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忠 尹莲
深秋的一天,我们住进措高村一户农家,那就是次旦玉珍的“家庭客栈”。见有客人来,次旦玉珍热情地将我们带到自己的木屋里。这间小木屋由工布藏族的传统建造方式建成,木地板上铺着地毯,屋里的承重木柱上挂着一只大大的鹿角。次旦玉珍说那是家里传下来的。屋内空间大小适中,液晶彩电、空调等现代化家用电器与传统民居的炉灶相得益彰。从家里的铺陈和次旦玉珍大姐脸上挂着的笑容都不难看出,他们生活得很舒心。
第二天清晨,她家的女人们早早就背着空桶出去,而后又背着一桶水颤悠悠地回来,并将水倒入大桶中。若早饭后有时间的话,有的女人还会再去背一桶水回来。通常是傍晚,夕阳下,女人们背着水慢慢走向炊烟的画面显得有几分诗意的美。
当天晚饭后,次旦玉珍照例背了桶出去,我跟随她一直到取水点。打水的地方有一股山泉流下,离她家大约有一里路。一路上次旦玉珍也不说话,有时回头看我们一眼,投来一个微笑,仿佛背水是件轻松平常的事。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铺了水管,所以接水也很容易。
次旦玉珍每天都要背水,打酥油茶,做白面饼。客人多时,一天要做两次面饼,每次都先和好一大盆面,将面揉好后揪成一个个小面团,再摊成饼,放在火炉上烙。次旦玉珍摊饼烙饼自然是驾轻就熟,不知疲累,可是在我看来,每天要摊几十个也是很累的活了。
在措高村的那幾天,家中的女人则从早忙到晚,背水、打辣椒酱、打酥油茶、做面饼……家务活似乎永远也干不完。
从高处俯看措高村,无论是历经沧桑的百年老房,还是使用多年的新建房,屋顶全部由原木构成,呈现灰黑色,笼罩在雨雾中,与不远处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宁谧,素静。
措高村驻村干部加措直言不讳地说:“过去这里旅游发展滞后,配套服务跟不上,虽有天堂般的景色,但没有留住游客的设施,游客在这里看看景色,当天就回去了。乡里如今正在建设和规划,尽量能让游客留下来,体验一下湖周边的民居和特色文化,一户户‘家庭客栈应运而生,这样一来,措高村民如今主动参与到旅游中来,也可以吃上旅游服务饭。”
有位叫巴拉的村民,在巴松措景区门口开起了措高村第一个旅馆。巴拉爱喝酒,酒量还颇大。算得上一位特立独行的女子。
1993年,巴松措景区刚开发时,19岁的巴拉便开始在景区工作,如今已是资深的行政管理人员。长期在景区工作,巴拉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讲得还非常的标准。喜欢喝酒的巴拉也会自制青稞酒,这给她带来了好人缘。
2016年底,巴拉看到景区门口一家民宿空置几年,便产生了自费装修和经营旅馆的想法,装修风格找朋友设计,其他装修事宜,包括选材、盯工、选购家具等,都是她一人完成。2017年4月底开始装修,花了40多万元,6月底正式营业。
我们进入旅馆,房间内非常干净、整洁舒适。与巴松措景区内其他旅馆相比,巴拉的旅馆价位中等,旅游旺季时每晚每间最高价280元,淡季时最低也不下140元,经营有特色,深受游客欢迎。
巴拉曾在景区宾馆学过半个月的厨艺,并拿到了厨师证。巴拉的旅馆提供餐饮服务,以本地特色菜为主。谈起未来的打算,拉巴计划2019年退休后,在措高村开一家客栈,先用自己的房子尝试做。
当地政府发展措高古村落景点建设,加快了巴松措景区结巴村至措高村双车道的升级改造。这些投资高达数亿元。
我们来到村主任丹增洛追家时,他说:“抓住措高古村开发机遇,有些村民家购买了大货车、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等,已成为村里的重要支柱产业。他们白天到工地拉沙石,若要采访到他们,最好晚上到村里的几家茶馆,兴许能碰上他们去喝茶聊天。”
我们如约来到巴珍的茶馆,当谈起是否有货车师傅时,没想到坐在茶馆里面的贡觉就是位开大卡车师傅。贡觉用流利的汉语同我们打起了招呼。贡觉现年28岁,15岁就学开车,还拿到了驾照B证,意味着能驾驶大货车跑运输。他曾到西藏拉萨、山南、那曲等地跑过运输。
