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誉为“诗圣”。《旧唐书》卷一九0下、《新唐书》卷二0一有传。杜甫少有才智,青年时曾两次外出游历,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后与李白相识,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一生经历过开元盛世,又目睹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在政治上,杜甫是一个不得志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怀着爱国忧民的情感,寻找为国家效力的机会。同时,他还用诗歌描绘人生、记录历史、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和崇高人格至今仍为人们所赞颂。
他与“诗仙”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脍炙人口,人们随口便能吟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就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出生在河南巩县城东一个叫瑶湾的地方。杜甫降生的这一年,恰好是唐玄宗李隆基登上天子之位的那年,第二年,改元开元,此后,大唐帝国便继“贞观之治”,进入了所谓的“开元盛世”。当时的唐朝,疆域广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昌盛。杜甫就是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杜甫家族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先祖杜预,另一个是他的祖父杜審言。杜预是西晋时期的名臣、大儒,在灭吴的战争中战功赫赫,为西晋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灭吴之后,他在江南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公私俱受其益。杜预还博学多才,人称“杜武库”,武库,就是我们常说的军火库,那里面什么武器都有,言外之意是说他无所不能。杜预于群经特好《左传》,所著《春秋左传经传集解》至今仍是研究《左传》的必读之书。在杜甫心中,这位先祖是自己的榜样。除了杜预,杜审言也是名声较为显赫的一位。杜审言主要活动于高宗、武周时期,他对杜甫的影响主要是在诗歌创作方面,所以杜甫常常说“诗是吾家事”。杜审言年轻时就在诗歌上崭露了头角,后来成为武则天时期重要的宫廷诗人之一。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说:“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充分说明了杜审言对律诗创作的贡献。
受杜预、杜审言等先辈的影响,杜甫在政治上和诗歌创作上都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自信心,他坚持“奉儒守官”的理想,即通过入仕做官把儒学的精神和传统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建功立业。
杜甫的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兖州司马,对杜甫的影响不是很大。杜甫的母亲在其年幼时就去世了,杜甫是在姑姑家中长大的。这位姑姑心地善良,和蔼可亲,将小杜甫照顾得无微不至。
杜甫自幼就显露出超群的才智,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他在诗歌方面尤为“早熟”,七岁时便“开口咏凤凰”,着实令人惊叹。九岁时,他开始学习书法,这大概是受祖父杜审言的影响,史书记载杜审言“工书翰,有能名”。十四五岁时,杜甫开始了社交活动。他所结交的人大多是一些老前辈,由于其才华横溢,诗文清新,因此深受前辈们的赏识。
与同时期很多大诗人一样,杜甫在进入仕途之前,也有过一段漫游的经历。漫游对唐代文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通过游览各地,可以了解不同的风土民情,真正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对于要跻身仕途的人来讲,漫游可以结交不少朋友,拜访当朝做官之人,扩大自己的影响,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
十九岁时,杜甫首次出游,到了山西一带。二十岁左右,杜甫漫游洛阳、江宁、吴越一带,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江苏南京,浙江绍兴、天台山等地。这段游历大约持续了四年多的时间,其间他拜访名人,寻访古迹名胜,濡染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闻。他对祖国山河的壮美深表慨叹,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同时增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参加了在洛阳举行的科举考试。科考中第,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是进入仕途、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必经之路,乃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杜甫自幼受家庭影响,自然准备通过这一途径入朝为官,施展抱负。他的才学很高,踌躇满志,本以为会考取功名。谁知,这次考试他却落第了。然而,也许是年纪尚轻的原因,这次落第并没有给杜甫带来打击,他也没有因此而苦恼。
不久,杜甫又开始了第二次的漫游。从开元二十四年(736)到二十八年(740),他主要在齐赵一带,即现在的山东和河北南部地区游历。这个过程,杜甫始终带着开元盛世的朝气和自信。当他到了东岳泰山脚下的时候,被壮丽的山色所吸引,写出了《望岳》这一名作:“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形象鲜明,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格调轩昂,充分表达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诗人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诗的最后一句,还带有普遍的哲理意味。
