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宣传和服务维度的地方政务微信发展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2019-02-27 03:37
关键词:账号政务福建

陈 川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117)

自2014年以来,中央网信办连续发文指导政务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力度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智慧政府目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与透明度,全面提升公共治理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全党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当前,政务微信已成为政府进行宣传和服务的重要工具,是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如何提高政务微信的影响力,已成为目前政府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福建省为例,从宣传和服务两个维度,对政务微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而探索地方政务微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文献综述

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数达4.85亿,占总体网民的62.9%。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中指出,我国政务微信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影响力强的公众号不断涌现,网民“玩转”查询、预约、投诉和掌上办事大厅,政务改革已从之前“微宣传”进入“微服务”的时代[1]。童清艳等认为,账号整合与功能整合是政务微信发展的大方向,整合趋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整合平台的发布模式趋向定型;二是整合全国性政务,并立足本土化服务态势成型;三是整合政务角色与定位公众号朋友圈角色;四是整合信息的时效性与内容的综合性;五是兼容用户体验与内容为王。政务微信已逐步成为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从全国范围来看,政务微信发展迅速,从最开始的宣传,乃至服务,再到现在部分微信可以参与与网民的互动整体服务水平不断升级。国内对于政务微信的发展情况也有了一定的探索,自郑磊等从整体到局部分析了“上海发布”,并对其运营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后,其他学者也开始针对各自所在的省份进行政务微信的研究[4]。目前,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建设,主动适应政务新媒体、大数据发展等要求,注重统筹网络建设,精准发力信息化工作基础,按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十三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的要求,扎实推进政务新媒体工作,汇集城市管理公共资源、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对空间场所、信息数据等资源要素进行了汇集、整合和优化。

国外政府也高度重视运用新媒体推进政务和党建工作。吕桂萍等指出,国外政党在四个方面越来越注重政务新媒体的使用:一是在政党竞选中运用政务新媒体进行宣传;二是借助新媒体包装政党领袖;三是通过新媒体与网民互动,了解网民的诉求;四是利用新媒体对政党工作进行监督,塑造良好的政治形象[2]。

综观以上文献,目前学者对于政务微信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内容传播效果和运营数据分析,因为缺少一线的运营经验,因此难以对政务微信运营方面提出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福建省各区县以上党政机关及其下属单位、公共服务部门等单位开设的微信公众号,具体包含全省九个地市的宣传部、公安、共青团、税务、纪检、旅游、司法等系统。样本数据截至2017年6月30日,因存在“僵尸账号”(开通未运营)的情况,我们从已收集到的232个样本中选取宣传影响力最大、排名最靠前的100个账号进行分析。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数据观察和抓取、运营单位或机构自报资料等方式,并通过电子邮件对运营机构相关运营人员和政务微信的粉丝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基于宣传和服务两个维度,对福建省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研究。

本研究的宣传维度采用“WCI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指数”进行评估,WCI指数是由清华大学开发的国内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清博数据提供的。该指数将公众号在一个周期范围(通常为一周或一月)内,参考发布次数、阅读数和点赞数通过数据模型演算,得出该公众号的影响力指数。中宣部、教育部等单位目前都采用该指数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读者阅读量为依据,对热门文章的类别和宣传技巧进行研究分析。

服务维度基于形象、互动和助政三个方面,研究内容包括政务微信的名称特征、图标特色、功能菜单、回复方式、发布频率、发布内容和助政服务等。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福建不同地市和职能部门的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宣传和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福建政务微信发展现状分析

(一)整体分布

目前,据腾讯微信官方统计,从政务民生微信数量来看,福建省拥有2692个(仅从名称判断,含未认证微信),位居全国第10位。在334个地级区政务民生微信排名中,泉州排名高居全国第14位,厦门排名第40位,而福州则排名全国第43位。其中,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曾获微信城市服务最佳实践奖,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运营的“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微信公众号曾获微信城市服务最受用户喜爱医疗服务奖。此外,福建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运营的“福建治安便民”微信公众号也曾获微信城市服务最受用户喜爱公安服务奖。

从整体上看,福建政务微信整体呈现稳固增长的趋势,从2014年起至今已呈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态势。目前,福建区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开通的政务微信号总数已超过300个,其中订阅号数量远高于服务号。本研究样本共收录福建各类政务微信号244家,重点分析前100强。福建省政务微信还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开设的公共账号涉及各区县和各职能部门,并涵盖多个层级,但各地区发展并不均衡。2017年6月影响力排名前100名的福建政务微信中,除省级政务微信外,厦门和福州的占比最多(见表1),其余依次为泉州、宁德和漳州。其中省级账号共有17个,占17%,市县区账号数量明显多于省级账号数量,成为政务微信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从开通总数看,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大,基本均衡。

