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塑料污染

2019-02-26 02:13李欢欢
世界环境 2019年6期
关键词:塑令塑料制品塑料瓶

■文 / 李欢欢

2019年8月《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报道称,“北极下起了塑料雪”,这篇报道迅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曾经洁净如天堂、几乎作为地球上最原始的环境之一的北极,竟然也陷入了塑料污染之中。

报道称,科学家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采集的雪样本里发现大量塑料微粒,这种微粒是小于5毫米的塑料物质。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首席研究员格雷戈里·韦瑟这样说道:“塑料的数量比我们能看到的要多很多。在雨里,在雪里,都有。现在,塑料已经是环境的一部分了。”研究者猜测微粒可能是随着空气飘散来到北极,也有可能来自北极破冰船。

北极地区的一名土著居民说,“这让我十分伤心,海冰里有塑料,海水和海滩上有塑料,现在是雪里有塑料。在这里,我们每天目睹北极的美丽,看到它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看到它被污染,这让人痛心。”

塑料,这种被发明于20世纪初的化学合成物质,堪称20世纪人类最杰出的发明之一,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据资料记载,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在1902年发明了塑料袋,这在当时无异于掀起了一场科技革命,由于塑料袋既轻便又结实,迅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塑料生产年增长率平均保持在8.5%。到2016年,全球塑料产量达到了3.35亿吨。

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的影子随处可见。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每分钟卖出约100万个塑料瓶,全球每年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5万亿个,在我们使用的塑料产品中50%是一次性的,有近1/3的塑料包装没被回收。

在我们使用的塑料制品中,大部分使用之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而进入环境,在环境中发生破碎、腐化,给地表水、土壤和海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可降解塑料进入填埋场,需要数百年才能腐烂,会使土壤环境恶化。而令人沮丧的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制造的95%塑料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另外,塑料丢弃在环境中,还会进一步分解成塑料碎片和微塑料。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对陆地、海洋和大气环境存在潜在风险,对人体和生物健康也具有潜在毒性。2018年,在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在人类的粪便样品中首次发现微塑料,由人类产生的塑料垃圾又进入了人体内,这个报告不得不让我们震惊。

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联合国和多国政府纷纷把应对塑料污染提上重要议程,从立法层面、塑料回收体系建设、创新科技发展新的替代材料、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积极行动,寻找应对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

201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塑战速决”,呼吁人们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倡导民众从自身做起,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少用塑料吸管、塑料瓶,提高公众对塑料污染的认知,转变公众思想观念。公众是塑料污染治理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公众参与可以给政府和企业增加压力,从而加大塑料和微塑料污染的控制力度。

2018年,欧盟议会通过禁塑令,根据提案规定,从2021年起,欧盟将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餐具、棉签、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用品将由纸、秸秆或可重复使用的硬塑料替代;塑料瓶将根据现有的回收模式单独收集,到2025年,要求成员国的一次性塑料瓶回收率达到90%,以遏制日益严重的塑料废弃物对海洋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中国是世界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据调查,中国塑料垃圾问题主要集中在塑料餐盒、塑料袋、塑料包装以及农业塑料薄膜等方面。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限塑令”,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一定程度上“限塑令”变成了“卖塑令”。整体来说,塑料垃圾控制还存在很多不足,塑料污染控制的相关立法、管理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塑料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有待加强;公众对控制塑料垃圾污染的自觉性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

面对塑料污染,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从政府、企业、公众层面互相配合,共同化解塑料污染危机,还人类一个干净的地球,让地球的北极能够一如既往地洁净如天堂。

猜你喜欢
塑令塑料制品塑料瓶
神奇的气压
别让新版“限塑令”沦为“口号令”
加拿大政府拟从2021年起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塑料瓶的涅槃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限塑令”为什么变成废纸一张
“限塑令”之尴尬,如何化解
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