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术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

2019-02-25 04:50许凌晖许天星郭燕妮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换肤水杨酸脓疱

许凌晖, 许天星, 郭燕妮, 黄 煌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分为4个亚型[1],其中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papulopustular rosacea, PPR)是第二常见的临床亚型[2]。目前玫瑰痤疮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是抗炎及针对血管的治疗。水杨酸具有抗炎、抗菌、双向调节角化的作用,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然而,传统水杨酸制剂刺激性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新型超分子水杨酸则在保留较强的抗炎作用下降低了刺激性。2017年10月-2018年3月,笔者采用30%新型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术治疗PPR患者60例,治疗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60例中,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29.48±6.94)岁(21~44岁),丘疹脓疱数≥8个。患者均符合PPR的诊断标准[1]:(1)诊断性特征,即面中部持久性红斑且周期性加重或者肥大增生性改变,符合1条或1条以上;(2)主要特征,即丘疹脓疱、阵发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或眼部表现,符合1条或1条以上。排除标准:光敏性疾病者;1月内曾行其他换肤治疗及光电操作者;3月内有口服或外用维A酸类、糖皮质激素类或外用不合格化妆品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合并面部其他皮肤病者,如面部脂溢性皮炎、湿疹、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合并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者。剔除2例未完成全部试验者,1例因外用甲硝唑凝胶出现接触性皮炎而退出,1例因治疗期间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被剔除。最终纳入患者58例,随机分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29.27±7.04)岁(21~43岁),病程(4.68±4.43)年(1~15年);对照组28例,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29.75±7.19)岁(21~44岁),病程(5.25±4.16)年(0.5~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疾病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早晚均使用医用护肤品护肤(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许可证号:云妆20160004,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丘疹脓疱处外用0.75%甲硝唑凝胶(批号:H20057598,山东方明药业),每天2次。另外,治疗组每隔3周进行1次30%超分子水杨酸(博乐达,批号:沪松械备20170017,上海瑞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换肤治疗,共治疗3次。治疗由同一位技师进行操作,清洁患者面部后,使用棉片或凡士林对患者眼睑及嘴唇进行遮盖保护,取适量30%超分子水杨酸,涂布于患者面部,边加水稀释边轻柔按摩,当患者治疗区出现明显红斑、白霜或不能耐受的刺痛灼热感时,停止按摩,使用清水将水杨酸冲洗干净,治疗时间持续10~20 min。术后使用医用面膜(薇诺娜舒敏保湿丝滑面贴膜,许可证号:云妆20160004,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敷20~30 min。嘱患者术后注意防晒、保湿。

1.2.2疗效评估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0,9周)由专人采用VISIA面部皮肤图像分析仪(V6.2.1型,美国Canfield公司)拍照。由两位皮肤科医师于盲态下对患者面部红斑进行评分,并计数丘疹脓疱数;由患者针对干燥程度进行自我评分,评分采用玫瑰痤疮严重度4级评分法(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3]。记录患者治疗期间(首次治疗至末次治疗结束后3周)的不良反应。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配对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统计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非配对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统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治疗前后炎症损害数目分析 第9周时,治疗组的丘疹脓疱数为(4.10±2.56)个,较治疗前[(16.23±6.28)个]明显减少(P<0.001);对照组的丘疹脓疱数为(10.64±5.06)个,较治疗前[(15.96±7.09)个]明显减少(P<0.001);治疗组的丘疹脓疱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图1)。

2.2治疗前后红斑及干燥程度评分 第9周时,治疗组面部红斑评分(中位数为1分)较治疗前(中位数为2分)明显改善(P<0.001);对照组面部红斑评分(中位数为2分)较治疗前(中位数为2分)明显改善(P=0.001);治疗组红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干燥评分治疗前为1分,第9周为0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9);对照组干燥评分治疗前为0分,第9周为0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干燥稍有改善(P=0.04,图2,3)。

治疗组治疗前与第9周比较,☆:P<0.001;对照组治疗前与第9周比较,#:P<0.001;治疗组第9周与对照组第9周比较,△:P<0.001.图1 治疗组及对照组第0,9周丘疹脓疱数评估情况Fig 1 Numbers of papules and pustules o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week 0 and week 9

A:红斑程度;B:干燥程度.图2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第9周的红斑及干燥不同程度所占百分比Fig 2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redness and dryness scores for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week 0 and week 9