在综合影响力前100强的福建政务微信中,由政法系统开通的订阅号微信账号共有45个,已开通的福建市政务微信在部门间的分布并不均衡(见表2)。其中,由政府开通的账号少于具体职能部门开通的账号,影响力排名靠前的政务微信主要是政法系统、文化教育、交通等提供便民服务的部门。

表1 2017年6月影响力排名前100名的福建政务微信分布

表2 2017年6月影响力排名前100名的福建政务微信部门分布

在粉丝数分布上,“福建微文明”“今日福安”等政务公众账号粉丝数超过十万,其他公众号的粉丝量普遍不足一万人,因此从整体影响力上来看,政务微信粉丝数还无法与动辄上万粉丝的成熟商业微信相比。需要注意的是,仍有部门未开通微信公众号或未完成账号认证,影响了账号的权威性和运营效果。

(二)宣传维度

1.名称和头像

名称和头像是政务微信的门面,好的门面可以带来受众高价值和高信任度的转化,降低沟通的成本。微信账号的名称分类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标准型,如“福建国税”“石狮法院”,或由职能部门的功能加上地名或者单位简称组成,如“文明福建”(福建省委精神文明办公室)、“闽食药闻”(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第二种是个性型,如“晴朗天空”(福建省政法委)、“田蜜事业”(东田镇政府)等。这两类名称各有利弊,标准型微信名称便于搜索和推广,而个性型名称更受网友喜爱,也更接地气,但由于搜索不便,需要在后期加强宣传和运营。

观察发现,福建政务微信账号所使用的头像各异。我们将头像特征依据是否进行个性化设计也分为两类:标准化头像和个性化头像。标准化头像一般是由纯色背景和公众号名字构成,或者是直接套用所在部门的徽章,如党徽和团徽等,缺少原创的设计。这样的公众号头像易存在同质化现象。调查显示,有74%的网友认为这类头像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个性化头像则是经过个性化定制,采用地域特色地标或卡通化的部门形象作为头像。88%的网友认为,个性化的头像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公众号的日打开率和用户存在感,体现政务微信的亲民化。本次报告分析的福建244个政务微信样本中,56.6%的公众号拥有自己的个性化头像,而仍有43.4%的公众号还在使用标准化头像,影响了受众的用户体验(见表3)。

表3 福建政务微信公众号名称和头像类型分布

总体来看,个性化的名称、人性化的头像有助于改善民众对政府部门的刻板印象,拉近与用户距离,塑造亲民的政府网络形象。同时对公众号本身来说,注重名称和头像等细节,会便于用户识别,增加公众号的关注度和阅读量。

2.推送形式和发布内容

微信的推送形式和发布内容与传播效果密切相关,丰富的发布形式和专业的内容,可以提升政务微信的用户体验,从而增强政务微信的传播效果。政务微信的推送形式主要有四类:图文信息、纯文字、纯图片和音频。观察发现,福建的政务微信主要采用图文信息的方式进行推送。

政务微信发布的内容主要是政务公告类、生活服务类、新闻活动类三种信息。其中,政务公告类主要发布与政府工作相关的新闻或通知,如省厅或各地市区县镇政府的人事任免、政策解读等;生活服务类主要发布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如交通、安全、旅游等;新闻活动类主要发布近期发生的热点新闻及本地的热点活动。研究发现,影响力较大的三类政务微信发布量较为平均;部分政务微信从部门角度出发,只机械地把日常公告上传到公众号上,发布政务公告类信息;也有部分部门完全为了吸引眼球,更多发布的是生活服务和新闻活动类信息,忽视了政务微信内容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与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没有区分度(见表4)。

表4 福建政务微信阅读量TOP100热文类型

3.发布频率

政务微信的发布频率也是决定用户体验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将福建政务微信的发布频率划分为4个闭合区间:每月0至9次,每月10至19次,每月20至29次以及每月30次以上。统计结果显示,在发布频率上,不同类别的政务微信会选择不同的发布频率,每月发布0至9次的有89个;每月发布10至19次的有54个;每月发布20至29次和30次以上的分别有72个和29个(见表5)。福建的政务微信的发布频率呈现出两个极端,大部分发布量都在每月15次以上,有11.9%的政务微信甚至做到节假日无休;另一部分政务微信极少发布信息,其中个别甚至是“僵尸账号”(开通后不再运营),影响政府的网络形象。另外,还有一部分账号则过于追求数量,发布与政务微信定位不符或与本部门完全不相关的信息,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满意度,因而被用户认为“扰民”而取消关注。

