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匈
有位军队离休老干部,姓宋,老伴走了多年,儿女又不在身边,请了一个阿姨来照顾生活起居。阿姨新寡,来自农村,每日里买菜煮饭,打扫卫生,手脚勤快,与老宋相处融洽。两年过去,二人多少产生了一点感情。在老宋战友们的撮合下,两个半壶干脆就倒拢做了一壶。
很奇怪,中国一些女人身上有一种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你还真难用一个好或不好来界定,那就是结婚之前客客气气,言行得体,一旦拜堂成亲,观念立刻来了一个大转变,“我就是你的人啦”,反之也一样,“你也是我的人啦”。这本来没什么不好,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那种客气不见了,因为用不着了,自家人嘛。不久,那妇人就对老宋不耐烦起来。
老宋都八十好几的人了,反应迟钝,行动缓慢,老眼昏花,口角流涎,问东答西,丢三落四等,一般老人身上的缺点毛病他都具备。
男人最害怕的是什么?唠叨。妇人从早到晚,这也不顺眼,那也不对劲,无时无刻不在唠叨。在她眼里,老家伙從头到脚,一无是处。老宋真是痛苦万分。
老宋的战友闻讯前来,拿出看家本领,轮番对那妇人开展政治思想工作。
“老宋是个老革命,你能照顾老革命,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才是啊。”
妇人说:“我天天都烦得要死,倒屎倒尿,你来光荣一下看看。”
“老宋身上最少有三处枪伤呀。”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打的。”
“他是在打锦州时负的伤。”
“那你喊他去锦州治嘛。”
老战友们做梦都没料到,世上竟有如此油盐不进的人,他们束手无策了。
还是老干处的孟科长有办法,他家在农村,眼光务实,一出马就避开虚的,尽来干货。他问那妇人:“你养过猪吗?”妇人说:“农村出来的人,哪有没养过猪的?辛辛苦苦养一头猪能挣几个钱呀?刨除成本,一百多块钱。”孟科长开始用教训的口气了:“我讲你就是一个蠢。按你们老宋的收入,每天一睁开眼睛,天上至少要掉下来三头大猪。说句不吉利的话,你这样唠叨下去,老宋若是死了,这损失有多大,你算过没有?”妇人两眼一瞪,豁然开朗:“什么都不用讲了,我晓得了。”
从此,老宋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