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跃平,赵百孝
(北京中医药大学 a.针灸推拿学院,b.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高脂血症是脂肪代谢紊乱及转运异常的疾病,表现为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下降或胆固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上升[1]。高脂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之一,因其引发的高发病率心脑血管疾病而倍受重视。近年来,由于人们社会压力增加、膳食不均衡等综合因素,高脂血症患者逐年增多。中医典籍对高脂血症名称没有明确记载,但已形成了“脂”“膏”的概念,张景岳云:“膏,脂膏也。津液和合为膏,以填补于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艾灸作为一种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从古至今有着“灸治百病”之说,《灵枢·官能》所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艾灸地位的重要性。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2]。艾灸的疗效受灸法的种类(如直接灸、间接灸、热敏灸等)及艾灸作用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影响。现对灸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今后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1直接灸法 直接灸是将艾绒捏成艾炷直接放置于患者皮肤穴位表面上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病情的轻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分为瘢痕灸和非瘢痕灸。直接灸因其刺激性大及有效性被承淡安先生称之为“中国最古之灸法,亦为灸术之滥觞”。麦粒灸属于瘢痕灸种类之一,即将艾绒搓成麦粒大小的艾炷,并放置在涂有大蒜汁或凡士林的皮肤穴位上施灸,使其燃尽,能刺激较深层次组织的温觉感受器及痛觉感受器。邵清华和李怡[3]将5 mg左右的黄金艾绒制成麦粒灸,将高脂血症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选取丰隆穴施灸,每周2次,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连续8周后,观察两组的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esterol,HDL-C)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且血清TC、TG、LDL-C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黄华超[4]根据65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舌象和脉象分虚实,虚证采用麦粒灸,实证采用黄豆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2%。张细柳等[5]观察不同灸量麦粒灸疗效的研究表明,在降低TG方面,6壮组、9壮组优于3壮组,在升高HDL-C方面,3壮组优于6壮组。因此,在今后临床中是否应设置多组治疗对照,以阐明各种因素如辨证以及灸量等进一步挖掘艾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因素仍需深入研究。
1.2间接灸法 医师依据患者病情需要选用相应的药物(如姜、蒜、附子等),将艾炷与皮肤表面隔开施灸的方法称为间接灸。间接灸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因此可加强疗效。同时,因间接灸的治疗温度温和易被患者接受,所以较易实施与推广。近年来,艾灸壮数的使用量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人员对不同灸量隔姜灸疗效进行观察发现,在降低TC、TG、LDL-C水平方面,9壮组优于6壮组和3壮组,且呈逐渐降低趋势;在升高HDL-C水平方面,3壮组优于6壮组和9壮组,呈逐渐升高趋势[6]。由此可见,不同壮数对血脂不同指标调节并不一致。研究人员用隔药饼灸法治疗高脂血症患者,之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发现隔药饼灸组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治疗3个疗程及随访4周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随访12周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7]。因此,经艾灸治疗后,加强后期维持的效果观察,可为今后选择合适的艾灸介入干预时间提供参考。
1.3艾条灸法 艾条灸因其使用便利性,在临床中经常被使用。据统计,1989—2011年针灸临床文献中艾条灸的使用频次为227次,所占百分比为31.18%,可见艾条灸在众多灸法治疗中至关重要[8]。临床研究显示,艾条灸不仅能改善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水平,降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水平[9],且能增加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上巨虚和内庭穴区的血流灌注量[10],显著改善微循环血流量和经皮氧分压[11]。张会芳等[12]采用清艾条对高脂血症患者的神阙及足三里施灸,每日10 min,隔日一灸,共12周;结果发现患者TC、TG、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人内皮素1(endothelin-1,ET-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显著下降,表明艾灸具有不仅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同时能加强血管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作用。
1.4药艾灸法 药艾是指对患者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将相关中药研末后与艾绒混合制成圆柱状艾条,其优势在于施灸时所产生的药力往往较单用清艾条强。林彬彬和陈友义[13]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石菖蒲、荷叶、白术、桂枝等中药研末后与艾绒1∶2混匀制成药艾,治疗组取中脘、梁门、气海、上巨虚、丰隆、公孙等穴位施灸,对照组仅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8周后显示,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调节TC、TG、LDL-C、HDL-C及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肖晓桃等[14]在雷火灸的基础上加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对照组(30例)则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结果显示治疗组(30例)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研究表明药艾与西药的疗效相当,因此,在治疗高脂血症时可发挥药艾结合西药的疗效,这对临床治疗中减少西药使用量提供了治疗思路。
1.5热敏灸法 热敏灸法以穴位敏化特点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其有着与传统灸法不一样的优势。患者在实施热敏灸时,自觉产生明显的循经感传。夏春丽等[15]将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晚均服用辛伐他汀片,观察组在服用辛伐他汀片基础上加热敏灸,每周连续灸5 d,连续8周后结果表明,观察组的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程书桃等[16]观察了30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组进行热敏灸,采用隔日灸1次,1个疗程20 d,2个疗程间隔2 d,对照组每晚服用辛伐他汀片,连服20 d,疗程时长及间隔时长同上,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的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热敏灸对于降低血脂指标水平与西药疗效相近,且西药结合热敏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更显著。