当谈起帮人跑车还是驾驶自己的货车时,他说:“去年政府加宽措高村的进出道路,需要大量沙石,我家拿出48万元,购买了一台大货车,每年除掉油料等开支后,还能赚上25万元。”48万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贡觉解释说,他家养有70多头牦牛,最大的值13000元,最小的也值1500元,每年家人上山挖虫草,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再加上平时跑运输的积蓄,家里没有贷款。
贡觉如今在村里的工地上拉沙石,往返一趟收入200元,每天可跑五六趟,每月收入最高可达3万元,若不出大的意外,两年内便能收回购买大货车的成本。当我们问他是否成家时,“我长得这么帅,能找不到老婆?”贡觉再次幽默地说:“靠微信聊天认识的,我同媳妇第一次见面,她就爱得不行了。”因夜间工地上还有活,贡觉没聊几句,便离开了茶馆。
退役不到一年的拉巴顿珠,已经成为了村里有名的运输专业户。我们见到他时,方知他只是个90后。2012年入伍,进部队以前做过虫草生意,每到采挖虫草旺季,便到山上收村民的虫草,经过洗刷、晒干后再卖到林芝市八一镇商贩手里。
2017年12月,拉巴顿珠退伍回老家。到四五月虫草开挖的季节,措高村的村民们上山挖虫草,他便以高于本地收购价提前支付部分定金,村民们也愿意将虫草优先卖给他。他每隔3天上山收一次货,拉巴收到新鲜虫草后,一部分抽成真空压缩包装直接发给在上海、杭州等地开西藏特产店的战友,一部分拿回家去晒干后再卖。他还收购村民采集的松茸等当地土特产。退伍不到一年,拉巴就已卖出了近8000根虫草,1000多斤新鲜松茸,仅此两项就赚了30多万元。
2018年3月,措高新村建设项目开工后,拉巴顿珠凭着退伍回乡时部队一次性给予的退伍费20多万元补助,他又向银行贷款10万元,其余由家里出资80多万元,总投资121万元,购买了1台进口的挖掘机、2台货车。雇人开车每月支付工资9000元左右;大货车自己来开;小货车雇人开车每月支付工资4000多元。
拉巴顿珠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每天开挖掘机到工地干活,每小时收入500元,每天能干10个小时,油耗费大约在800至1000元之间。货车拉沙石按方计算,大货车每天能拉15至16趟,一车30方,300元;小货车每天能拉11至12趟,一车26方,260元。拉巴顿珠坦承,按照现在的运输量,不出两年便能收回所有投资。
此次措高古村落改建,拉巴顿珠家分到了四人的房子,他姐姐家也能分到一块地,可盖一栋两层楼的房子。他计划利用姐姐家的这块地建一个酒店,用来接待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和销售土特产。拉巴顿珠若盖酒店,政府会给一定的补助费用,还需自己投资10万元,他说这个费用今年底就能拿得出来。他还计划给姐姐报名参加乡政府组织的厨艺培训,为未来开酒店做准备。
对于开沙石廠老板边巴的采访,让我们大感意外。边巴时年38岁,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是措高藏刀的传承人,纯手工制作,大藏刀每天能打造1把,小藏刀每天则能打造2把,主要卖给当地群众和游客。每年下来,能收入八千多元。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藏刀竟只是他的副业。
2008年,边巴参加了工布江达县政府组织的驾驶技能培训,政府补贴了6000元,自费2000元到拉萨装载机驾校班学习两个月,并取得了装载机驾驶证,到林芝市开了两年多的装载机,是措高村为数不多的装载机手。本来,边巴购买了一台价值30多万元的装载机,在措高村周边的工地上千活。措高新村建设项目开工后,项目承建公司到村里考察时发现边巴不仅有台挖掘机,还拥有一个小型沙石厂,在措高村牧场对面。工布江达县领导和项目办人员特意考察了边巴的沙石厂,希望他加大投入,承包工地上不断上涨的沙石量。
