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珊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来源之一。新时代条件下从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成分、传承精神资源,结合时代特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创造地转化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这里所说的改造,当然是指传统中有东西可以改造、值得改造,这种改造可以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却不是硬把外国东西移植过来。”①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1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发展思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人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其中精华与糟粕共存,既包含符合时代潮流的先进文化基因,也含有一些不合乎现代文明的落后文化。外来的异质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这些养料并非可以“和盘托出”或者直接与中国传统文化简单糅杂在一起。诚然,文化会随着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转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又决定了其自身在世代相传中会保留一些基本特征,其属性有时并不会随着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转变发生迅速而及时变化。一般来说,文化可以与时代并肩,也可超越时代或落后于时代,如在资本主义社会或者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可能存在封建文化残留的状况。事实上,唯有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文化,才能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无论是对待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需要对它们进行科学区分和深度删选,有效激活传统文化的民族精髓,理性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和有益养分,推动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要杜绝二元对立的思想,切不可采取完全排斥和完全摒弃的态度与方法,借鉴一切能为我所用的文明成果中的优秀基因,切实保护好传统文化民族主体性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后的现代性,从而“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区分”就是指能够把不同事物分开,在此语境下即识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中国传统文化门类丰富、外延广阔,但是当中不乏存在一些落后、愚昧的糟粕文化需要剔除和摒弃。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传统文化,要秉承科学区分的态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当代眼光审视、解读、阐释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指可以推动社会发展、服务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尤其是指思想精华和传统美德;糟粕则是阻碍社会发展或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特别是封建残余的腐朽思想等。在弄清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坚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即有利于当前文化建设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中不适应的落后因素以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传统文化,如封建迷信、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愚昧落后的观念要果断摒弃和剔除,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进而实现有正向价值的传承和弘扬,“这就要求人民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②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1版。
激活是指从内部结构着手激发出传统文化中优秀因子的活力。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一些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变革历程里逐渐消逝或隐藏。从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看,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因时而化、因势而变、与时俱进。如果不能及时对传统文化进行激活乃至现代化改造,那么文化的发展就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需要。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复制转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坚持批判性继承的方法,立足中国实际和当代社会发展需求,融入时代元素、使用现代创意等方法,激发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活力。积极打造一批富有时代价值、保留中华文化基因的文化产品,使其更具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质,散发出时代的光芒。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就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通过电视节目方式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彰显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此外,以故宫潮文化为案例等一批发展迅速的文化创意产业,用现代创意和科技元素激活传统文化,充分让受众在现代社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韦正通先生曾说,“‘创造转化’思想的精髓,不但对中国的思想传统在态度上应采取批判地继承,对西方文化也应做到批判地吸收,彻底解除以往“我族主义”或“西方中心”文化交流上的不平衡、不理性的状态。”③韦政通:《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韦政通自选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必须对传统文化中的真理和谬误加以区分、鉴别、激活和扬弃,吸收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当今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有益成分,努力做到不抛弃传统,不丢掉根本。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诱发了功利主义和极度个人主义的产生,历史虚无主义和泛娱乐化倾向消解了人民的历史和经典的认知,在此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价值取向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仁爱思想”为内核的儒家文化注重知行合一,倡导“仁义礼智信”,渗透着信仰、道德、规范和实践等内容,蕴藏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可以引导人民群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应予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正是有效区分和激活了传统文化中诚信、友善、和谐等道德精髓,融合了现代文化中自由、民主、法治等因素,从而形成了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要在汲取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基础上积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引导人民群众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构建诚信公平的环境和社会氛围。