1.6艾灸结合其他疗法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艾灸疗法常与其他疗法结合使用。常见于艾灸结合针刺、艾灸结合中药制剂等。艾灸结合针刺的疗法,既能发挥各自的疗效,同时,艾灸的温通效果更是加强了针刺后经气的传导。崔艳杰等[17]观察艾灸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治疗组(30例)艾灸神阙、足三里,针刺取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对照组(30例)针刺取穴方法同上,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3%(P<0.05)。艾灸结合电针针刺是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加强穴位的电刺激,以加强经气循经感传。王鹏等[18]采用电针联合艾灸治疗脾虚痰阻证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对照组服用非诺贝特胶囊,治疗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的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艾灸结合中药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同时减少西药的服用量,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叶寒露和王柯[19]对治疗组采用艾灸阳明经加服用该院配制的中药制剂,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个月后发现治疗组的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
1.7艾灸起效的相关因素 艾灸起效因素除温热和光辐射作用外,其作用温度及时长也影响着治疗效果。选择合适的干预时间,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节约医疗资源。陈仲杰等[20]观察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指标变化产生的影响,分为艾灸10 min、20 min和30 min三组,每周3次,治疗8周后比较TC、LDL-C水平治疗前后差值,结果显示艾灸30 min者优于10 min者。黄志燕和冯国湘[21]按子午流注循经艾灸,治疗组在辰时灸足三里、丰隆,巳时灸三阴交,观察组在辰时、巳时以外的任何时间施灸,穴位同上,治疗10次后结果显示,治疗组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温度下进行艾灸将刺激不同的感受器,如在20 ℃时只有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在40 ℃时只有温觉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在33 ℃时冷觉和温觉末梢均受到刺激,在50 ℃时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张会芳等[22]通过观察灸温不同在临床所起到的疗效,发现对患者连续治疗12周后,45 ℃艾灸组的ox-LDL、TC、TG水平较38 ℃艾灸组低。
艾灸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免疫功能和血液循环等降低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23-29]。
2.1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与LDL-C水平呈正相关,且ApoA-Ⅰ是HDL-C的主要Apo,发挥着胆固醇逆转运功能,因此,Apo-B/Apo A-Ⅰ比值偏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30-31]。冰片具有清香宣散作用,可加强脂质运输及代谢。研究人员采用冰片、氮酮、水、面饼作为隔药饼灸时所用的促透剂,对高脂血症兔模型进行干预,结果发现与对照组、隔面饼组相比,冰片组TC、TG、LDL-C、Apo-B水平下降,与氮酮组相比,冰片组TC水平下降[32]。王士超等[33]观察温和灸、隔姜灸、麦粒灸3种疗法治疗高脂血症大鼠的差异,得出麦粒灸降低TC、TG水平优于其他2种。相比温和灸和隔姜灸,考虑到麦粒灸对穴位所能达到的刺激量更大,说明刺激量对疗效起关键作用。同时,经验穴数量的选择也值得关注。研究表明,艾灸高脂血症大鼠的中脘、丰隆、阴陵泉穴,较仅用其中1个或2个穴就能取得良好疗效[34]。
2.2对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管壁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伴随着炎症介质产生和释放。巨噬细胞是炎症介质的主要来源,而γ干扰素是经典的巨噬细胞激活因子,并且能促进黏附分子的表达[35],而α干扰素含量升高促进了C反应蛋白的表达,进而介导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反应。研究者对高脂血症鼠模型分别进行艾灸与药物(洛伐他汀灌胃)治疗,结果发现在降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2、ET-1和升高白细胞介素-10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37]。以上实验说明艾灸与药物对炎症因子调节作用的疗效接近。再者,观察不同灸温治疗高脂血症小鼠疗效时,发现45 ℃艾灸组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38 ℃艾灸组[38]。
2.3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 研究显示,ET-1能收缩血管,ET-1含量升高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呈正相关,NO是血管舒张的重要因子,当细胞分泌NO增多,ET-1分泌受抑制时,因此能更好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39]。张会芳等[40]将高脂血症大鼠分为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药物组的ET-1、ox-LDL水平降低;艾灸组的ET-1水平虽高于针刺组、药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有研究人员比较不同温度艾灸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结果发现,38 ℃组的血清ox-LDL水平高于45 ℃组,而45 ℃组的NO水平低于38 ℃组[41]。
2.4对抗血栓形成的效应 在生理状态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1)是一对维持纤溶系统平衡的关键因子,t-PA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从而激活纤溶系统,而PAI-1与t-PA结合使其失活,减弱纤溶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42-43]。王丹丹等[44]对高脂血症大鼠施以保健灸,观察t-PA、PAI-1水平变化,检测结果显示,保健灸组血浆的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P-选择素的升高,体现了血小板的活化程度也增高,成为血栓形成的早期特征,同时P-选择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启动者[45]。有研究发现,保健灸能较好地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的CD62P,且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艾灸在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同时,也抑制血小板活性[46]。
2.5对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Th1/Th2细胞相关因子的平衡影响高脂血症的发展[47]。吴姗等[48]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实验研究发现,艾灸组、药物组的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比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且艾灸组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对维持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免疫平衡状态,艾灸有显著的调整作用,减缓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但目前该方向的实验研究较少,今后可以加强此方向的研究。
2.6其他 在经络实质的假说中,缝隙连接及缝隙连接蛋白被用于穴位以及循经感传的针灸实验研究[49]。王耀帅等[50]实验发现,艾灸高脂血症大鼠可增加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且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观察不同艾灸时长发现,与艾灸5 min相比较,艾灸10 min和15 min能显著增加缝隙连接蛋白43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值,反映蛋白质表达水平。另有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比,艾灸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提示艾灸能有效抑制氧化应激[51]。
高脂血症的研究及治疗早在《灵枢·血络论》已提出:“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明确了对膏脂的认识。明代张景岳认为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即: “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结合古人对高脂血症的认识以及现代对艾灸起效因素的研究,因此在艾灸治疗高脂血症方面彰显出了其治疗优势。目前,虽艾灸降脂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临床上存在样本少、诊断标准不一、观察时间短及艾烟安全性等问题,实验上对于免疫和抗血栓形成方向研究偏少,因此,亟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