表5 福建政务微信发布频率

百强福建政务微信推送形式多为每天推送一组图文信息,以“福建教育微言”为例,每天推送由1条头条信息和多条资讯组成的一组信息,节假日照常推送,有时也推送一些心灵鸡汤类的励志文章。“厦门政法”等公众号坚持在五个工作日推送原创信息,内容与本市的政法工作相关,强调本地化和多图的方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漳州东山消防”等公众号平均每周发布两期消防安全常识。“厦门国税”等公众号的常规发布则不固定,一般在有税收新政推出的特殊时间增加推送次数,这些与市民日常生活相关度不大的政务微信通过控制微信推送周期,减少对用户的“信息轰炸”。

(三) 服务维度

1.问候消息及自定义菜单

网民在关注微信公众号之后,通常会收到一条问候消息,主要包括文字介绍、图文介绍和个性化介绍三种类型。在福建影响力排名前100的政务微信中,有84%的微信公众号首次问候都是系统默认的,采用图文介绍和个性化介绍的分别只有4.5%和11.5%,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见表6)。首次问候正如“第一印象”,默认的问候方式较为冷淡,很难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而活泼的人性化自我介绍,例如采用诗歌形式的简介,则让用户眼前一亮,增加了用户对政务微信的亲切感。

自定义菜单是政务微信提供服务的必要途径,点击后主要有内容推送、功能接口和外链三种反馈方式,政务微信编辑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前百强的政务微信都设置了自定义菜单,这也是微信公众号的重要功能。

2.助政服务

查询服务是政务微信最基本的助政服务内容。统计表明,福建省政务微信公众号中76.6%已经开通此项功能,并且至少提供三种以上的查询服务。“泉州交警微发布”等可以提供与部门相关的出行路况、违法信息、驾驶人信息等查询内容;“厦门发布”“中国三明”等地方政府系统则集成了多种查询服务,比如水电费、公积金、违章查询、公交查询等。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开通查询功能的政务微信只是简单地嵌入网站,并没有去真正地为微信用户提供一种差异化的服务,尤其是没有适配手机微信的客户端,这无疑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网上办事服务是政务微信另一个重要的服务功能,如“鹭岛清风”等纪检系统微信就提供了“一键反四风”的服务,实现微信举报。统计发现,福建省47.1%的政务微信公众号缺少网上办事的功能,这一数据反映出福建省政务微信的服务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问政服务也是网上办事服务的一种,经测试,福建政务微信前百强的微信公众账号中,有89%的账号能做到24小时内即时回复,但主要采用关键字自动回复的形式,不能完全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只有14%的政务微信能提供人工回复。

福建政务微信提供的其他特色服务还有微信矩阵和在线学习。微信矩阵是政务微信公众号在其自定义菜单中提供的一项推荐功能,包括相关部门及下属各部门的微信公众号。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为具体的行政部门公众号引流和吸粉,而且有利于用户享受更为细致和个性化的服务(见表7)。

表7 百强福建政务微信服务功能开通情况

(四)地方政务的发展现状

通过以上福建省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政务微信已和微博、手机客户端一同成为福建省各级政府部门开展政务宣传和服务的新载体,开通政务微信账号数量最多的部门大多直面公众需求,具备宣传和服务两大核心职能属性。

总体上,福建政务微信发展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主要是以信息发布为主,如“龙岩税务”“龙岩中心血站”等,主要推送与之职能相关的新闻信息。第二层级是在信息发布的基础上,开通了便民服务或问政服务,成为双向互动服务平台,如“大梦蕉城”(宁德市蕉城区官微),不仅推送政务信息和生活资讯,还提供行政办事指南和天气、违章、停电等查询等服务。第三层级是在宣传和服务的基础上,运用的话语体系更加贴近网民,政务服务更加全面,对政务微信有长期并且独特性规划、管理和运营策略,公众参与程度高。如“福州公安”,其信息发布的标题均能使用亲民的网络语言,浏览量高,并提供业务指南、办事预约、问政咨询等便民服务,同时将福州各区县的公安部门微信进行矩阵式呈现,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型政府形象。

四、地方政务微信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政务微信从单向发布平台转为双向互动服务平台的趋势明显。但以福建为例,地方政务微信在宣传和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受重视程度不同,地市之间发展并不均衡

