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娟
【摘要】《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一部《红楼梦》说尽了人间百态。香菱,《红楼梦》里第一位走出来的薄命女子,她的命运在《红楼梦》里尤为悲惨,从小遭拐,长大被卖,最后遭悍妇迫害致死,这样一位命运多舛的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红楼梦 香菱 命运 悲剧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一群才、貌、识兼备的薄命女子。如多才病弱的林黛玉,豪爽聪慧的史湘云,才干敏捷的探春,天真好学的香菱……香菱,《红楼梦》里第一位走出来的薄命女子,她的命运在《红楼梦》里尤为悲惨,从小遭拐,长大被卖,最后遭悍妇迫害致死,这样一位命运多舛的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走进阅读,香菱其人
香菱,原名英莲,刘履芬批“莲花命名,大概用青、红、香、翠、紫、绿、玉等字,今取英字,与人独异。生在“最是红尘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姑苏城,其家是当地的望族。其父甄士隐是当地的乡宦“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整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其母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仪”,脂砚斋评曰:“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从这里我们就可知香菱之所以与黛玉、宝钗、湘云相提并论的原因了。
正是香菱有着这样的根基,即使在被拐走后,受了几年的折磨,也不曾改变与生俱来的气质与美丽。这与黛玉、宝钗的美貌、气质不分上下。要不然“呆霸王”薛蟠也不会“因见英莲生得不俗”打死冯渊强夺英莲。
香菱被拐之后,不曾上学,只识几个字,但她十分好学“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大观园里像香菱这样既是奴婢又是妾的还有袭人、平儿等人,她们是否也偷空儿看一两首诗?没有,她们温柔和顺,小心地伺候主人,心思都在怎样讨主子欢心,她们哪有空儿看诗,读诗。这“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的雅趣也只有香菱才有。香菱进大观园第一件事就是让薛宝钗教她做诗。那薛宝钗用传统道学来约束自己,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岂肯教哥哥的妾做诗。香菱并没有放弃学诗的念头,便找大观园第一诗人黛玉教她学做诗,诚恳的拜黛玉为师。香菱又是读诗又是做诗“喜的拿着诗回来,又苦思一会,做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这样的香菱自是让传统道学的薛宝钗不满,说她“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成个呆子了。”薛宝钗说香菱“呆头呆脑”“呆子”更能形象的突出香菱苦学作诗的情景,而非真的什么都不懂的呆子。
香菱本有慧根,但幼年遭拐,长大后被卖,做了薛蟠之妾,没有环境也没有机会让她痛痛快快地去学诗,一旦有机会,她就紧紧抓住,这是她与生俱来的天性。她也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慧根不比黛玉、宝钗、湘云这些侯门小姐差,且香菱的学识在袭人、平儿、晴雯之上,无怪乎脂砚斋评批曰:“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庄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这也是她为什么排在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的主要原因。
香菱给人忘记不得的品性是本分。香菱是“十二钗”副册的第一个人物,排在袭人、晴雯之前,她实际上是宝钗的“大丫头”。我们稍加横向比较,就可看出,她从未与她人闹摩擦,与婆母、小姑、丫鬟姐妹们都能和睦相处。而袭人是何等的功于心计,奉承主子,笼络丫头,左右逢源。晴雯则是无所忌惮,四处出击。而香菱总是本本分分,让人觉得她只在默默观望,只在悄悄尋思,遇到不平事,认了,逢到愉悦事,笑笑,与世无争,自善其身。
无论外界的环境多么污浊以及加诸在香菱身上的磨难多么险恶,香菱始终保持着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以及温和、乐观的性格。相对于同为孤女的黛玉、妙玉、龄官等人冷傲孤僻的性格,香菱则完全与之相反,她每次都是“笑嘻嘻”面对众人。她废寝忘食地学诗,与同伴开心地斗草,在她身上丝毫看不出命运加诸在她身上的苦难。
二、个性阅读,香菱其命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一部描写封建社会青年女子的悲剧。小说里有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剧,有封建道德礼教的悲剧,有封建婢妾制度的悲剧…红楼里的女子美丽聪明,才华横溢,纯洁高贵…但都被那个社会一一毁灭。香菱与其他红楼女子一样,也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香菱的悲剧从她的名字几次的更改就可以看出些端倪。