游历结束后,杜甫回到了洛阳,居住在首阳山下的几间“土室”里。不久,他结了婚,取妻杨氏,虽非名门闺秀,却贤惠质朴、通情达理。
友谊,是人生中不应缺少的珍贵之情。杜甫一生结交了不少友人,但最应一书的,是他与李白的交往。他们的真挚友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郭沫若曾经说过:“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后人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具有同样高度的诗歌艺术成就,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友谊。二人都性格豪爽,襟怀坦荡,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向。
杜甫第一次与李白见面是在天宝三载(744),这一年李白被唐玄宗“散金放还”,他带着失意的心情到了洛阳,见到了杜甫。当时,李白四十四岁,杜甫三十三岁。李白的性格使杜甫产生了由衷的仰慕之情。他们共同的抱负,共同的诗歌爱好,共同的生活趣味,使他们一见如故,相互倾心。
应该说,李白和杜甫在一起游历、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的友谊却终生不渝。第一次见面后,李白临行前,杜甫写了一首《赠李白》。后来,李、杜二人在梁宋(今河南商丘)游历时又遇上了高适,三颗诗星,一道云游,寻访古迹,畅谈古今,品评诗文。
李白与杜甫分开时,彼此都心系对方。像李白写有《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杜甫则写有《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梦李白》等等。诗中不仅流露出思念之情,更有着相知相惜之感。应该说,李、杜二人的长久友谊是中国诗词史上的一段佳话。
天宝六载(747),还是“布衣”的杜甫初次来到心向往之的长安。当时的长安不仅是唐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发达的经济中心和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而对杜甫来说则是一个可以施展抱负和实现理想的地方。应该说,他这次来京,一是为了寻找机会,走上仕途,更主要的是想干出一番事业,为国家和苍生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就在这一年,唐玄宗下诏举办了一次考试,其目的是广求天下能人,这便是由皇帝直接选拔人才的制举,而非常规举行的科举。
在杜甫看来,这当然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可以一试身手。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次考试不但杜甫没有考中,全体考生竟无一人及第。怎么会这样呢?原来这是李林甫施展的阴谋诡计。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奸相,善于钻营,有一个成语叫“口蜜腹剑”,说的就是他。李林甫陷害张九龄等忠义之臣,终使皇帝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之职,李林甫则当了宰相。此后,为了大权独揽,他一方面罗织党羽,一方面阻塞言论,这次考试“全军覆没”,实际上就是李林甫害怕考生批评朝政,揭露时弊,让自己难堪而故意为之。他跟唐玄宗汇报说,这次考试一个人都没有录取,是因为“野无遗贤”,就是说天下人才早就搜罗殆尽了,没有没被录用的人才了。这种荒唐话,唐玄宗居然听信了。
继上次科举失利后,满怀报国之志的杜甫再次落榜,这次的失利对他的打击很大。从此,他流落长安,生活日趋困苦。大约在这个时候,他的父亲也去世了。
此时的杜甫对朝廷的弊政有了自己的思考,他在给官员韦济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直指朝廷用人的不合理,认为这是一个小人得志而才志之士被埋没的时代。
天宝十四载(755),流落长安近十年的杜甫通过努力奔走,终于等来了一个职位—河西尉,这是从九品的低级官职,是唐代品级最低的官职了。河西即现在陕西合阳县一带,这个职位与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相差太大了。他不愿接受这个职位。不久,他又等来并接受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即太子卫戍仪仗中的参谋属官,负责管理兵甲器械,从八品下,相较于河西尉,职位稍高了些,而且是在长安城中任职,较为体面。
任职的当年,杜甫离开长安去探望妻子和儿女。没想到,就在回家的路上,唐朝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将自己回家途中的经历写入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一句,表达了作者关注民生的仁厚情怀。诗的结尾还涉及“平人”“失业徒”“远戍卒”等的苦难生活,有人评价说这是“忧在天下,而不为一己得失也”。这首诗既是杜甫对自己在长安近十年生活的总结,也写出了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如今在风雨中的动荡和不安,写出了权贵腐朽的生活,写出了一个满怀理想和抱负的人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愤懑,写出了广大民众困苦的生活。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战乱爆发,唐朝几乎没有兵力与其对抗,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安禄山就率叛军从范阳一直打到洛阳。不久,潼关失守,玄宗一行匆忙逃往四川,接着,长安也被叛军占领。
