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教授运用《滇南本草》治验举隅

2019-02-26 09:21:51黄秋凤郭奎廷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滇南本草病案

黄秋凤,陆 毓,郭奎廷,何 平

(1.云南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21;2.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云南 昆明 650021)

《滇南本草》是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兰茂所著,迄今已流传 500余年,早于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前153年成书。书中列举了历代滇南民族、民间医家用药特点与治疗经验,是一本高价值的中草药学古籍名著,为云南地方特色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何平教授为全国第三批、第五批名老中医刘以敏学术继承人,现任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笔者跟师学习中,发现何教授治疗小儿疾病善于运用道地药材,遣方用药有其独到之处,且屡用验效,现结合病案介绍如下。

1 姜味草

姜味草为唇形科植物,全草具有类似生姜的气味,故称姜味草。本品始载于明朝《滇南本草》,别名小姜草,文云:“姜味草,味辛,性大温。燥脾暖胃,进饮食,宽中下气,疗九种胃气疼痛,面寒疼,胸膈气胀,肚腹冷疼,呕吐恶心,噎膈翻胃,五积六聚,痞块疼痛,男子寒疝胀痛,妇人癥瘕痛……治小儿虫犯,肚腹疼痛,或呕吐或泄。”该药散寒解表、温中健胃、化湿消积,可用于风寒感冒、胃寒脘痛、腹胀、恶心呕吐、泄泻、痢疾、寒疝等症[1]。此外,嫩枝叶作药茶还可预防感冒[2-3]。

目前,姜味草已有形态组织学及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但是关于姜味草的药理作用研究尚少。现代研究发现姜味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较高,而齐墩果酸是临床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较理想的药物,熊果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抗氧化、护肝、降血脂方面的作用显著[4]。姜味草常在儿科临床中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肠系膜淋巴结、虫积腹痛等疾病。

病案:陈某,女,7岁。因“呕吐、泄泻2天”于2017年8月15日就诊。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不多,无喷射状,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无黏液及脓血便,3~5次/天,小便较少,纳差,眠一般,舌淡苔薄白,脉浮。外院查轮状病毒阴性,已服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症状无明显缓解。查体:精神较差,咽不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眼轻度凹陷,腹软,无压痛、反跳痛。中医诊断:泄泻,证属:寒湿泄,治宜:芳香化湿、燥湿止泻,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减:广藿香10 g、紫苏叶6 g、竹茹4 g、陈皮6g、茯苓6 g、半夏曲6 g、诃子3 g、石榴皮6 g、仙鹤草6 g、厚朴6 g、官桂2 g、姜味草3 g、炒鸡内金6 g、甘草4 g。每日1剂,水煎服,少量频服。服3剂后痊愈。

按:本方以芳香清扬之药为主,配以收敛固涩,起到燥湿、化湿、止泻之效。姜味草以其辛温之性,温中散寒除湿,使脾胃复健。

2 马鞭草

马鞭草出自《名医别录》,别名龙芽草。味苦、辛,味微寒。《滇南本草》中记载:“马鞭草,今处处有之。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妇人经水不同成劳,速煎此草服之愈。亦治痈疽毒冲心,服此神效。”其主要功效为解毒、活血消瘀、利水、退黄、截疟,可用于治疗癥瘕积聚、痛经经闭、喉痹、痈肿、水肿、黄疸、疟疾等症[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水提液、醇提液、挥发油等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神经保护、调节免疫活性、止血、抗氧化、抗早孕等作用[5]。此药常用于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肾炎等疾病。

病案:宁某,男,10岁。因“双下肢皮疹2周”于2016年12月10日就诊。患儿2周前双下肢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伴腹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住院治疗后,腹痛消失,但皮疹仍在。舌红,脉数有力。查体:咽充血(+),双下肢可见鲜红色瘀点瘀斑。尿常规:红细胞5~6个/HP。中医诊断:紫癜,证属血热伤络,治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末(另包,先煎)30 g、荆芥10 g、防风10 g、赤小豆10 g、绿豆10 g、生地15 g、马鞭草15 g、掉毛草10 g、丹皮10 g、仙鹤草15 g、紫草10 g、茜草10 g、炒鸡内金10 g、甘草6 g。每2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皮疹消失。

按:全方可清热止血、凉血消斑,马鞭草活血消瘀,使凉血不留瘀,加快皮疹的消退。

3 蓝花参、山土瓜

蓝花参为桔梗科,属植物蓝花参的根或全草。别名疳积药,《滇南本草》记载:“兰花参,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脾二经,甘入脾、苦入心。补虚损,止自汗、盗汗、除虚热。盖烦劳则心家虚热生焉。以参之甘益元气,而虚热自除也。夜多不寐,睡卧不宁。心生血、脾统血,心脾血虚,神不敛志,所以自汗、盗汗也。能生血,使脾健而统血。心神散乱者,服之最良。止妇人白带。”蓝花参主要用于治疗病后体虚、小儿疳积、支气管炎、肺虚咳嗽、疟疾、高血压等症[6]。该药具有益气健脾、止咳化痰、止血等功效,云南省药物研究所药效、急性毒性试验证实,蓝花参具有镇静催眠、抗菌作用[1]。此外还具有解热[7]、抗腹泻[8]、保肝[9]等作用。