边巴看准了市场前景,同项目办签订合作协议,从银行贷款25万元,再找舅舅家借款15万元,购买了小型装载机、筛沙机各一台,高薪聘请同村的表弟一起经营。2018年3月,边巴的沙石厂投入运营,平均每天可开采沙石300多方,最多可开采700多方,每方沙石售价70元,收入也是挺丰厚的。边巴认为措高村的建设将持续3年,他不仅能收回投资,还能赚上一笔钱,让妻子和小孩过上好日子。
我在措高村采访时,该村57户,竟有益西、巴珍、阿乔等4家茶馆。益西茶馆就坐落在措高村口附近,在她家房屋的斜对面。
5年前,益西家投资5万元,在进村的黄金地段盖起了一家集小卖部、茶馆于一体的益西茶馆。益西身体不太好,看上去也很柔弱,无法像其他女人一样千重体力活,她喜欢汉语,所以平时从电视、手机、网络里自学到了不少汉话,满足同外地游客的沟通需求。益西茶馆位置好、购物方便,顾客很多,生意也不错,她靠茶馆挣来的钱贴补家用,还供养两个妹妹上大学。家里还买了一台小汽车。他的丈夫在外面做小工,每隔一段时间会开着小车去进货。
今年3月,政府投资改造巴松措景区到措高村的公路,益西相信公路改造后,游客会越来越多。措高新村即将竣工,益西家分到了最大的户型,她打算在自己新分的小院里盖个茶馆,重新做自己的老本行。
在措高村驻村工作队原队长黄朝红眼里,巴珍茶馆最为独特,男主人来自四川内江市,入赘到措高村后成为村里唯一的汉族人,女主人巴珍是措高村人。两人把茶馆变成了“小卖部+小餐馆+小茶馆”,夫妻两人做川菜手艺娴熟,热油浇过蒜末辣椒面,喷香馋人的水煮肉片端上桌,毫不逊色于景区大门处那些餐馆。村民们都喜欢在巴珍家的小店喝酥油茶,吃川菜,拉家常。旅游旺季有不少的游客光顾,吃过巴珍家的饭菜,还要顺带买些土特产。
巴珍茶馆位于措高村主干道与支道交叉口。进入茶馆,第一印象便是宽敞、干净、整洁、温馨,藏式风情浓郁。采访时,茶馆里人气很旺。进入后厨,巴珍正在厨房里做菜,案板上放了一碗油泼辣子。挽起的发髻、浅灰色的长款羽绒服,衬出巴珍高挑的身段,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虽然已到晚上八点,还是不断有客人进来,等巴珍忙活完,已经快九点了,我们这才聊起来。巴珍有十个兄弟姐妹,排行老五,她家竟出了四个大学生。巴珍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家庭最主要的支出就是孩子的教育,一双儿女都在林芝市上小学,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巴珍初中毕业后,曾在巴松措景区打工,认识了老家在四川内江的丈夫。巴珍丈夫以前在工布江达县电信公司上班,现在外出包工,带有20多人的团队。
据巴珍介绍,她家茶馆成了本村人聊天的重要场所之一。村里老人早上前来喝酥油茶,吃糌粑后,便去转村里的经幡柱、玛尼石堆。措高村并不封闭,村民大多身心健康,高寿的老人也不少。
我们在村里采访时了解到,措高村村民索朗旺姆在巴松措景区门口开起了一家茶馆,可事不凑巧,当我们去茶馆采访时,发现她去了林芝市八一镇采购物品,便在电话里进行了简短采访。索朗旺姆以前曾去过工布江达县、林芝市的酒店、茶馆做过服务员,后来便寻思开一家自己的茶馆。今年4月,索朗旺姆花4万元,转包了这家店铺,还花上万元进行了装修。
这家茶馆不算太大,分客厅和后堂,主要提供茶水、小吃和本地菜,平时主要靠他们夫妻一起打理。每天来茶馆喝茶、聊天的游客和本地人不少,生意还不错。在措高村老家,因索朗旺姆家人口多,她分到了一套大房子。她计划未来回措高村开农家乐,售卖本地菜,丈夫也非常支持她的想法。
走在措高村的乡间小路上,一只只藏香猪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个村子是远近闻名的“藏香猪原种繁育基地”,村里四处可见猪妈妈带着一群小猪仔觅食。黑乎乎的小家伙欢快地跑来跑去,或是觅食、或是卧睡、或是嬉闹,他们行动却敏捷,摇着细长打卷的小尾巴,在草垫子上移动着敦实的身子,模样可爱极了。
措高村广袤的草场和林下资源,为藏猪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这里既有养殖藏猪传统,又有林下优势资源,建立措高村藏猪原种繁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产业脱贫的首选。除了历史较长、规模较大、养殖技术成熟等原因,更主要的是老百姓信得过合作社理事长次珠。