正是由于叛军逼近潼关,杜甫不得不携带家眷迁居到白水(今陕西白水),投靠自己的舅舅白水县尉崔十九。后来,杜甫带着家人夹杂在难民中从白水继续向北逃亡,一直到达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才把一家人安顿下来。此时,他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即唐肃宗),于是只身北上,准备去投奔。怎料途中不幸被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杜甫见到经过战乱的长安城满目疮痍,心情十分沉重。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作《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感情真挚,反映了诗人心系国家、眷怀家人的情怀。
杜甫很想为国效力,终于在至德二载(757)的四月,他瞅准时机,逃离长安,投奔了肃宗。杜甫拜见皇帝的时候,穿着一双破麻鞋,衣服也破烂不堪。这一忠诚之举使肃宗大为感动,授予他左拾遗一职,后人称其为“杜拾遗”,即来源于此。左拾遗虽然是个级别较低的官,但可以接近皇帝,参与议论朝政,很有发展前途。
不料,杜甫很快就因营救房琯一事触怒了肃宗,遭到皇帝的疏远。这次,他不得不离开朝廷返乡探亲。
至德二载九月,朝廷收复了长安。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一职。但他已不再受皇帝的信任和赏识,最终因房琯案的牵连,于乾元元年(758)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是一个处理人事方面琐屑小事的官职,与杜甫建功立业的理想相去甚远。大概是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决定回洛阳老家去看看。
乾元二年(759),杜甫从洛阳前往华州。此时正值春夏之交,关中地区发生了大饥荒,官场不得意的他目睹了天災人祸下百姓的惨状,对朝廷颇感失望,于是,决心辞官西行。
杜甫带着一家人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又从秦州到了同谷,最后到了成都。应该说,杜甫选择在成都定居是很明智的。首先,这里远离中原战乱地区;其次,此地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适合生活;第三,此处古迹名胜众多;再有就是安史之乱时,玄宗曾避难于此,肃宗时升成都为南京,有较为突出的政治地位。此时的杜甫已接近知天命之年,他的生活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初到成都,杜甫一家人暂时居住在成都以西七八里处浣花溪畔的草堂寺。此时,他的朋友裴冕、高适都在蜀地做官,他们对杜甫来说,是经济、生活上重要的依靠。
然而,居住在草堂寺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杜甫必须赶紧修建自己的住宅。他以诗代信,一封一封地发给友人,以求得资助。终于,他在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这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这里溪水长流、环境优美,成为杜甫一家人在成都的安居之所。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一度荒废。到了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觅得旧址重结茅屋,草堂胜迹得以保存下来。南宋、元、明、清各代,对草堂多有修葺,主体建筑和园林布局保存至今。
位于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有了安身之所,杜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诗歌方面,其中大部分是田园诗。这大概是杜甫在抒发经过长时间颠沛流离后,终于可以安安稳稳度日的感受,他开始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同时仍怀有一颗爱国忧民之心。
在成都,他还遇到一个人,就是严武。广德二年(764),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向朝廷上奏,要杜甫担任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品级从六品,后世称杜甫为“杜工部”,即源于此。其职务实际是在严武的幕府中当参谋。以五十多岁的年龄当上一官半职,对于杜甫来说应该是好事吧?其实不然。他在不少诗中表现出要退出幕府、归隐草堂的想法。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之是不想继续在幕府中做事了。
永泰元年(765),严武暴病而死。友人的离去,对杜甫的打击很大,他决定离开成都。
杜甫离开成都,买舟东下。成都的生活固然安逸些,但这不是杜甫的人生追求,他不仅要安居,还要立业,要为国家百姓做些事情,这是他离开成都的根本原因;严武的去世,只是促使他离开成都的一个引子。
离开成都,杜甫沿江南下,经过嘉州(今乐山)、戎州(今宜宾),再向东北方向,经过渝州(今重庆)、忠州(今忠县),到达了云安(今云阳)。由于旅途劳顿,杜甫肺病发作,不得不留下来休养。第二年(唐代宗永泰二年,766),杜甫一家人继续东行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东),住在瀼西草堂,并得到了夔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柏茂琳的关照。
杜甫在夔州的生活状况很不错,他在这里待了一年零九个月,写了四百五十多首诗,占了他全部诗文的近三分之一。生活的安定,为其创作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然而,前面已经说过,杜甫是愿意有所作为的,即使他现在已经年老,而且还有疾病在身,但他仍坚持理想,于是决定离开夔州。
他带着家眷乘舟顺流而下,到过衡州(今湖南衡阳)、潭州(今湖南长沙)。此时的杜甫,身体已经很衰弱了,但他仍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登岳阳楼》,诗的最后一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大历五年(770)冬,杜甫病卒于从潭州到岳州(今湖南岳阳)的水路上。因家里太穷,只得将其葬在岳阳市所属的平江县小田这个地方。直到杜甫去世43年后(813),杜甫的孙子杜嗣业才把祖父的尸骨迁葬回祖坟所在地—河南偃师杜楼村,同时请当时的大文豪元稹写了一篇墓志铭。