从目前福建政务微信的分布情况来看,各地发展并不均衡,福州、厦门等城市发展较快,其政务微信阅读量高于其他地市。以2018年1月的热门文章为例,前20名的文章主要来自福州、厦门、泉州、三明四个地市,而三明市上榜说明政务微信的发展与GDP并非完全关联。虽然省内沿海城市的运营水平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有一定差距,但基本达到国内较先进的水平,而省内南平、龙岩等其他地区也正在快步追赶(见表8)。

就地市或县区本身来看,其官方发布的粉丝和文章阅读量普遍不如当地的机构或部门微信,如“厦门发布”,其影响力排名无法进入全省前100名,而厦门工会、图书馆、发改委、公安等部门排名却更靠前,泉州和宁德等地也是如此。

(二)存在信息壁垒,僵尸账号影响政府形象

因为很多省份并未出台“互联网+政务”的建设标准,因此在网络政务建设初期一些部门存在业务网站和外网等多种搭建模式,之间用隔离方式组网,造成信息壁垒”,浪费网络资源。研究发现,福建省部门类政务微信“单兵作战”情况比较普遍,根据用户需求跨层次、跨部门合作的政务微信号群相对较少,服务器利用率不高,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的情况较为普遍。如果能统筹经费、统一开发,通过政务云平台重新部署,将大大提高政务新媒体运营经费的使用效率。

尽管目前福建政务微信发展迅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及机构开通政务微信。但是,观察发现,目前有一些基层的福建政务微信运营单位观念滞后,仍然存在账号未认证和更新不及时的现象,影响政府的网络形象。

(三)内容质量不高,版式语言频率不够亲民

由于缺少专业培训,目前地方政务编辑的水平参差不齐,省级和市级的编辑水平相对较高,但大部分地方微信的编辑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他们仍然采用原来政府网站的采编模式和语言风格进行微信的内容编排,这势必造成内容质量不高、阅读量不高的情况。网民对于内容的需求,不仅限于掌握一手资讯,虽然很多政务微信能在第一时间发布内容,但是网民却还是通过商业或个人微信了解资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美观的版面设计、重点突出的内容、亲民的语言、合适推送时间和频度,才是网民选择关注哪家微信的重要衡量标准。例如政策的宣传,如果还是停留在转发文件的基础上,阅读量必然不高,网民甚至可能取消对该公众号的关注,而采用“一图解说”的方式,运用精美的版式对重要的内容进行梳理,则更受网友的欢迎。这就对政务微信的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争做内容加工的“厨师”,对网民关注的内容进行筛选、提炼和解读,而不是单纯的“搬运工”。

表8 福建政务微信2018年1月热门文章排名(前20名)

(四)服务不够完善,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差距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让“数据多跑,群众少跑”[3]。而目前福建政务微信公众号中提供真正有用的便民查询服务的仍在少数,大部分开通此项功能的公众号只是简单地嵌入一个本地生活网站,或直接链接到电脑版的官网上,并没有适配手机的终端,无法为微信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一些提供在线学习服务的公众号也存在像便民服务一样不适配手机微信页面的情况,这无疑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从整体上看,福建政务微信目前主要提供的还是查询和预约功能,绝大多数功能无法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结。福建的政务微信仍处于重信息发布、轻民生服务的阶段,与北上广深等新媒体发达地区还有差距。调查显示,有76%的网友认为福建的政务微信服务不够完善。例如,同为公安系统的微信,“武汉公安”在“居住证申请”业务上,已可以实现网上办结,而“福州公安”仅能提供查询和预约服务;“上海发布”现已在提供公安、交通、旅游查询的基础上,增加出入境办理、婚姻预约登记等十六大类的服务,“厦门发布”目前只能提供办事指南公示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五)重内容轻运营,运营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统计表明,政务微信之间“数据鸿沟”呈扩大趋势。以2017年8月为例,微信号“厦门发改委”的平均阅读数达到15000以上,“福建教育微言”多篇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而一些地方微信同期的平均阅读量却不足100。这一方面是因为福建政务微信普遍存在重内容轻运营的倾向,缺少对公众号本身的宣传;另一方面是因为微信文章版式不够精美,语言不够“亲民”。这些与运营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有关,其中82%的运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表达了希望增加专业培训的愿望。但是目前针对领导的宏观培训居多,针对一线政务微信编辑的微观操作培训相对较少,而政务微信编辑多为兼职,即便有组织培训也可能因为工作事务繁忙而无法参加,编辑的运营和推广能力亟待加强。