山土瓜为旋花科番薯属植物,又名红土瓜。《滇南本草》记载:“土瓜,味甜,性平,补脾,解胃热……红土瓜入脾、胃二经,得土之气,故有补脾之说。血入胃脘,大肠下血治效。”该药具有清热、健脾除湿、润肺止咳、清利肝胆等功效,现代药理对其研究较少,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炎、黄疸、小儿疳积、疝气、烫伤等病症[1]。

临床上,何教授常喜两药合用,常用于小儿抽动症、多动症、慢性腹泻、疳证等疾病。

病案:陈某,男,8岁。因“不自主频繁眨眼、抬肩1个月”就诊。曾在外院做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患儿性情古怪,易激惹,饮食差,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抽动症,证属肝火旺盛型,治宜清肝泻火、宁心安神。方选止抽汤加减:红土瓜12 g、蓝花参12 g、荠菜花12 g、龙骨12 g、僵蚕6 g、刺蒺藜6 g、天麻10 g、钩藤3 g(后下)、菊花6 g、蝉花6 g、牡蛎15 g、炒栀子3 g、炒鸡内金6 g、炙甘草6 g。每2日1剂,水煎服。服7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按:止抽汤为名老中医刘以敏教授自创经验方,以山土瓜、蓝花参、荠菜花为主药,山土瓜清肝健脾除湿,蓝花参益气健脾,全方共奏平肝清心、健脾助运之效。

病案:许某,女,6岁。因“不喜饮食2个月”于2017年3月10日就诊。患儿家长诉患儿三餐食用少,嗜食香燥煎炸食物,易激惹,夜卧不安,大便干结难解。舌红,苔黄腻,脉数。中医诊断:厌食,证属脾弱肝旺型,治宜平肝清心、健脾助运。方选银芍二陈汤加减:银柴胡10 g、杭芍15 g、陈皮6 g、茯苓6 g、法半夏6 g、蓝花参10 g、山土瓜10 g、荠菜10 g、炒鸡内金6 g、栀子3 g、炒麦芽6 g、甘草4 g。每2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患儿饮食明显增加。

按:银芍二陈汤重在运脾醒脾,使健中有消,促进脾胃运化之功效。山土瓜与蓝花参共用既可平抑肝火,又可增强脾胃运化功效,使得疗效倍增。

4 芸香草

芸香草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诸葛草。《滇南本草》记载:“芸香草……味苦、微辛,性寒。阴中阳也,可升可降。泄诸经实热客热,解肌表风寒,清咽喉热毒肿痛、风火牙痛、乳蛾、痄腮、排脓溃散、伤风头痛、虚劳骨蒸、小儿惊风发搐、角弓反张。”

对芸香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作用研究还处在初期阶段,云南省药物研究所药效、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本药有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抑菌作用,芸香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1]。临床上,何教授常用于外感发热、高热惊风、咽痛、痄腮者。

病案:李某,男,6岁。患儿因“左耳周肿痛1天”于2017年6月10日就诊。左耳周肿胀,局部疼痛,咀嚼食物时疼痛加重,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血常规检查示:病毒感染。饮食差,小便黄,大便干。查体:精神较差,咽充血明显,扁桃体Ⅱ°肿大。左耳周皮肤红,肿胀,压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中医诊断:痄腮,证属风热犯表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方选银翘散加减:金银花9 g、连翘3 g、芸香草10 g、玄参6 g、浙贝母6 g、牛蒡子6 g、蒲公英10 g、板蓝根10 g、生甘草4 g、升麻6 g、炒黄芩6 g、炒川牛膝10 g、炒鸡内金6 g。2剂水煎,少量频服,患儿肿胀消退,饮食增加。

按:全方以清热解毒为主,芸香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增强全方功效,减轻患儿痛苦。

5 结语

《滇南本草》是现存古代地方性本草书籍中较为完整的作品,对云南地方医药研究具有宝贵价值。汲取何平教授运用《滇南本草》中儿科病证用药经验,笔者认为: ①体现了中医“因地制宜”特点;②云南地方药材疗效显著,可加以推广至全国,使其更多的服务儿科临床;③本次所列举的药物仅是《滇南本草》中收录药物中的很小一部分,应进一步挖掘云南地方特色药材在儿科临床中的使用,丰富儿科用药;④《滇南本草》中的药物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明确的病理研究,故中药研究人员任重道远。

应用《滇南本草》中的药物治疗儿科疾病不仅可发挥地方特色用药优势,而且突出了区域性本草的特点,可更好地扩大地方药材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滇南本草病案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国家在场:从清代滇南盐官营看国家边疆治理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30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8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8
本草中华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6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新病案首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