整个教学下来,最终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了一些有关商品质量、品种、规格、保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在评价学生学业时普遍采用的是理论考试方式,学生根本不具备相应岗位商品经营管理操作能力。而在实际商品经营管理岗位上,其专业技能是非常明显的,且多个典型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商品经营管理的专业操作技能。

1.4 课程体系和内容没有体现职业工作过程

商品学课程整个体系是一个学科型的课程体系,内容主要是理论概念和有关知识陈述说明,很少体现其在实际中的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

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商品学课程教学确实面临重大的实用性困境:一是已经有许多院校在多个商务专业中不再开设该课程;二是尚且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被忽视;三是教师教学自身感觉有力无处使,难以发挥课程的职业能力特色。笔者认为,商品学课程不是可有可无的,只是其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导致实用性大减。而要让商品学课程发挥对商务类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对其课程能力体系进行重构,加大实用性技能培养,才能使商品学课程体现本身真正价值。

2 现有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之不足

现有商品学课程基本可以分为商品学概论和商品学实务两类。概论课程主要包括商品质量、分类、标准、检验、包装、储存等一般性内容,实务课程主要是把概论中的主要内容与具体商品种类结合起来,先概论后分论。不管是哪一个课程,其能力结构是一致的,即理解认识商品使用价值、认识质量、区分类别、识别包装、鉴别检验商品,储存保管商品等。这些能力要求最大的特点是指向静态的商品,在教学中让人有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在能力培养中表现出典型的独立性、封闭性,缺乏联系性、开放性。具体来说,这种能力体系不能指明与职业岗位的广泛联系,不能体现与培养专业的整体联系,不能预示与专业能力提升的联系。于是其课程作用和价值越来越被大家忽视,以至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3 重构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职业分析

3.1 重构能力体系的必要性

3.1.1 商品管理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适用性很广的能力

商品管理无论在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都是普遍需要的,商品的储存、运输、配送、销售等环节都离不开商品管理工作。通过商品管理工作的实施,保证了各环节商品的质量和数量的完好无损,从而最终使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企业也因此得以实现经营目标。

3.1.2 商品管理能力适用于多个商务类专业

商品管理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等专业综合能力要素之一。商品管理是这些专业的重要专业技能,同时又是这些专业核心能力得以正常发挥的有力支撑。若没有商品管理知识和技能,这些专业就缺少了赖以存在的物质性基础,或者说缺少了专业能力发挥的物质性平台,使专业培养变得更加空虚抽象。

3.2 重构能力体系的职业需求

3.2.1 职业情境与职业岗位群的多样性需求

商品管理是指企业人员针对已经出产或处于流通中的商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而发挥最佳经营效益的活动。其职业情境可分为专项管理情境和综合管理情境两类。专项管理情境是指处在各环节中直接针对商品进行管理的情形,如仓管、检验、运输、配送、理货、推销、售后、信息处理等岗位;而综合管理情境是指处在综合管理层面从总体上对商品进行分析决策的情形,如品类管理、卖场管理、销售管理、营销策划、谈判管理、战略管理等岗位。

3.2.2 独立职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需求

在专项管理岗位上,员工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识别商品、区分商品、验收商品、储存商品、养护商品、陈列商品、推介商品、销售商品、采集商品信息等等,这些能力直接形成独立职业工作能力。在综合管理岗位上,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熟悉商品类别品种、商品质量特点、商品经营特点、商品消费特点、商品成本效益等等,对商品进行综合分析决策、制定商品经营管理计划方案,实施整体商品经营管理活动,这些能力构成了综合职业工作能力。

4 重构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基本设计

一门课程的能力体系构建设计需要着重考虑三个方面,一是适用职业岗位的需要;二是适用专业人才整体培养的需要;三是理顺课程自身系统的需要。只要抓住了这三个方面,课程能力体系的实用性就会得到明显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价值也会得到真正体现。

既要克服原有课程能力体系的独立和封闭性,又要体现新课程能力体系的联系和开放性,还要考虑能力培养的典型性和操作性,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重构需要利用多角度、多层次、多联系、多环节、多任务的思路进行系统设计。

4.1 专业公共能力结构

专业公共能力结构是指商品学课程能力为整个专业培养所应具备的能力构成状况。对于各商务专业来说,其公共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认识商品,理解掌握商品特性,普遍了解职业工作条件背景。

②区分商品,熟悉商品的主要类别,形成商品市场和行业意识。

③明确商品,掌握商品的质量技术功效等信息,奠定后续专业课程必需知识部分。

④重视商品,增强企业经营客体与利润来源的认识。

4.2 专业本职能力结构

专业本职能力结构是指商品学课程能力为适应具体职业工作岗位需要而应具备的能力构成状况。对于各商务专业来说,直接用于职业工作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识别商品,确定商品没有差误,保持业务正常开展。

②鉴别质量,确定商品质量完好,避免经营利益损失。

③分析特性,确定商品适宜条件,设计运输、储存合理方案。

④监测商品,判断商品变化可能,采取科学有效的保管措施。

⑤掌握分类,明确品类区别联系,做好现场经营合理陈列布局。

⑥熟悉品质规格型号,有效开展推介咨询销售服务。

4.3 专业发展能力结构

专业发展能力结构是指商品学课程能力为适应综合管理岗位需要而应具备的能力构成状况。对于各商务专业来说,直接用于综合管理工作的能力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分析商品品种质量,进行经营品种开发与决策。