杜甫的一生及其结局应该说是不幸的,但他却在诗歌方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杜甫用毕生精力进行创作,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歌极具审美价值和现实主义精神,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完美统一的境地,从而把古代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
首先,杜甫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我们知道,杜甫一生经历了唐朝的开元盛世,也看到了“安史之乱”后王朝由盛转衰的社会面貌,他从现实出发,对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加工提炼,再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这些叙事性较强的诗篇,都是从真实生活中概括出它们的意义,也揭示出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和本质特征。我们读杜甫的诗,就好像触摸到了那个时代的脉搏,闻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看到了那个时代斑驳的色彩。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与其现实主义诗歌艺术成就分不开的。
其次,杜甫的诗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沉郁”是就内容而言,“顿挫”是就形式而言。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作品。诗的内容博大深广,诗人的感情悲凉激愤,言近而旨远,思深而情苦。当然,这与杜甫创作态度严谨又富于创新,语言讲究格律又追求诗味有很大关系。
第三,杜甫的诗歌体裁多样。无论是重要题材还是一般题材,杜甫都会根据立意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体裁,无不得心应手。乐府歌行是其常用的体裁,但他又不拘泥于陈套,而是自拟新题,比如《塞芦子》《悲陈陶》《哀江头》等。五古是汉魏六朝时逐渐形成的,杜甫常用它来叙述百姓的疾苦和自己的不幸,兼具叙事和抒情。七古是五古的发展,在当时还算新体,杜甫多用它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律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杜甫用它创作了《春望》《春夜喜雨》等,对仗工稳,韵调和谐,对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最后,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也颇具魅力。杜甫作诗,字斟句酌,甚至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词简义丰,概括了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实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语言色彩鲜明,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风景画卷;又如“身轻一鸟过”的“过”字,“暮投石壕村”的“投”字,均準确精炼,颇有神韵。
杜甫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他出生于官宦人家,自幼受儒家思想的教育,有着爱国忧民的情怀和一颗仁爱之心。
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意思是:我对自己有一个不合时宜的比喻,就是要做像尧舜时代的后稷和契那样的忠臣,这个志向至死不休,常常希望实现这一理想。我还时常关心百姓的生活,特别是在光景不好的年头,我更会担心百姓的生存问题。我并不是不懂得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是自己遇到了像尧舜一样的明君,当然不能放弃为国家做事的机会。我爱国忧民的情怀,就像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一样,已经成为自己的本性。
正是因为有这种信念,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将家中妻儿安顿好,立刻就去投奔刚即位的肃宗皇帝。在被叛军抓到后,他的意志也没有消沉,而是伺机逃走,继续前往投奔。此时,他的忠君和爱国是一体的,他希望为新皇帝和这个国家效力。
在听说唐朝军队收复洛阳、郑州和开封等地,叛军头目纷纷投降后,杜甫创作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兴奋、激动、欣喜若狂的心情跃然纸上。在杜甫看来,唐军是国家的正义之师,而安史乱军则是分裂国家的不义之师,唐军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心忧国家、心系天下的情怀。
至于忧民,则体现了杜甫作为儒家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仁爱精神。杜甫从赴奉先县回家探亲,抵家时发现幼子已经饿死了,在巨大的悲痛中,他“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将爱推己及人,想到了那些更穷苦的百姓和边疆戍卒,真是忧比南山,感慨无量。他所创作的著名组诗—“三吏”“三别”,如同六出感人肺腑的悲剧,不仅让我们读到了战争的痛,也读到了杜甫对百姓的关心和担忧。特别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把解救苍生视为自己的使命,每读至此,我们都会被他崇高的人格和爱民的情怀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