杜维明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这就要求最高的价值可以而且必须在现实的世界中体现。”①[美]杜维明:《二十一世纪的儒学》,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49页。纵观中国古代,朝代更新频繁,文化多种多样,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内核始终是一以贯之的。毛泽东曾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之一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我们要承继这一份的珍贵遗产。”新思想新理论的引进与传播,对于社会的变革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比如在中国古代,儒家的精英政治为平民百姓提供了晋升精英阶层的可能,科举制度就是精英政治的具体体现。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农业生产日渐转向工业生产,农村田园式熟悉式社会日渐转向城市陌生式社会,带来了社会运作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有多重危机,如大规模工业生产带来的自然生态危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伦理危机以及人性危机。现代市场经济中利己主义、利益至上、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格格不入。面对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需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生意义哲理和伦理道德文化,着重引导人们提升自身品德建设,引导人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照的本意是指关心照顾,即要发挥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和照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必须关照中国国情,通过在现实的应用中实现自身的转化,要立足于现代社会生活基础,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的现代张力,让传统文化在现实环境中得以转化,保持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思想精髓。如果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与特质,作为异质的马克思主义无法在中国生根发芽,就不会被中国先进分子和人民大众所接受。在传播引用外来文化、概念、口号的时候,要理解这些文化所产生的背景、概念的复杂性,而不是把这些文化、概念、口号等从它们本来的历史中切断,断章取义地简单复制、任己所用。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充分关照社会现实,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使之更好地完成服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公、天下和平、天下一家”为主要内容的天下观智慧,以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价值规范和中国方案。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在关照全球发展现状、全球治理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国多年来外交经验的总结、对中国古代“天下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升华。
顾名思义,延续指的是持续、继续,即传统文化的意蕴、精华、基因的接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形态中,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是长期延续性发展并经久不衰。陈来认为,“‘创造的转化’的内涵是重视与传统的连续性而不是全盘断裂,在连续中有转化,在转化中产生新的东西。所以新的东西与传统的东西是‘辩证的连续’”②陈来:《二十世纪思想史研究中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哲学史》2016年第4期。。任何新文化的产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吸收、延续传统文化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性地吸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高度称赞文艺复兴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 “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5页。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源源不断、一脉相承, 《尚书》《周易》《老子》《诗经》《论语》等一部部经典巨著中所隐含的连贯性哲学意蕴和精神内涵不断推进中华文明走向新的高度。由此看出,要注重文化的延续性,坚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以坚持不懈地延续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理念,强调以人民为本,注重满足广大人民需求。实现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为指导,积极倡导“古为今用”“西为中用”,批判性汲取民本思想的精髓,赋予民本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如《尚书五子之歌》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提出: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论语·尧曰》);孟子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印记。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遵循唯物史观人民主体至上价值追求基础上合理借鉴了民本思想的精华,汲取了丰富的治民治国之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基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优秀文化基因并经过创造性转化而提出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确实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其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在于满足更新换代的统治阶级自身的利益需求,促使其不断去调节与人民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真正意义上代表人民的利益,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这一点上与之有根本区别。但是,从民本思想在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化的历史进程来看,以人民为本的核心理念并未真正意义上间断过。毛泽东创新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性继承了民本思想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内容,对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义”进行创造性转化并从中吸收有益成分,提出要忠孝于大多数的人民,对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着想才叫仁义,最终凝练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再如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提出“以人民群众为本”的思想、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均与时俱进地创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中国发展不同阶段中创造性转化的现实关照性,体现了其在转化过程中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具体实践的结合,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中的延续性。
费孝通先生曾就如何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16字箴言。他认为文化本身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此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在吸收外来文化有益养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且传统文化要参与到现代社会发展实践中去,成为社会发展实践的精神支撑与动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要从实践的立场出发去解释各种文化现象,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具备强烈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在深刻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种交互的、辩证的影响过程,在转化中能够创造新的东西并使其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撑与动力,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实践中来。文化的演进取决于实践的进路。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现实境遇和社会问题,面临着不同价值观和文化的选择。从中国古代思想演进历程来看,法家、道家、儒家思想都曾经成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从中可以探见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在不断满足实践需求基础上的继承、选择与发展的过程。
融合指的是融解和洽,在这里主要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有机融合。首先,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闪现的卓越智慧、深邃思想及其现代张力,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奠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来,取得中国广大先进分子及人民群众的接受和认可,“除了实践上的根据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新青年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原因,还在于学理上的相容性和相似性”①李鹏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中西文化关系》,《哲学动态》2000年第9期。。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等具体实践的同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自身从普遍向具体的真理转化。值得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的简单移植,也不是中国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新框架中的修正延续。”