②分析商品类别特点,进行经营组合设计与决策。

③分析商品适宜条件,进行经营设施设计与决策。

④分析商品时效特点,进行经营时间设计与决策。

⑤分析商品多种特点,进行营销综合策划与决策。

4.4 专业能力体系系统构成

在此把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之相互关系用如下图形表示。

5 重构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之任务化设计

要想达到上述重构能力体系的培养要求,实现商品学课程在各商务专业中的独特作用,体现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将教学活动进行任务化设计是非常关键的。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任务化设计,就没有重构能力体系实际培养效果。

任务化设计以职业能力应用为导向,以商品学课程固有的核心能力为根本,以操作过程典型化为标准,把商品学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归集融练到具体的项目任务中去。基于上述能力体系的设计,商品学课程教学任务可以做出如下结构设计。

5.1 认识商品

①理解商品含义。

②认识商品形态特征。

③认识商品质量特征。

④把握商品质量变化规律。

⑤识别选择商品包装。

5.2 处置商品

①认识分类特征与方法。

②区分商品基本类别。

③现场分类处理商品。

5.3 检验商品

①做好检验准备。

②进行检验操作。

③提交检验报告。

5.4 保管商品

①分析商品运输、储存特性条件。

②设计商品运输、储存管理方案。

③分析预判商品质量可能变化情况。

④设计商品质量保管方案。

5.5 说解商品

①商品质量说解。

②商品功效说解。

③商品选购与使用说解。

5.6 分析商品

①个体商品综合分析。

②同类商品综合分析。

③不同商品比较分析。

④异类商品比较分析。

上述认识商品任务部分基本对应专业公共能力范围,处置商品、检验商品、保管商品、说解商品任务部分基本对应专业本职能力范围,分析商品任务部分基本对应专业发展能力范围。通过这六个方面的任务训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商品学课程知识与技能,能够切合实际应用而达到重构后的能力体系培养要求。

6 重构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后的教学要求

通过重构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后,显然在教学上就要做相应的重大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是观念上的而且也存在很多实际上的。必须注意全面、全员、全过程、细节上、方法上、资料上等多方面着力,才能够实现重构能力体系培养效果。

6.1 任务设计典型化

任务设计典型化是指对教学中的任务要做到具有代表性、独立性、完整性,从任务目标、任务内容、任务过程、任务方法、任务成果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的确定性特点。一个任务被实施后,其过程一定要消耗执行者的思维精力、动手劳力、时间长度,因而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性活动。

6.2 情境设计真实化

情境设计真实化是指对教学任务的环境条件背景的设计要做到客观有据、工作仿真、操作可信的状态。商品学课程任务情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职业岗位情境,二是工作条件情境,三是商品情境。职业岗位情境要求以真实的工作岗位任务作为任务项目,不能想象,不能虚构。工作条件情境在以真实工作中的环境条件为依据进行设计,尽力不要忽略或简化,更不要假设。商品情境要使用市场中普遍能够见到的真实的商品实体及商品资料,绝不能使用符号、字母代替或使用理想化的商品信息等。

6.3 教学活动规范化

教学活动规范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操作要按照职业工作活动的规范要求,以工作基本过程为教学活动开展基本程序逻辑,有始有终,过程环节明确,任务管理严格。每一次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工作过程的体现;每一个任务的执行,就是一项职业能力的训练。

6.4 教学方法多样化

要想把商品学课程能力培养到位,一定要改革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以往单纯使用讲授传播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站在导演者的角度,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各种职业工作的表演。以任务驱动为根本教学方法,配合讲授、讨论、模拟、观摩、练习、自学、写作、汇报等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教学培养,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呈现教学多样化形式,促进学生多样化能力提升。

6.5 教学成果可视化

商品学课程能力培养任务化以后,其教学成果不再是单纯的测试成绩,而是丰富多彩的可视化成果。

这些成果一方面表现在任务执行过程上,如学生专心神态、操作努力状况、时间使用多少等;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方面,如说解汇报展示、提交文字方案、作出判断结果、表达观点意见、现场处置表现等。这些成果是与学生任务执行紧密相连,是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实际专业能力水平,也是学生职业性成果的最好表现。因此,商品学课程教学成果必须尽可能做到可视化。

6.6 学业评定过程化

既然商品学课程教学是以能力任务化为重点,那么任务执行的过程就会成为教学的一个主要的部分。从明确任务、进行任务资讯、到实施任务、完成任务,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数量。如果只考察某一个环节就必然存在严重的欠缺和不公,也无法准确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进行过程化评价是商品学课程学业评价的必然选择。也只有使用过程评价方法才能进一步强化能力体系中的每一个任务。

7 重构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基本结论

重构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是在教学面临困境和分析职业岗位需求与专业能力发展必然趋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也是改进和提高商品学课程教学成效的有效策略途径。重构后的能力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的局限性,更加突出了其在职业岗位上的实用性,体现了其在整个商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强化了在课程教学中的操作性。以商务类专业型通用为入口,以课程核心能力为根本,以课程能力提升为方向,系统构建起商品学课程能力体系,不仅体现了商品学课程的不可替代性与不可缺失性,而且也加强了商品学课程与专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因此,可以预计由此而带来的课程强大的实用意义是非常巨大和现实的。

猜你喜欢
重构体系职业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职业写作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
我爱的职业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