2.3不良反应 治疗组30例于治疗过程中均有局部灼热感和刺痛感,均能耐受,其中12例(40.00%)于治疗结束时,外敷医用面膜20~30 min后,面部仍有较明显的红斑,未再处理,第2天消退;11例(36.67%)治疗后出现皮肤干燥、脱屑,4~6 d后缓解;8例(26.67%)第1次治疗后,1周内出现“爆痘”(炎症性丘疹脓疱较治疗前增多)现象,第2次治疗未见明显“爆痘”现象。对照组1例(3.33%)出现红斑、瘙痒等接触性皮炎症状,余患者无明显不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瘢痕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成人面中部,影响患者的美观及生活质量,且反复发作,常使患者产生沮丧、焦虑情绪,甚至影响心理健康[4]。PP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面中部的红斑及丘疹脓疱,可伴随灼热、干燥等皮肤敏感症状[3,5]。目前,PPR的治疗主要以系统口服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甲硝唑或替硝唑等,外用甲硝唑、壬二酸、伊维菌素等[6-7]。尽管使用亚抗菌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5],但仍有部分患者不愿意或不适合系统用药,或者系统治疗不满意。因此,制定个体化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师的新挑战。

A:治疗前患者额部、鼻部、双颊、下颏见片状红斑,上多发针头至粟粒大小红色丘疹、脓疱;B:经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治疗后第9周,面部红斑改善,丘疹脓疱数明显变少,见少许色素沉着,皮肤较前光滑细腻;C:治疗前患者VISIA红色区显示额部、鼻部、双颊、下颏红斑;D:治疗后患者VISIA红色区显示红斑区面积及密度较治疗前变小.图3 VISIA记录超分子水杨酸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丘疹脓疱数及红斑改善情况Fig 3 Representative clinical photographs taken by VISIA show lesionsand erythema improvements of a patient from 30% supramolecular salicylic acid treatment group

随着医疗美容的发展,以光电技术、化学换肤、注射美容等为代表的微创治疗,已成为皮肤科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中化学换肤因其功效明显,副反应小,且性价比较高,日益获得广大求美者的青睐。化学换肤分为浅层、中层及深层换肤。常用的浅层换肤剂为果酸(α羟基酸)、水杨酸(β羟基酸)、乳酸等。化学换肤的原理是利用人体损伤修复机制,通过对皮肤表层的破坏、修复达到重建健康皮肤的目的,可用于治疗痤疮、光老化、色素沉着等皮肤问题[8],也可用于玫瑰痤疮的治疗[9]。但由于玫瑰痤疮存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10],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大部分患者有灼热、干燥等皮肤敏感症状,而化学换肤对表皮有暂时性破坏。因此,临床上选择化学换肤治疗玫瑰痤疮较为谨慎。

水杨酸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已有十分久远的历史。传统的水杨酸制剂较为刺激,且功效较低,限制了其在面部皮肤病的应用,并不适合玫瑰痤疮的治疗。新型超分子水杨酸技术利用了超分子化学的原理,减少了刺激;同时它又具有控缓释能力,在较干的情况,水杨酸释放速度减慢,在稀释按摩的情况下,加速释放,浓度逐步增加,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因此,超分子水杨酸换肤不仅提高了疗效,也大大降低了水杨酸的刺激性,提高了安全性。

玫瑰痤疮的治疗主要为抗炎治疗,尤其是PPR的治疗。水杨酸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相当于氢化可的松的82%);同时,玫瑰痤疮为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合并多种微生物感染[6],超分子水杨酸具有脂溶性,能深入毛孔,且具有抗炎作用,使其在PPR的治疗中更具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红斑的改善程度还是丘疹脓疱的减少程度,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虽然30%超分子水杨酸换肤为浅层换肤,但对表皮层仍有暂时性破坏,且由于水杨酸具有溶解油脂的能力,故会使皮肤的干燥程度加剧,出现干燥脱皮现象,但4~6 d内可恢复。笔者观察患者的干燥程度,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因此,超分子水杨酸并未加重患者皮肤的敏感症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灼热刺痛感及术后面部的红斑,以及治疗后出现的“爆痘”现象,均为化学换肤术的常见反应,在治疗前均已告知患者,患者均可接受,可坚持完成整个疗程。

总之,30%新型超分子水杨酸换肤规避了传统水杨酸配方的不良反应,保留了水杨酸的抗炎功效。这一新型制剂治疗PPR疗效好,患者耐受性好,副反应少,可作为PPR治疗的一个新选择。

猜你喜欢
换肤水杨酸脓疱
“刷酸”能变美采用要慎重
“刷酸”过度可致“烂脸”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油痘肌的换脸术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水杨酸的吸附性能
越换越黑『换肤』美白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对氯水杨酸的纯度测定
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测定在新生儿脓疱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