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丹
寒冷的冬日,温暖的归途。近日,10名来自上海的第十批中国援老挝青年志愿者凯旋归来。在过去的183天里,他们在老挝的首都万象挥洒志愿汗水,奉献青春大爱,书写大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们欣喜于志愿服务为当地所在工作领域带来的帮助和改变,感激于老挝各级领导和同事朋友们的关心和肯定,更自豪于为两国青年亲诚惠容所带去的推动和影响。”
的确,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老挝的领导、同事和朋友对于中国,对于我们志愿者的真诚和热情感染和感动着我们,我们也以真心比真心,努力做得更多。”他们协助参与了当地华人商会开展阿速坡洪灾救灾募捐工作,奉献绵薄之力;组织“你好,万象”中老青年语言交流沙龙,传播中国文化;开展“带着国旗寻找中国印记”活动,宣传中老友谊项目……他们说:“我们努力让中国青年喜欢上老挝,让老挝青年了解中国;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践行‘一带一路倡議,以实际行动连通我们两国青年的心。”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是在2002年由团中央、商务部发起实施的长期重点项目。主要是根据受助国的实际需求,由主办单位与受助国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集中选拔的方式,在约定的时间派遣优秀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赴受助国开展中长期志愿服务。
也是自这一年起,为配合国家外交战略,援助老挝经济社会各领域建设,上海团市委受团中央和商务部委托,先后派遣了10批共106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参加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老挝项目,在老挝开展中英文教学、体育教学、计算机培训、医疗卫生、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对促进中老两国民间交往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中国青年海外志愿服务实施时间最早、服务时间最长的品牌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25日,在老挝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赵乐际接见时,志愿者们致力于推动两国青年的行动,得到了领导的肯定。9月上旬,团中央负责同志在访问老挝期间,也亲切看望了志愿者们,称赞上海志愿者是“给中国青年争光添彩”,评价赴老挝项目是“青年工作的金字招牌”。
上海团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李子介绍,为了更好地推进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进一步打响包括青年志愿服务在内的“上海服务”品牌,上海团市委对海外志愿服务工作实践进行了总结梳理和比较研究,从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老挝项目多年实践来看,这项工作凸显了三方面特点:
一是服务大国外交,注重民心相通。10多年来,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架起了中老友谊和中老青年交流的彩虹之桥,为国家外交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志愿者在工作之中,时刻注重保持中国青年良好形象,注重与老挝百姓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经过多年的服务实践,中国上海青年已在老挝人民心中留下难忘印象,真正发挥了联通人心的积极作用,成为中老两国的“民间交流大使”。赴老挝项目不仅成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体现,也成为上海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成功案例。
二是践行青年责任,实现有效帮扶。10多年来,上海青年志愿者在老挝期间共教授中文课程26600余课时、英文课程21500余课时、计算机课程17200余课时,先后有60个班级、12000余名老挝学员顺利毕业。上海先后派出25名优秀青年医护工作者赴老挝,共参与大小外科手术700余例,门急症等日常护理6000余人次,中医共参与治疗近8500人次的病患。上海体育学院专业老师帮助老挝乒乓球队在第十三届东南亚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女子团体铜牌、男子团体铜牌的历史最好成绩,受到老挝教委和体育局的奖励和表彰;帮助老挝国家散打队在东南亚运动会上获得散打银牌的好成绩;上海体育学院教师孙伟受聘担任老挝国家男篮主教练,并带领老挝男篮闯进第29届东盟运动会前8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得到了老挝国家篮协的高度肯定。上海青年志愿者以无私奉献和忘我付出书写了新时代的国际主义精神,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张“青年名片”。
三是工作保障到位,强化协作机制。代表国家派遣青年志愿者开展援外服务,是上海共青团的光荣职责。上海团市委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首先,争取各方支持,理顺中老双方协作机制。每批都派出工作组前往老挝,前期实地走访志愿者服务岗位和单位,摸清服务地需求,落实志愿者到岗后的工作安排、住宿地点及生活保障。
其次,广泛社会动员,加强青年志愿者选拔培训。制定详细的海外服务志愿者选拔标准,严格把关,旨在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协作精神好、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青年志愿者进入队伍。同时,加强外事礼仪、志愿者精神、老挝风土人情、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培训,保证了赴老挝志愿者的高素质和专业性。
第三,强化内部管理,创新志愿服务队管理模式。每批队伍都成立临时党支部,定期开展支部生活,每两周完成一期工作简报;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所有队员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保障了在当地的生活工作安全。
老挝项目是国家开展青年民间外交的一个典型缩影,通过调研,上海团市委发现,许多发达国家在对外援助方面,除了开展资金项目援助外,也越来越注重用好“公益牌”“民心牌”“青年牌”,突出援助项目柔性特征,对其外交战略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比如,在美国,对外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美国开展全球治理的重要工具。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运作,其援助大部分通过民间志愿者组织等非政府机构执行,根据美国国际开发署2015年《志愿性机构报告》(Report of Voluntary Agencies),民间志愿者组织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活动,几乎覆盖全球。
美国哈德逊研究200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济援助中,官方发展援助占9%,而各类民间志愿者组织提供的援助占到29%。近年来,美国海外发展资金通过民间志愿者组织执行已经达到41%。
有学者指出,美国派遣一些志愿者到非洲某些国家的社区、乡村,教当地孩子打篮球、画画、学音乐,充分融入在地环境,当地普通民众的“获得感”很强,进而对美国的“好感度”增强,这反而比花巨资为非洲援建硬件设施效果更好。
还有日本,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JOCV)是一个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经营的海外志愿者服务系统。每年大约向海外派出1000多名具有一定技术的青年志愿者,服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服务领域包括了农业、林业、渔业、教育、卫生等。日本政府强调海外援助行为的“民间化”,有意淡化官方色彩,将日本的外交战略目标通过公益援助活动来实现。
接下来,上海团市委将继续做好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项目的招募、选拔、培训和派遣工作,以服务“一带一路”、促进民心相通为努力方向,不断巩固中老两国普通民众之间深厚的传统友谊,同时也让海外志愿服务成为上海青年提升自我、展示风采、实现价值的精彩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