卓玛是次珠的爱人,从她那里我们了解了藏香猪的不少事情。走进她家,院子用来关牲畜,房子有两层,一楼放杂物,二楼住人。整个屋子全是用木头建成,看不到一丁点水泥的踪影。环顾屋内,藏式沙发、藏式柜子虽然简单,却充满生活气息。
“我们村的次珠理事长养藏猪确实有一套。”措高村驻村工作隊队员加措说。我来到藏猪体验园,次珠详细地介绍了有关情况。30多岁的次珠,早在2005年就加入了合作社。2015年初,措高村藏香猪繁育基地面临倒闭。次珠找到了村领导,商量承包事宜。他和朋友洛桑群培合伙,每人贷款20万元,入股承包了村里的藏香猪繁育基地。次珠买猪崽、修猪圈、接自来水,对养猪基地进行硬件改造。当年就卖出了200头猪,纯收入达20余万元。次珠尝到甜头后,对养猪的信心更足了。在贫困户入股前,已经发展到了300多头能繁母猪的规模,在整个林芝市都是数得着的藏猪良种扩繁基地之一。
次珠富裕后,想着不能自己一个人致富,于是找到乡领导,提出让贫困户以母猪入股分红,带动全村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想法。乡政府工作人员群培顿珠介绍说:“次珠的想法很好,乡里决定给予大力支持。2016年,我们帮次珠申请了40万元的政府扶持资金,帮助发展藏猪产业。”
如何实现长效脱贫、精准脱贫?措高乡政府探索出了“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模式。措高乡根据贫困户建档立卡,全乡范围调查摸底,根据家庭收入、收入来源组成、致贫原因、家庭劳力、资产总量、家庭人口等多方面因素,全方位分析脱贫潜力,预测边缘化返贫风险,分级确定贫困程度。
由合作社牵头,集合全部贫困户入股,规模化发展藏猪产业,既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又提升贫困户脱贫技能,脱贫效应明显。措高乡将产业扶贫资金40万元全部购买母藏猪,按照每户贫困程度,多则10头,少则2头,全部入股合作社,全乡67户272名贫困人口,入股合作社能繁殖母猪275头。2016年,次珠为乡里67户贫困户兑现分红27万元,户均增收4000元;2017年户均可增收6000元。贫困户有了分红,可次珠家的收入却减少了,仅拿到不足3万元。他却开心地说:“我能让贫困户增收,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目前,措高村有贫困户24户,已有11户通过藏猪产业脱贫。格桑旺姆今年已86岁,和女儿、孙女—起生活,全家三口没有壮劳力,没林地、没草场、没牲畜,守着两亩薄地还要供养一个学生,藏猪产业扶持优先考虑她家10头能繁殖的母猪,并且她女儿措姆也竞聘当上了村环境监督员,一年下来格桑旺姆家增收近3万元,家庭整体脱贫。
“有了一技之长,才能长久致富,在当初和政府谈组建贫困户合作社时,我就要求贫困户每月到合作社学习养殖技能。”次珠有自己的帮扶脱贫经。合作社以前定位于藏猪原种保护,以原种崽猪销售为主,销往周边各养殖场。随着藏猪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藏猪产品也愈受青睐,藏猪产业延伸,藏猪产品深加工已成发展必然趋势。如今,措高村藏猪繁育基地有了更美好的前景。当地政府投入资金720万元,再次升级硬件,一个集合养殖、餐饮与体验为一体的体现代化藏猪养殖基地正在建成。
“我的藏猪品种纯、肉质好,和我长期订单合作的企业、合作社就有5个,刚签了200头崽猪的订单,这两天就要运过去。”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次珠信心满满地说,“以前养殖场小,规模上不去,合作社只以崽猪销售为主,一头售价不到400元。合作社如今申请了商标‘钟措湖,也协商好流转草场和耕地500亩。政府如此帮我,到时候我能让养殖规模上2000头。等场子扩建起来后,就以原种藏猪为主,做藏猪产品深加工。”
(责任编辑/孙芮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