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最好的亲善大使

2019-02-25 01:50徐洁
文化交流 2019年2期
关键词:陈晓卿风味人间

徐洁

时隔四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总导演陈晓卿归来,与原班人马推出的新作《风味人间》,在这个岁末年初,抓住了很多人的“胃”,也暖了很多人的心。

《风味人间》的制作公司稻来传媒,位于北京北三环的一处老旧写字楼里,占地不算大,但有一挺大的茶水间。让我吃惊的是,除了提供常规的咖啡、茶点外,柜子上擺满油盐酱醋和各式蘸酱,种类齐全,琳琅满目。据说要不是写字楼规定不能明火烹饪,陈晓卿会把那里改造成一个厨房。

赶制剪辑和后期那阵子,他和团队经常没空好好吃饭。这让他难受。

《风味人间》剧照。

美食·人与人的交流

《风味人间》最后一集播出日当天,陈晓卿和他的团队聚了个餐。

对这位曾笑言“170斤体重有40斤是工伤”的美食纪录片导演,正儿八经地访谈,远不如和他一起吃饭收获大。

在京城著名的“老男人饭局”里,订餐厅和点菜通常由陈晓卿负责。那天的饭局,或许因为相识已久,老板早早排好了菜,但陈晓卿一到,第一件事就是再“审核”一遍菜单。这是组局者的基本素养,要对自己分享的美味负责。

我还发现了一个细节,服务员上菜时,要是忘了报菜名,他都会提醒,“你得给我们介绍介绍呀”,然后再从自己浩大的美食储备里掏出一些来补充。

比如上来一道红烧鱼头,陈晓卿尝一口,皱了下眉头,“没有上次的好吃。”他很快找到原因,那是因为葱香味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葱油没熬好。熬葱油一定要用葱须,葱须是葱的风味物质最浓郁的部分,比葱茎高得多。”他知道,如果只说鱼头不好吃,同桌的人没有对比,也感觉不出什么,所以他会很认真地去解释,哪里不够好,不好吃的原因又是什么。

这样一顿饭下来,大家收获了滋味,也收获了知识,几乎没人顾得上刷手机。

这让我想起陈晓卿之前说过的一个段子:小龙虾是最好的社交食物。为什么呢?因为吃的时候你玩不了手机呀。

其实陈晓卿一直认为,食物本就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交方式,“从宋代到现在,中国人围桌而坐,这种用餐的形式,其实是影响了民族的性格。所以有人会说,米其林只适合分餐,我们合餐式的东西,他们不太好评价。”

在全民都是手机“低头族”的今天,这种交流被弱化了。所以陈晓卿也是最鄙视点外卖的,它越来越隔离人与人的关系,把食物变得无趣,而成了一种工具。在陈晓卿看来,美食的终极意义在于交流、分享,并由此获得幸福感。表面上,人们看纪录片只是因为“想吃”,其实内心深处期待的是一段美好的关系。

所以,在他的纪录片里,美食从来不是目的,只是一个切入口。“主要是反映食物背后的东西。人为什么吃?一样食物,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都是表象,而那些食物背后的人,他们现在的性格,是不是跟吃的食物相关?”

《风味人间》第一集里从中国的火腿拍到西班牙的火腿。

美食·民族文化的交流

拍美食纪录片,陈晓卿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在获得美誉的同时,也有质疑他在重复自己的声音。

陈晓卿的《风味人间》,看得出在创新这一点上作出了努力。一方面是细致入微的微观摄影,另一方面是放眼全球的视角。《风味人间》通过东西方美食的对比碰撞,寻找“中西方的不谋而合”,这种寻找,用陈晓卿的话说,就像在玩“连连看、找不同”的游戏。

比如第一集,当画面从中国的火腿切到西班牙的火腿,你就会意识到,这次美食“出国”了——摄制团队走访了六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法国、西班牙、越南、摩洛哥、秘鲁、埃塞俄比亚等地,收录了许多外国美食。

陈晓卿告诉我,整部纪录片中国美食占70%,国外美食占到30%。而国外美食的比例,还将在《风味人间2》里增加到50%。

“中国从来都不是美食孤岛,味觉促成的交流,自古就有。”陈晓卿说。

片中有一段故事讲述小麦的传播:一万年前,人类驯服了小麦,九千年前小麦四处传播,往西,遇到了火,变成面包;向东,遇到了水,变成了面条、馒头。

而这中间,也保留了种种类似,比如陕西的石子馍馍和伊朗的类似,格鲁吉亚的烤馕和新疆馕完全是一回事,这种变与不变,都是研究人类文明传播的鲜活样本。

用陈晓卿的话说,美食,总在迥然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间扮演着亲善大使,是让我们理解并尊重一个陌生地方的重要通道,是沟通一个族群和另一个族群最好的媒介。

静默的岁月中,彼此渗透,新的风味就这样奇妙地诞生了。

“国外的美食,有一部分是奇观性的食物,会引起大家的好奇心,而更多的是东西方的不谋而合,是中国观众看到会会心一笑的食物。”

