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信号布置优化

2019-02-28 21:14朱岸平
人民交通 2019年2期
关键词:有轨电车车辆段信号

朱岸平

摘要: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线网不断拓展,正线运营需求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车辆段发车能力需适应正线运营需求的提升。本文以苏州有轨电车1号线大阳山车辆段为例,介绍了不同信号模式下行车间隔,对比地铁车辆段在信号布置上的不同点,研究了信号布置主要优化手段,提出了预留能力并适合现代有轨电车的信号布置方案。

【关键词】有轨电车;车辆段;信号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是车辆停放、检修、整备作业的基地,其任务是向正线提供状态良好的列车,以保证正线运营。作为新兴城市轨道交通的现代有轨电车,以其安全、舒适、节能等特点,重新进入国内并快速发展。跟地铁车辆段相比,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主要特点有:(1)道岔型号不同: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一般采用3号道岔。(2)最小曲线半径不同:车场线一般情况30m,困难情况下25m。(3)最大坡度不同:出入段线最大纵坡可以达到55‰。(4)咽喉区布置不同:现代有轨电车车辆灵活性较大,咽喉区布置相对灵活,有利于节约用地。(5)停车线采用列位不同:停车线可按每线4列位设计。

早期地铁车辆段大多采用列车进路出入段,行车间隔较长;部分车辆段采用列车进路出入段、调车进路出入库,提高了接发车能力,但两种进路模式给司机驾驶和信号操作带来一定影响。随着正线行车密度不断加大,车辆段发车能力需求随之提高,虽然通过列车提前出段、正線停放车辆等缓解,但同时带来压缩施工时间、增加行车时间、增加正线列检作业等不利。车辆段发车能力不足已成为满足列车上线运营的一大瓶颈。

1.车辆段行车间隔

本文以苏州有轨电车1号线大阳山车辆段为例,就如何优化车辆段信号布置、压缩行车间隔、提升车辆段发车能力进行分析。

1.1车辆段行车间隔计算方法

本文行车间隔计算只考虑信号设置对行车间隔的影响,不考虑开放信号、联控、确认信号、列车启动停车加减速等人为因素,故行车间隔实际值均大于本次计算值。(1)车辆段行车间隔=出库用时(库内至出段信号机)+出段用时(出段信号机前出清至正线。(2)出库速度、出段速度均以3号道岔侧向限速8km/h(2.22m/s)设定。(3)列车长度按现代有轨电车5模块车辆编组32m设定。(4)因不同线路行车间隔均有差异,本文以9道A段至出段信号机X(出段最短路径)为例(图1)计算停车线A段行车间隔。

1.2列车进路模式下行车间隔计算

停车线A段行车间隔:(1)列车由9道A段至出段信号机总走行距离=579m。

(2)出库用时=库内走行时间+库外走行时间=库内走行距离/出库速度+库外走行距离/库外速度=0/2.22+579/2.22=261s。(3)出段用时=列车长度/出段速度=32/2.22=14s;④停车线A段行车间隔:261+14=275s=4min35s。经测算,停车线A段行车间隔不小于4min35s,考虑实际作业影响因素,列车进路模式下,车辆段发车能力难以满足3min行车间隔要求。

2.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信号布置优化

车辆段发车能力通常可采用增加走行线、增加调车信号机、提高行车组织水平等手段优化,达到车辆段行车间隔与正线行车间隔相适应的效果。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用地紧凑,采用列车进路模式造成行车间隔大、发车能力不足,无法通过增加走行线提升能力时,可通过增加调车信号机或优化信号布置等手段,采用分段进路、列车逐段发车等措施,达到压缩行车间隔目的。

2.1 信号布置优化方法列举及优化后行车间隔计算

方法1(调车进路4段):(1)以X/XF、D3/4、D8/9、D17/21、A段出库等信号机为间隔,形成4段调车进路(长度分别为111m、145m、150m、173m)。(2)停车线A段行车间隔=最长分段通过用时+出段用时=173/2.22+32/2.22=78+14=92s=1min32s。

方法2(调车进路2段):(1)以X/XF、D8/9、A段出库等信号机为间隔,形成2段调车进路(长度分别为256m、323m)。(2)停车线A段行车间隔=最长分段通过用时+出段用时=323/2.22+32/2.22=145+14=159s=2min39s。

方法3(列车进路4段):(1)以X/XF、D3/4、D8/9、D17/21、A段出库等信号机(相应信号机增加列车信号灯显)为间隔,形成4段列车进路。(2)停车线A段行车间隔=最长分段通过用时+出段用时=173/2.22+32/2.22=78+14=92s=1min32s。

方法4(列车进路2段):(1)以X/XF、D8/9、A段出库等信号机为间隔,形成2段列车进路(长度分别为256m、323m)。(2)停车线A段行车间隔=最长分段通过用时+出段用时=323/2.22+32/2.22=145+14=159s=2min39s。

2.2信号布置优化方法比对

3.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以得出,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运行速度低,更适合采用调车进路,并通过分段设置满足行车间隔需求;列车进路模式途中无需确认调车信号,更适宜正线等高速情况采用。采用调车进路合理分段(方法2)是压缩车辆段行车间隔的最优方案。

采用调车进路分段还应做好以下措施:(1)为便于司机瞭望、掌握停车点,在分段区域设置满足停留列车长度及安全距离的停车股道,股道两端的间隔信号机(含出库信号机)设为半高柱,其阻拦信号设置为红色灯光。(2)出入段信号机、尽头信号机等设为半高柱,其阻拦信号设置为红色灯光。(3)信号界面分段信号机按钮可设置为不同于其他调车信号按钮形式(如直接点击信号机,可通过红色阻拦信号区别)。

【参考文献】

[1]臧向.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站场方案设计[J].铁道勘测与设计,2013(3):12-16.

[2]郑丽娜.探讨地铁车辆段内信号机的显示与设置[J].铁道通信信号,2009(8):27-29.

猜你喜欢
有轨电车车辆段信号
完形填空二则
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车辆段联锁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地铁车辆段及上盖物业开发一体化探讨
孩子停止长个的信号
车辆段收发车运行图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某地铁车辆段应用光伏发电项目分析研究
基于LabVIEW的力加载信号采集与PID控制
高处信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