她在苏州的自己家中,叫做“英莲”,脂砚斋批曰:“设云‘应怜也。”在第一回,英莲第一次出场就被癞头跣足的和尚说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脂砚斋批曰:“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是此二语以订终身,则知托言寓言之旨。”末了还说了四句言词:“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脂批的“托言寓言”就是指香菱的“应当怜惜”的悲剧命运。
她被拐之后,为薛家买去,做薛蟠的妾,更名为香菱。在太虚幻境的图册上,香菱的画是“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唯一的好日子是在她的丈夫薛蟠出远门游逛后,她跟随宝钗住进大观园。随着薛蟠娶夏金桂开始,她的恶运就来到了,悲剧结局已经呈现于她的面前。
夏金桂是一个生平“最喜啃骨头”的女子,能是与丈夫的美妾作诗的人吗?夏金桂虽颇有几分姿色,也颇识几个字,但论手段狠毒与王熙凤不分上下,“若论心中的丘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面对这样一个有心计的正妻,心地单纯的美妾怎能招架得住。过门没几天她就先挟制了薛蟠,又将及薛姨妈和薛宝钗。她动不了薛宝钗,但也已经挟制了薛蟠,最后的眼中钉肉中刺便是香菱。心胸狭窄的夏金桂岂能不摆布丈夫身边才貌齐全的美妾?她颇有“宋太祖灭南唐之意”,一步一步设陷阱让香菱在不知不觉中往里跳。可怜的香菱十分殷勤小心地服侍她,最后还是落得个“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的结局。
夏金桂摆布香菱第一步就是替香菱改名字,知道香菱这一名字是由薛宝钗起的,改名既是给香菱下马威,也是向薛宝钗示威。我们知道薛宝钗取香菱这个名字是由“菱荇花香淡淡风”而来。而香菱自己对这一名字也有独特的理解。夏金桂心里想除掉香菱,就说:“用‘香字竟不如‘秋字妥当。菱角菱花皆盛于秋,岂不比‘香字有来历些。”香菱是妾,夏金桂是妻,即使香菱不愿意,她也不敢说什么,更何况心思单纯的香菱根本就没想到改名字只是夏金桂摆布自己的开始。香菱一心盼着夏金桂过门,以为有了这张护身符,自己身上的责任可分去,对夏金桂“十分殷勤小心伏侍”,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只因自己的才貌引来心胸狭窄的夏金桂对自己的加害。
三、感悟阅读,香菱其“意”
香菱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在《红楼梦》中,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认识意义。在《红楼梦》中,她既不是主子—小姐、奶奶;也不是奴仆——丫鬟。她代表着一类人,是介于主子与奴仆之间的一类人。因此,她排在“十二钗”正册的小姐、奶奶之后,又副册丫鬟袭人、晴雯等之前。她是副册的第一人,她是这一类人的代表。
当然,香菱的认识意义在于她的悲剧。她的悲剧的特质完全不同于《红楼梦》中的任何一类。
假如《红楼梦》中其他人的悲剧还能找到“原因”的话,那么她偏偏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晴雯逐出了大观园而折磨病死,因为她对封建主子的桀骜不驯,时时冒犯主子的脸颜;司棋被赶出大观园而自杀,是因为她与潘又安有苟且之事;妙玉遭活劫,那是她身在佛庵,心在红尘……甚至像林黛玉、尤三姐等,我们都可以找到封建礼教的瑕疵。
可香菱是找不到一丁点儿把柄的!她的特质是“本分”“循规蹈矩”。她既没有违拗于主子,也不曾得罪于奴仆,是一个大好人!她没有晴雯的反抗,没有袭人的心计,没有司棋的越轨。她顺从丈夫,服侍婆母,服侍小姑,期盼和正妻和平共处,共襄夫婿。而且她是一个一生下来就遭难的人—僧道舍她出家,从幼被诱拐,好不容易配与一个殷实的小康之家冯渊,又被薛呆子强抢而去。有道是苦尽甘来,可是她并未如此,命运还是毫不犹豫地把她毁灭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香菱的形象昭示人们:《红楼梦》中的女人是不可能有好结局的,封建社会里的女人不可能有好结局的。封建社会一向从崇信的法则是善恶毕报,但在香菱的命运里完全失去印证。这样的认识意义是中国古代小说任何一个形象所不具備的。
香菱的悲剧是那个社会造成的,是社会的悲剧,同时也是她性格的悲剧。中国封建社会不把女人当人看,男人是那个社会的主宰,丈夫可随意打骂妻妾,把女人视为花鸟、玩物和工具。不但男人欺压女性,女性与女性也互相进行迫害,妻与妾之间的迫害,妾与妾之间的争宠斗争,这些都是那个社会的制度所造成的。香菱形象的独特的认识一样在于:她是一个封建社会循规蹈矩的人。她没有晴雯的反抗,没有袭人的心计,没有司棋的越轨。她顺从丈夫,服侍婆母,服侍小姑,期盼和正妻和平共处,共襄夫婿。而且她前期已经历尽磨难,本当是“苦尽甘来”,然而她却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活活被迫害致死。《红楼梦》塑造这个形象正是告诉人们,《红楼梦》中的女人是不可能有好结局的,封建社会里的女人不可能有好结局的。
参考文献:
[1]王卫民.《红楼梦》刘履芬批语辑录[M].书目文献出版社.
[2]王国文,伍旭清.核心素养下的阅读行动[J].学语文,2016,(4):19.
[3]孔令彬.留得残荷听雨声—英莲香菱秋菱[J].河西学院学报,2002,(4):7.
[4]孔令彬.二十世纪以来香菱研究综述[J].红楼梦学刊,2013,(2) :41.
[5]吕冰洁.论女性视域下的“香菱”悲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5) :14.
[6]徐本来.从名字看香菱苦呆美的性格[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8)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