陈晓卿在拍摄现场。

拍摄中,陈晓卿特地去了广西三江县。几年前他去过一次,向导带他吃酸鱼,臭得他受不了。这次,他们寻找的是镇上延续数百年的“风味”——广西侗族的酸鸭子,味更臭。

有意思的是,全世界都会吃“臭”——距离广西一万多公里的北欧国家冰岛,吃的是臭鲨鱼;瑞典人吃臭鲱鱼罐头;法国人则吃臭的蓝纹起司……一张“世界吃臭地图”就这样在节目里诞生了。

同样是“臭”味相投,瑞典人钟爱浓重炽烈,法国人钟情含蓄悠远。食物和当地人性格的勾连,让陈晓卿觉得很有趣。

《风味人间》总顾问陈立的一句话更是准确概括了食物在文化交流上的作用:“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寻觅食物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形成多元文化、多元文明的过程,也是我们今天的世界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基石。”

美食·游子与故乡的交流

和身边的朋友聊起《风味人间》,有的说,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敢看,因为怕解不了馋。也有的说,看完,觉得腮帮子酸,鼻子酸,因为不仅饿了,还想家了。

曾有一位观众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印象里,故乡就只有一小块,它在我的舌头上。”

前几天,陈晓卿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回家探亲,时差还没倒过来,就早早起来去吃藏在北京街头小店里的早餐。

这让作为父亲的他很欣慰:“比起故乡的样貌,人们更容易记住的是故乡的口味。”对此,陈晓卿用了“味觉编码”这个词,“从科学层面上说,人的口味的习惯基本成型于童年时代,你童年吃到什么,以后的口味就是什么。”

在《风味人间》里,陈晓卿和团队就做了这件事——用食物给大家描绘一个美味的故乡。

中式烹饪和饮食风尚的传布,一直跟随着中国人远行的脚步。俗话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有中餐馆的地方就有中华元素。中餐馆是海外游子重拾乡情和亲情的所在,中餐文化也理所应当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但食物到另一个地方,会变成别的样子,看秘鲁人那么熟悉地点云吞、点炒面,你会觉得这就是他们自己的食物,看了纪录片才知道,这些食物是一百年前中国劳工带去的。当年的劳工们漂洋过海,死亡大半,庄园主为了慰藉他们的乡愁,规定食谱中必须要有广东人喜欢的腊肠和大米。

还有片子里的澳门土生葡萄牙人,他们一点也没有放弃家乡的烹饪传统,还开发出了崭新的烹饪手法。那一集的导演告诉我,澳门土生葡萄牙人只有一万左右,并不多,可是他们不仅把家乡的菜搬到半个地球之外的小半岛,还利用当地的特产,制作很多自己母国人都不知道的“葡萄牙菜”。乡愁,还真是一种最好的食物呢。

《风味人间》希望做到的,就是带着一个中国胃去探索脚下的这片土地和辽阔丰富的世界,然后蓦然回首,发现家的味道一直在舌尖,一直陪伴着我们。

美食·现在与过往的交流

有一句话说,回得去的叫家乡,回不去的才叫故乡。

巨变下的中国,一方面,无数人的故乡翻天覆地,另一方面,本地食材、传统工艺受到巨大冲击,记忆里的故乡味道已难寻觅。

同时改变的还有与食物相伴的商业传统:曾经让人留恋的、烟火气很重的小店,被日益刷高的租金赶到了城乡接合部;大都市里的排档,缩到了一个个钢筋水泥的建筑中。

这种变化快到,有些东西摄制组刚拍完,等到节目播出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

当然,变化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这不单是中国,全世界都一样。“但不能因为我们走得太快,就忽略了那些被我们打碎的东西。”陈晓卿说。

所以对于那些逝去的美味,陈晓卿觉得,他有责任把它们记录下来。

“我出生的时候大概有一千种谷物,到我儿子的时候,只剩200种左右了,将来可能只有几十种了。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加工方便、少人工的食物才会留下来。”就像节目里,城里的孩子回到家鄉的爷爷奶奶家,吃奶奶做的莜面,还调笑着学爷爷的方言,故意夸大了语调。“在他们心里,这种东西是好奇,是开心,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莜麦这种作物,在中国,每年都在锐减。”

这些年来,陈晓卿和团队研究美食,恰恰是为了找到现代饮食习惯背后那些遗落的传统,在我们吃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安全的同时,唤起观众对逐渐淡去、又饱含乡愁的美味的回忆。

《风味人间》里展示宁波人喜爱的霉苋菜梗。

节目里有一个场景他特别喜欢:有一对老夫妻,老伴做的烧肉,老头子吃得很开心,边吃边用当地方言说:这是谁做的呀,那么好吃,我要谢谢她。“这样的食物是带着温度的,也是一代人生活的背影。”

那些美食让我们欲罢不能还在于,你目睹了人们获取这些食材的故事。

“比如我们去拍梅干菜,至少大家看了会知道,梅干菜是这样做出来,是带着人的体温和心思的工艺,用质朴的风味凝聚亲情,勾连过往。”

食物诞生,食物流动,食物散落在各地,食物又在新生——在这趟风味之旅中,我们有幸得到食物上的人情密码,帮助我们在日趋雷同的日常生活里,辨认对方,看清自己。

猜你喜欢
陈晓卿风味人间
春暖人间
人间第一情
《风味人间》:原生之味
山川依旧 风味不改
江浙沪的十道风味
颇有新锐派英国声风味FYNE AUDIO F300系列
天蝎座陈晓卿
陈晓卿的“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