②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166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反映中国古人在处理人、自然、社会、国家之间关系的结晶,其彰显出朴素的辩证法意蕴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有着内在的相通性。传统文化中对构建未来“大同”社会的设想与马克思主义在共产主义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等思想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契合性。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融合,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逐渐壮大,才能被中国的历史和人民所选择,才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诸多内在的相通性,为两种异质文化互为融合提供了可能。其次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新时代条件下,要有选择地融合西方文化的思想精髓,可积极地借鉴现代西方人学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文明成果,克服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等文化的侵蚀,通过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引领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转化,从而更好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创新的本意是更新或创造新的东西,是一种从思维到实践的变化,且这种变化可以产生有益的效果。古往今来,文化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人的成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引领。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正是自身历史文化的延续,某种意义上标志着自身传统历史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不断获得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毛泽东所提出的党的群众路线创新性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思想理念。邓小平从传统文化的民间俗语“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中提炼出用于指导解放生产力的“白猫黑猫论”;创造性地使用传统文化典籍《诗经》中的小康概念,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理论。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思想则源自于对中国古代儒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同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精神的理解与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传统文化中人文规范、思想道德等养分,对“君子喻于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包含大量诗词、典故、警句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内容,使传统文化中“仁爱”“民本” “正义”等理念得到创新性创造和弘扬。新时代条件下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要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思想,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合理借鉴了西方理念,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而言之,新时代条件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既要创新性转化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还要将全球视野和本土意识相结合,吸收借鉴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文化,使传统文化展现时代风采、散发时代光芒,在世界舞台中大放异彩。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现代化征程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多种问题和阻碍,环境与生态的破坏已经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负能量。张岱年先生认为,“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人际和谐和天人协调两个基本点,在当今社会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阐扬。”①张岱年:《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变》,《光明日报》1996年5月4日第2版。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和认识。如儒家和道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老子在《道德经》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提出的“道法自然”思想,以及着眼于人的存在价值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等等,为当下处理如何将传统生态思想通过创造性转化去解释和解决现代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对抗的问题提供了借鉴与参考。要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观,从传统文化中吸收传统生态思想之精华,通过融合和创新形成符合当前实际的生态理念、生态思想等来服务当前社会,从而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融合和创新。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联系的观点处理自然资源与经济活动的关系,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总之,要重视厘清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形成发展轨迹,探寻中国古代人民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奥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中的现代价值、哲学意蕴等思想精华,吸收借鉴西方生态哲学的有益养分,融合创新至当前新时代生态建设的理念中,进而有效实现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对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第2、3版。区分与激活、关照和延续、融合与创新构成了推进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三重维度。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创造性转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精神滋养和文化资源。就创造性转化的具体实践路径而言,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历时性的系统性工程,既有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有时代发展、异质文化冲击等因素带来的外在推力,其转化应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真正做到打通“中西”,连贯“古今”,不能走“全盘西化” “文化复古”的极端道路,发展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相应的机制予以制度保障,促进其发挥应有的社会效应。其次是要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促进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互动与对话,尤其注重发挥传统文化在化解全球治理问题中的启示作用,增强中国人民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使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之后在民族与世界的交汇中熠熠闪光。再次,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碎片化的背景下,人们在快捷方便地接触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易受到不良文化、腐朽文化的侵蚀,在思维、生活、观念方面出现了错位、困惑等问题。这就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文化工作者带头主体以及人民群众主力主体的作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及现代价值,规避西方现代性视域下 “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文化倾向,落脚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提升中国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为民族复兴伟业奠定文化基础,同时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激发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心聚力。最后,要发挥互联网时代优势,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开发具有“中国气派” “中国风格”的文创产品,拓展传播模式,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普及度,避免“泛娱乐化”倾向,为“消费型”社会下的人们寻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精神滋养,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