五、地方政务微信发展建议

(一)探索操作规程,加强政务微信顶层设计

目前,群众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开通便民应用的政务微信账号只集中在部分职能部门或地区,以福建省为例,建议各级政府部门本着“信息多跑,群众少跑”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基于实际需求开通政务微信服务,注重联动,并将其视为在创建服务型政府、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工程。

一方面要加强规划,建立地方政务微信建设与发展规范。这就要求打通数据壁垒,尽快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系统数据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还没有开通官方政务微信的地市级政府要抓紧开通并提供本地市各部门政务微信的矩阵,而一些不具备长期运营能力的县区级政府机构则要整合资源,共同维护一个公众账号即可,也便于网民的搜索和保存,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政府机构之间应该密切联动,与各县区或同行业的微信组成微矩阵,账号与账号之间互相链接,编辑与编辑之间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凡需要第一时间发布的重要消息,要及时通知各地市第一时间发布,因为首发权威资讯是政务微信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二)丰富发布形式,提供地域行业特色信息

目前政务推送的内容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为图文信息,在发布形式上,应充分结合图文、影音等多种方式,多制作网民喜爱的“一图解说”或“H5”专题,多发布图片、微视频和音频,丰富发布形式,不断创新信息的表现形式。地方政务微信编辑要更多关注民生领域,在网民关心的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加强内容的筛选和策划,打造品牌栏目;行业政务微信要加强政策解读类的内容策划,例如教育部门通过微信发布新的入学政策,尽量不要直接转发通知,而是重点找出其与之前政策变化的地方,通过图片或表格进行深入解读,方便用户阅读,同时也为地方政务微信提供可供发布的内容。

此外,政务微信要开通文章原创认证功能,保证其权威性,文章的发布频率应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保证稳定性,不能为了阅读量而只推送娱乐八卦和心灵鸡汤,做到“不沉寂”也“不扰民”。

(三)加强粉丝互动,结合线下增强用户黏度

与粉丝互动能力是反映政务微信运营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互动就没有生命力,不少政务微信之所以成为了“僵尸账户”就是运营人员缺少与粉丝互动的意识。结合微信的特点,加强粉丝互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用心写好问候消息,问候消息作为政务微信留给网民的第一印象,需要体现热情和细致,在表达欢迎的同时,需要对政务微信可以提供的服务进行重点介绍;二是设置好关键词回复,针对网民关心的问题,提供精准的回复服务,网民可以自己主动地了解他想知道的信息,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让用户体验感觉瞬间升级,充分体现政务微信的便捷性;三是积极做好线下活动,在地区或行业的重要会议期间,提供直播服务和入口,积极组织网友互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网友参与线下的地方文化主题活动或新建设施的体验活动,提升用户的黏度。

(四)增加服务种类,加强与IT企业的联系

政务微信提供的服务要从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不要一味求全、求多,而要围绕网民最需要的服务需求,开发相应的微信服务功能,同时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一是页面要简洁,要比网站更简洁,体现微信作为手机应用的优势;二是不断优化迭代,完善服务功能;三是要做好技术保障,选择较好的服务器和稳定的带宽,保证服务不断线。

政府应当与IT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充分利用IT企业的技术优势,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性开发。一方面可以与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IT巨头合作,利用其成熟的技术体系进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探索,逐步将办事大厅搬到手机屏幕上,通过预约查询、业务办理、微信支付、评价投诉等功能,提供全方位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当地的IT企业开展合作,既可以扶持当地的企业,又能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探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政务微信的服务绝不是将现有服务流程照搬到手机上,而应结合微信的特点进行流程再造和创新。

(五)加强编辑培训,创新政务微信考核方式

据统计,福建省政务微信运营人员普遍存在身兼两职的现象,绝大部分也不是新闻专业背景,再加上缺乏专业的指导,如果不能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政务微信的宣传和服务水平难以快速提升,因此各级宣传部门要制订培训计划,积极邀请国内和省内的专家或先进地区的运营人员对一线的政务编辑进行指导,定期通过远程慕课或发放文字学习资料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在经费和政策上予以支持,使培训常态化。

目前主流的政务微信指数主要考核其阅读数、点赞数等数据,忽视了账号之间的关联和布局,容易造成各自为政,不利于整体发展,不能完全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宗旨。阅读数虽然代表信息发布的传播效果,无法完全反映政务微信的互动效果和服务水平,建议对宣传效果、服务能力和粉丝互动等多个维度开展综合评价,创新考核方式,使其更加科学化。

猜你喜欢
账号政务福建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彤彤的聊天账号
那个梦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福建医改新在哪?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