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雅蓝
摘 要: 农村金融在我国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中存在的金融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社,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金融问题。本文就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予即将从事农村金融行业的高中生一些切实可行的借鉴。
关键词: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高中生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农村金融制度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农村领导干部必须对金融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并结合现代理念和技术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和组织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和风险,使其能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进而推动我国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改变传统经济观念,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共产品和生产性资金等方面的金融需求也不断加大,但是因为受到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和领导干部思想陈旧、落后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对农村居民获得基本的金融服务极为不利。另外,目前我国农村开展金融业务的方式、金融机构的管理形式以及指导农村金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是直接复制城市金融发展模式,由于农村金融的实际发展要求与城市金融和工商金融的实际要求不同,使用城市金融发展模式无法与农村层次性资金需求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相符合,导致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因此,农村领导干部首先应当改变传统的经济思想观念,通过利用互联网或者多媒体开拓获取现代经济金融知识和思想理念的渠道,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提升自身金融意识层次,形成先进且具有时代感的金融理念,鼓励农村居民和领导干部共同提高、共同进步[1]。其次,还应构建并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健全农村金融征信体制,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环境,因此农村领导干部可以借鉴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由于我国农村居民对金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所以在进行农村金融改革时应当先加强农村信用法律体系的建设,使农村信用社有能力为金融匮乏地区农民以及小规模生产者提供经济资源;第二,要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作用以及农业金融的基础性、保障性和主导性,从而实现调整农村组织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化解农业金融的经济风险;第三,结合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完善金融体系,重视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开发独具特点的农村信用金融产品,开放金融征信数据,根据信用等级为农民提供无抵押贷款,以此为农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建立金融监管制度,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我国农村目前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较为严重,而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理念落后,盲目追求金融存款规模而不顾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经营服务也无法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较低;第二,农村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不科学,内控机制不合理,金融人员的决策权、监督权以及执行权没有做到完全分离,使得金融机构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有效制衡,极易出现因私废公的现象;第三,农村金融相关法制法规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方式较为落后,因为农村金融主体多数缺乏基本金融法律知识且法制观念极为淡薄,又因为农村金融监控机构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使得金融机构和农民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差。
因此,农村领导干部必须加快金融监管制度的家里和完善,明确各种农村金融主体的法律责任、义务、权利以及监管、处理方法,从而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进度,增强农村金融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为解决农村金融风险问题提供完善的法律基础。其次,在建立金融监管制度时应当消除城乡差别,出台包含农村金融合作法、小额信贷发以及保险法等经济法律在内的农村金融制度体系,避免因过度重视城市发展而忽视农村经济的情况发生[2]。再者,由于农村金融风险多数与金融机构和农民紧密相连,只有使用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的法制法规才能保证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建立监管机制时应当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水平以及资本投资方向、资金充足性作为重要监察点,降低金融活动的风险。
三、健全经济服务体系,提高金融人员素质
由于农村经济服务体系不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尚未建立、金融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导致我国农村金融业务服务规模较小,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投资资金外流情况严重,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另外,因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无法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使得民间资本缺乏回流渠道,导致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低,对农村金融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容易引发农村金融矛盾。因此,农村领导干部应当健全经济服务体制,健全农村资金回流激励机制,鼓励农村金融结构延伸经济服务,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要求金融服务人员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对金融市场变动的敏感性,以便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仍然存在思想观念落后、金融体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且金融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农村领导干部必须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指导思想、完善金融制度和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并提高金融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益平,王敏,傅秋子,等.以市场化、产业化和数字化策略重构中国的农村金融[J].国际经济评论,2018(03):106-124+7.
[2]王婷婷,杨亮.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运用视角[J].华北金融,2017(0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